“张謇”号
“张謇”号是国内第一艘专为深渊海沟科考设计的船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的科考船。2015年4月18日在浙江温岭一家船厂正式开建,这艘科考船建造经费2.2亿元,预计2016年3月下水,2016年6月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我国11000米载人深渊器“彩虹鱼”及其系列产品的科考母船,前往全球大洋25处深度大于6500米的深渊区开展科学调查活动。2016年7月12日,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从上海临港芦潮港码头启航,开始第一次远航,奔赴“海上丝绸之路”南线,前往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附近海域。“张謇”号首航标志着我国万米级深渊科学流动实验室“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迈出了重要一步。
1、简介
“张謇”号是国内第一艘专为深渊海沟科考设计的船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的科考船。
彩虹鱼”号1:1模型
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60人,自持能力60天。
“张謇”号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建造经费2.2亿元,计划2016年交付使用。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学的创始人。以“张謇”号命名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是为了弘扬张謇先生“母实业、父教育”的实干兴邦理念,并期许早日将中国建设成世界海洋强国。
2、性能参数
“张謇”号是国内第一艘专为深渊海沟科考设计的船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的科考船。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60人,自持能力60天。船上将配备干性通用实验室、湿性通用实验室、重磁实验室等实验室以及全海深多波束系统、浅地层剖面仪等科研设备。
“张謇”号
除了执行深渊科考任务,“张謇”号还能承担深远海物理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底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调查研究以及调查仪器设备海试、海洋油气工程设施施工、海洋事故的救援和打捞、水下考古、深海探险观光等项目。
“张謇”号建成后,有能力配备1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彩虹鱼”号、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3台万米级着陆器,组成“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根据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的科学要求,“张謇”号设计排水量4800吨左右,采用双机单桨、轴带发电机、首尾侧推的推进方式,由上海彩虹鱼科考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独家投资。
“彩虹鱼”号1∶1模型长约10米,其头部宽和高均为3.5米,至尾部渐渐缩小,外形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鲶鱼。它由载人舱、机电设备、重量与浮力调节系统、外部设备和观察作业模块等5个部分组成。其中,载人舱呈球体,可容纳1名驾驶员和两名科研人员。位于前端的观察作业模块包含摄像头与灯光、观察窗、采样篮以及两条犹如鲶鱼须的多功能机械手,能开展深渊区的拍摄、采样等工作。
据介绍,经过多方调研,“张謇”号除了为“彩虹鱼”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11000米载人深潜提供科考服务外,还具备进行一般性深海海洋科学调查、海洋事故救援与打捞、海底探险、海底考古、深海电影拍摄等多种功能。一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一台着陆器已研制完毕,即将进行4000米深海试。
根据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渊器“彩虹鱼”项目总体设计,未来五年内,上海海洋大学将联合多家民营企业研制三台全海深的“着陆器”、一台全海深的“无人潜水器”和一台万米级的“载人深渊器”。这些科学设备与专用科考母船“张謇”号协同作业,共同构建中国全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3、进展
2014年,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已完成第一台“着陆器”全部设备的采购工作,春节后就将进行总装调试。另外两台“着陆器”将与英国阿布丁大学合作,设计工作已完成。一台全海深的“无人潜水器”也已完成技术设计,所有国外设备的采购合同已签订,国内加工设备基本完成,春节后就将进行总装。计划今年下半年到南海进行3000至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
“张謇”号
2015年12月13日消息,我国国内首艘万米级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在今年4月18日正式开建,经过近8个月的建造,已经基本成型,雄姿初展。
按计划,“张謇”号完成建造后,将进行10天左右的科考设备海试,对相关设备仪器进行进一步调试、验收。在2016年验收后立即实行首航任务,赴马里亚纳海沟(世界大洋最深极,最大深度为11034米)开展11000米无人潜水器的海试;并于2018~2020年进行载人挑战。
4、基本完工
2016年3月2日,由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张謇”号基本完工。该船总投资达2亿元,计划2016年3月下旬下水。“张謇”号将成为我国11000米载人深渊器“彩虹鱼”及其系列产品的科考母船,前往全球多处大洋深渊区开展科学调查活动。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60人,自持能力60天。
5、首航
正式首航
2016年7月12日,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从上海临港芦潮港码头启航,开始第一次远航,奔赴“海上丝绸之路”南线,前往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附近海域。
据了解,“张謇”号首航将分为两个航段。第一个航段将在南海进行船上科考设备的深海调试;第二个航段奔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所罗门海,在8000多米深的新不列颠海沟附近海域开展深渊科学联合考察。整个航程历时63天,共8600海里。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考察中,队员们将调查新不列颠海沟的地形地貌;采集海水、沉积物和生物样品;探秘海沟里的生物群落组成、物种丰富性和多样性;研究海沟里的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在深渊碳循环中的作用等科学问题。
意义
“张謇”号首航标志着我国万米级深渊科学流动实验室“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迈出了重要一步。首航将承担三大任务:
首先,测试船的远洋航行性能和船上科考设备,磨合人员队伍,为今年底至明年初,我国万米级深潜器“彩虹鱼”号无人挑战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做前期准备。“张謇”号主要甲板调查设备包括:各类绞车、尾部A形吊架、辅助伸缩吊机、船舯吊、右舷L形吊架;主要声学调查设备包括: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全海深浅地层剖面系统、船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光纤罗经运动传感器等。首航期间,还将配置一套“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
其次,在南太平洋8000多米的新不列颠海沟附近海域开展联合考察。利用与当地矿业公司等机构的合作考察机会,实地完成关于矿业活动对深海环境可能影响的评估。同时,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我国的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单位的16位科学家,将进行海水样本库采样和深海微生物取样与深渊环境调查,共同探索深渊科学奥秘,并测试“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的深海作业能力。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家松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第三,探索产学研全方位结合的科学考察活动运作方式。与以往依靠国家出资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不同,“张謇”号首航费用由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彩虹鱼科考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担。首航期间,将组织多批深渊探索爱好者赴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探索体验及文化交流活动,并登上“张謇”号与科学家一起体验深渊科考,乘坐“张謇”号上搭载的观光载人潜水器“水下飞行器”,潜入海下观看珊瑚礁、二战沉船等南太平洋海下风景。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赤道以南,位于欧洲、亚洲、大洋洲水路交通要道,是南、北太平洋的交汇点,全境由600多个岛屿组成,是大洋洲地区除澳大利亚之外的最大国家。历史上,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船队曾经抵达过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与当地人有过友好交往,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南线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