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

科普小知识2022-04-27 16:21:10
...

1、园区概况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哈理工科技园)地处哈尔滨市高校集聚的学府路东侧,人杰地灵、交通便利,与多家高校、研究院所相临,具有高校学科、科研、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的集聚优势。哈理工科技园是从2003年创建科技企业创业中心起步的,2009年晋升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近年来,相继获批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在2011年底的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评估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排名第39名,东北地区排名第二。在2013、2014年的*孵化器评估中连续两年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是*A类孵化器。2015年,哈理工科技园被省*认定为全省工业类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基地。2016年科技园“众创空间”通过国家科技部备案。

近年来,针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哈理工科技园重点开展了通过资源整合提供增值服务,通过*与机制的创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创新支撑体系,促进了校内创新资源与科技园基础设施、风险投资等要素以及社会入园创业企业的结合,在企业与技术孵化以及向社会输出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了一条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实现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新路。

目前,哈理工科技园由科技企业孵化器、教师科研成果孵化区、大学生创业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化基地4个区域组成,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孵化场地面积为2.1万平方米。在山东荣成市和我省七台河市建成2个分园。入园企业数恒定在150家左右,创业公共服务机构达18个。

自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来,我们走高起点规划、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孵化场地面积、入园企业数量、园区企业总产值及上缴利税、企业获得项目、创新基金等指标比建园初期实现了至少翻两番。

在国内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态势下,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主体,哈理工科技园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我们将在夯实科技园持续发展建设的基础上,致力于推进涵盖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大学生创业扶持等方面的内涵建设,立足于助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我省创新创业工作,遵循龙江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服务地方经济,以及反哺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巩固科技园省内领先优势,从常规服务型园区向创新发展型园区转变,到2020年,建设成排名国家前列,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鲜明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2、组织结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组织结构

3、管理团队

科技园拥有集理论研究、决策咨询与实践服务为一体的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学历层次高、管理协调能力强、工作有开创性;工作热情高、服务意识强、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多年来在“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研究方向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在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拉动校企合作,挖掘教师项目和科技成果以及扶持大学生创业、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哈理工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法人简介

郭二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主要学术兼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共19项,参加的相关课题多项。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

(2)哈理工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简介

于彦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现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成员、中国金属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与制造学科评审专家、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等。负责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博导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3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专利10多项,编著书4部,发表文章100余篇。

4、园区规划

目标:

全面围绕哈尔滨市南岗区知识创新区建设要求,打造成吸纳集聚和辐射牵动作用明显的省域知识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和高级技术人才培育基地。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空间集约”和“产业、生态、人居良性互动”的原则,实现做实哈西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构建形成以知识创新为源头、以产业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的完整区域发展系统。

发展理念:

在“三区联动”的格局中,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各自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大学校区承担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贡献和智力支持;科技园区承担科技孵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的职能,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大学师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公共社区承担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休闲的生态、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大学校区为核心,以科技园区为基地,以城市公共服务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以促进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推动高校与城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体建设思路:

在几年来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的平台影响力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集聚资源的能力,有效整合周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拓展和深化园区的创新功能,实施以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与文化融合为支撑的创新驱动战略,力争打造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大贡献度的区域创新高地。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培育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贡献度,成为激活科技、人才资源“存量”的要素集聚平台和创新辐射源。。

两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和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够,着力解决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服务机制问题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问题。

功能布局: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主体部分规划由围绕着学校的四条街路沿街建筑组成,分为三个建筑区域,总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面积3万5千平方米,即将动工面积4万5千米,二期动工面积10万平方米,与学校共享服务设施面积2万平方米。三个区域相互关联,形成强大的集聚与辐射创新资源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