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立冬有什么讲究?立冬有什么风俗?

科普小知识2021-10-31 17:26:14
...

立冬是我们24节气之一日子,也是进入冬天的开始。那么不少困惑,立冬有什么讲究和风俗吗?关于,立冬有什么讲究?立冬有什么风俗?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立冬有什么讲究?立冬有什么风俗?

立冬有什么讲究

每年公历的11月7日、8日前后,太阳黄经为225度,斗指西北,是为立冬节气,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立冬这天的当令食品是饺子。因为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立冬有什么讲究?立冬有什么风俗?

立冬有什么风俗

习俗:立冬补冬补嘴空 

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节令叫“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的说法。也就是说,从立冬这天开始,冬天就开始了。立冬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呢?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方面的专家,宿迁学院中文系教授程芳银后了解到,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这一天休息一下,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冬以后天气会逐渐转凉,按照传统来说,这个时候人们的毛孔闭塞,是进补的好时候。宿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立冬食补的习俗上,对南北习俗都有保留。”程芳银回忆道:“以前一到立冬,家里就会包顿饺子,条件好的家庭还会吃点羊肉。”

“每年立冬,也是腌萝卜最好的时候!”据程芳银介绍,经过霜打的萝卜最好吃,把新鲜的萝卜洗净后切条,晾上一星期,等水分跑掉一部分就可以正式开始腌制了。

立冬有什么讲究?立冬有什么风俗?

养生:多水多粥多睡眠 

“立冬以后要注意多喝水了。一般每日补水应达2000-3000毫升。”从事养生保健行业已有十多年的朱红梅解释道,立冬以后,天气更加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此外,据朱红梅介绍,天冷时还要多喝粥,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

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说到多睡,很多老人甚至年轻人和孩子都喜欢头捂在被子里睡觉,觉得可以暖和些。对此,记者咨询了一位呼吸科医生后了解到,虽然这样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会使正常的呼吸受到影响,睡醒后,经常会感到全身疲乏无力,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

立冬有什么讲究?立冬有什么风俗?

立冬谨防3种病伤身

健康养生专家提醒,“立冬”后,应提防中风、心梗和流感等三种疾病“伤身”。

中风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

心梗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死亡,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不可不防。

流感老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