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核心科幻
科幻小说是一个非常包容的文学范畴。它的边缘部分与幻想小说、侦探小说、推理小说、冒险小说、惊悚小说、恐怖小说、浪漫小说甚至纯文学作品没有明确的界限。换句话说,科幻小说不是一个绝对同质的集合,而是一个模糊的集合。因此,给科幻小说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当然,科幻小说是科幻小说,因为在这个模糊集合的核心是一种科幻小说:它有突出的“科幻”特征,很容易与其他文学类型区分开来。它的“科幻小说”拥有最高的会员等级。我称这部分作品为“核心科幻小说”。它就像太极图中的眼睛,很容易给出更准确的定义。
核心科幻小说的特征
根据我多年的个人创作经验,核心科幻小说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宏大而深刻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科幻小说的审美因素。根据科幻小说的惯例,这些作品应该充分表达科学的震撼力,让科学或自然扮演隐形作者的角色。这种美可以是哲学理性的美,也可以是技术物化的美。
(2)作品饱含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借用美国著名科幻小说编辑和科幻小说评论家坎贝尔的话来说,就是“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描述超现实的情节”。
(3)充分利用科幻小说独特的技巧,如独特的科幻概念、*的时空背景设置、以全人类为主导等。作品包含基本正确的科学知识和博大精深的科学技术思想,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读者灌输科学知识,最终唤起读者对科学的尊重和向往。
就科幻小说的文学性而言,它的人文内涵和对现实的关注与主流文学并无不同。由于核心科幻小说的这些特点,它往往更适合表达作者的人文思想和科技对人性的异化。
从以上三个特点,我可以看出所谓的核心科幻更接近于过去提到的硬科幻,但不一定。就像莱博维茨的宗教赞美诗一样,它基本上符合上述三个标准,应该被归类为核心科幻小说。核心科幻和其他科幻作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是一个根据科幻作品模糊集合的隶属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粗略地说,如果成员数高于0.8,它可以被视为一部典型的核心科幻作品。
核心科幻和非核心科幻只是类别属性的区别,作品本身没有区别。事实上,在科幻史上,许多著名的文章都偏重于人文学科,缺乏“科学的核心”,不属于核心科幻的范畴,如1984年的《五号屠场》和《蝇王》。国内当代著名作家刘、、何鸿崴的作品大多属于核心科幻小说,而韩松的作品大多侧重于人文而非核心科幻小说。
虽然核心作品和非核心作品在个体上没有区别,但如果有一个群体,就一定有一个群体,甚至一小群优秀的核心科幻小说,来支撑科幻小说的文学建设。否则,科幻小说将与其他文学品种相混淆,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虽然核心科幻小说的定义与硬科幻小说的定义相近,但在我看来,前者比后者更准确,因为后者既指硬科幻小说,也指硬科幻小说。事实上,功能(核心科幻小说的骨架功能)不能并列,数字也不能并列(软科幻小说的数量多于硬科幻小说的数量)。尤其是核心科幻小说的提法更能突出“科学是科幻小说的源文化”的特征,更能体现“科幻小说是一个模糊集合”的属性。
核心科幻与科幻概念
核心科幻小说与其他科幻小说的区别在于它依赖于一个好的科幻概念,这是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最显著的区别。例如,我的《生命之歌》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科幻概念:属于意识范畴的生物的“生存欲望”实际上来源于物质的复杂关联,它存在于DNA的次级序列中,本质上是数字的。
什么是好的科幻小说?我个人认为有以下标准。
(1)应新颖,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科学内涵具有冲击力,科学逻辑推理与概念能够一致。
(2)应该与故事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国内科幻作家何宏伟的“分时”妙想(一个女孩“同时”爱上两个男人“基于电脑分时原理”)与故事结构有着逻辑上的联系。当内核被移除时,整个故事就崩溃了。然而,在他的另一部作品《马鞍峰》中的科幻概念(数学微连续性)与故事本身没有内在联系。如果它被删除,故事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后一个不能被包括在核心科幻小说中。
(3)科幻概念最好有一个坚实的科学内核,符合科学的含义。这里所谓的“科学正确性”是指它能够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生存,符合公认的科学知识和科学逻辑方法,不会被现代科学证伪,但不能保证得到验证。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说:科幻文学是一个以世界统一为前提的神话故事,它建立在所有人都接受的某种理性基础上。
上面提到的第三个要求更高,因为科幻小说是文学而不是科学。然而,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作品将会更厚,更耐嚼,更能给读者思想冲击。国内科幻作品如《地火》和《十字架》符合第三标准。
要创作出核心科幻小说,成功的前提是要对科学有强烈的信仰。在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刘、等人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对科学大厦和大自然的敬畏。尽管对科学的批判和反思也是科幻文学的永恒主题,但这些批判实际上是基于对科学的宗教信仰。
科幻花园中的生态平衡
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确立了几个重要的概念:科幻小说本质上是文学,而不是科学普及,客观上,虽然它具有科学普及的价值,但它并不直接承担推广科学知识的任务,小说中包含的科学元素或科幻概念也不必符合科学的含义。这种理解打破了过去的束缚,使得科幻小说作为一个文学物种真正繁荣起来。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的。如果我们只强调这一面,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一词将会消失。科幻小说很可能被幻想或其他兄弟文学所同化。在今天的中国科幻作品中,科学的影响力正在下降,作品变得更加神奇和空洞。新作者生长在高科技时代,但也许是“很久以前,人们住在蓝色的房间里,没有闻到它的香味”。许多人对科学没有深厚的感情,只是把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当成耀眼的道具。这些作品成为视觉盛宴,但缺乏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科学核心。就个人而言,写这样的作品是无可指责的。如前所述,科幻小说是一种非常包容的文学体裁,应该包括这样的作品。读者是多样的。此类作品有自己的读者群,其数量甚至超过核心科幻小说(核心科幻小说也可能成为畅销书,但这主要是由于故事等文学元素,因为能敏锐感受到“科学本身的震撼力”的读者通常很少)。然而,从整个科幻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的最终结果将过度消耗科幻文学的品牌力量,异化科幻小说的特性,失去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可能不是科幻作家应该关心的事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写作。至于如何保持科幻领域的生态平衡,保持科幻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特点,这应该是编辑、科幻理论家和出版界的责任。但如果科幻作家能有意识地意识到这一点,那可能更有利于科幻花园的生态平衡。
科幻小说与科普的关系
科幻与科普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中国,科幻文学直接来源于科普,所以中国早期的科幻作品具有很强的科普性和功能性取向。在今天对科幻小说的叫嚣中,科幻文学也被广泛称赞为“激发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浇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理性和科学方法”。如果我们今天说“科幻不是科学普及”,说“科幻不直接承担推广科学知识的任务,作品中包含的知识元素或科幻概念不一定符合科学的正确性”,这在感情上是很难接受的。
这种对科幻小说的希望确实能够满足许多读者的精神需求,但是科幻小说在总体概念上不能与科幻小说相混淆,因为科幻小说在本质上是文学而不是科学普及,这是毫无疑问的。上面提到的1984年的《五号屠场》、《边王》和韩嵩的《地下铁》等作品,无疑会像强迫公鸡下蛋一样荒谬。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坚持科幻小说的上述标准,我们将会失去科幻文学史上相当多的经典作品。然而,科幻文学确实可以承担上述社会责任,但这应该由科幻文学的核心部分,即核心科幻来承担。
因此,正确的提法是:从整体上讲科幻文学应该提倡“大科幻”的概念,不要刻意区分科幻幻想和软科幻硬科幻,不要把“科学正确性”作为科幻作品的桎梏,也不需要刻意强调科幻的科普功能。只有这样,科幻文学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吸引各种口味的读者,促进这一文学物种的繁荣;另一方面,要强调核心科幻小说在科幻作品中的骨架作用,强化其社会责任,这不仅能增强科幻文学的生命力,而且对社会有着无穷的价值。
当然,我们不必在用词上过于刻板,但当科普理论家谈到“科幻文学能激发年轻人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浇灌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时,他们心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他所说的科幻文学实际上是指“核心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