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信息化要长入智慧城市发展中

科普小知识2021-07-22 10:46:59
...

[[据]近日,科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走访了上海、江苏、浙江和四川,发现智慧城市作为一个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和服务于一体的功能综合体,在政策和产业的推动下,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各类智慧城市空间和平台有望成为科普信息化应用的新门户。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对科普信息化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科普信息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首先,智慧城市是科普信息化渗透经济社会的战略高地。

(1)关注智慧城市空间的结构趋势。

智慧城市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整合城市数字资源,构建公共治理、信息传播和产业集群的网络连接,智能应对社会需求,提供无处不在、便捷高效的服务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为各种移动人群和场景打开了信息门户,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发展的结构和功能再分配。作为以科技传播为基础的公共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必须融入智慧城市发展进程,及时响应经济社会需求,拓展和调整科普信息化发展重点。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设施、终端、产品和服务广泛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内容和知识传播在商业、教育、政务和民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变化导致了城市智能空间的出现。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智能空间的发展呈现出结构性特征:一是基层治理和服务空间集中,治理系统重心下移,多种治理功能在基层汇聚;二是社会机构和活动空间的平台。媒体、企业、非*组织和其他机构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进入社区和商界。第三,智能产业与生活空间联系在一起。新产品和服务通过展览和体验中心向公众开放,并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内容平台进入住宅。

(2)智慧城市发展对科普信息化的影响已经显现。

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和《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全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城市和47%的县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近300个城市(区县)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已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工商、能源、制造、医疗、农业、交通、测绘等行业也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尽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但研究团队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多个市县的调查,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科普信息化有着广泛的影响。随着智能城市规划的到来,上海、浙江和重庆出现了智能体验中心等新的科普场馆。在街道社区治理改革中,上海、南京等地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为科普服务干预预留了空间。随着科技产业的重组,上海、成都等城市的智能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数字科普资源转化的内容来源。江苏淮安、四川德阳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尝试以有线电视点播平台为居民家庭提供科普信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变化表明,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框架。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空间的结构化成长为科普信息化开辟了一个新的入口。将公共资源整合到智慧城市和治理转型过程中,是科普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使命。在应用落地过程中,要拓展科普信息化的视角,从基于互联网科普内容传播和基层科普终端服务的“并行驱动”模式,到整合各种公共资源、面向各种信息场景、基于多层活动空间、承载多种社会功能的“共生驱动”模式。

二。推进科普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的共生发展

(1)科普信息化应成长为智慧城市的治理空间。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进行了新一轮基层治理改革,其特点有两个:一是多部门治理职能向街道社区趋同,上层治理分散化,基层呈现集中化趋势;第二是将各种社会机构的资源纳入治理职能,包括企业和非*组织提供的资金、设施、人员和服务。在科普与基层治理的协同发展方面,陆家嘴智能社区信息开发中心和顾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典型案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科普服务融入社区服务,如客户创造和医疗服务;将科普内容资源推广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利用社区空间,如智能体验馆和健康小屋,组织开展相关科普推广活动。

智慧城市也对广大的不发达地区产生了影响。11月7日,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扶贫办等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扶贫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在线扶贫信息服务系统,依托*数据统一共享和交换平台,促进扶贫开发科学决策。这表明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正在向落后地区延伸,同时也发出了将科普信息化纳入国家治理转型的紧迫性信号。一般来说,多角色、多功能的资源和数据共享平台是精确治理的要求,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需要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科普信息化应发展成为智能社区服务中心。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规划和实施的核心阵地。它也是企业、媒体和非*组织开展宣传和传播活动的重要窗口。住房和建设部2014年发布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提出了智慧社区的总体框架。关键是以智能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心,以智能社区基础数据为支撑,整合*服务、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功能。科普作为最重要的基层公共服务之一,在社区功能整合的过程中不应该缺失,尤其是基层科普服务应该从资源、数据、用户等方面与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对接。

在上海、南京等地的社区调查中,研究团队注意到了科普信息化融入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的趋势。例如,“东方社区信息中心”是上海的一种新型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拥有300个社区信息中心和1200个农村信息点。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东方社区信息中心在科普内容和活动方面充分合作,为信息中心的多功能智能终端提供内容和运行支持。借助信息中心的设施和平台,上海社区科普信息服务已覆盖全市19个区(县)及其所属街道镇和行政村。

(3)科普信息化应融入智能家庭内容平台。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通信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广播电视和新网络媒体之间的商业竞争已经从商业圈进入社区,然后进入居民家庭。与传统的直播电视频道不同,互联网网络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通过平台推荐或用户点播,为家庭提供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智能互动设备服务。因此,除了平台用户的竞争,高质量的内容也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调研小组在南京、淮安、成都等地发现,一些地方科技协会抓住了智能家庭内容平台的发展机遇,并及时与当地有线电视台及相关部门开展合作。例如,淮安市科协和当地有线电视台联合建立了“淮安科普”点播频道,德阳市“智慧德阳”广播电视网络平台专门设立了“智慧教育”栏目。这种合作模式填补了新媒体服务扩张中的内容真空,是实施科普内容服务的可持续方式。面向智能家庭的数字内容平台应该成为移动端以外科普信息化的另一个布局重点。

(4)科普信息化应成长为智慧城市产业集群。

在高技术产业集中的地区,信息通信、智能家居等产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是科普功能延伸的重要方向。上海市静安区科协依托高科技产业资源丰富科普内容,围绕科技园、科普园、生活家园,构建了“从产品到应用、从应用到反馈”的“三园一体”生态。成都科普文化产业协会抓住区域双创中心的发展机遇,在“景荣镇”双创示范基地与众多高科技企业共同开发科普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开发。在智慧城市,围绕产业集群开展资源合作,释放双创中心等智慧空间的科普功能,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普应用的紧密联系,可以将产业相关的传播推广转化为科普服务的重要内容,也可以为创新发挥传播示范作用。

三、科普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共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基层科普服务网络尚未纳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科协的*改革和公共治理的改革都集中在基层。治理改革主要是基于信息化的综合治理平台和基础数据中心,完成民生、综合治理和环境的多功能整合。但是,从基层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基层科普服务网络仍然与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隔离。这不利于科学信息服务在基层的普及,也不利于科学在智能社区辅助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2)围绕智能空间的科学技术传播需要专业化。

分布在社区和商业圈等公共场所的智能空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产品和应用的枢纽。智能空间中的科技传播可以促进创新环节的参与体验,加速市场拓展和用户培养。然而,在设计、资源和运作方面,智能空间的科普价值尚未充分释放,该领域的科技传播仍缺乏科普专业人士的深入参与,不利于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在创新链中的连接和催化作用。

(3)智能家庭科普内容的布局仍需从高层次上进行协调。

在目前的IPTV和有线电视网络平台上,“科普内容+智能家庭”的相关政策和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尽管一些地区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但该领域的科普信息化布局仍缺乏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机制和具体实施方案。在缺乏高层协调的情况下,各地智能家庭科普内容的布局仍然难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分散、服务低效的顽疾。IPTV平台有全国统一的内容门户,有线电视平台也有省级统一的内容门户。只有从高层次上推动科协与电信、广电系统的机构间合作,智能家庭内容平台才能真正成为释放科普信息服务能力的下一个出路。

四、关于发布科普信息中智慧城市深度服务能力的建议

(一)发布《基层科普与治理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推进基层科普信息平台与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接。

8月21日,国家民政厅发布《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基层社会组织减少准入、支持发展、加强服务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蓬勃发展的现状下,科技协会系统应抓住基层治理整合转型的机遇,探索基层科普与治理整合的发展机制。建议中国科协推动出版《关于基层科普与治理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基层科普信息平台与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对接,充分发挥科普服务在社区教育、精准医疗、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前瞻性和拓展性治理功能。

(2)联合分布式社会专业组织,促进基层科普信息服务网络渗透到智能社区。

科协的基本定位是“开放、枢纽、平台”的社会组织。科技协会系统应把握这一组织特征,与智能社区发展中涌现的活跃社会组织携手,共同推进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这些机构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分布广泛,能够广泛和深入地为基层社区服务;第二是社会化,可以是企业、媒体或非*组织。

(3)把握“三网融合”趋势,推广科普内容,服务智能家庭。

根据中国电信网络电视平台的调查数据,未来几年,互联网、网络电视和有线电视将成为用户规模的三大支柱。目前,科普领域与网络电视和有线电视平台的合作有政策基础和实施途径。国家科协系统应适时把握“三网融合”趋势,与电信网络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合作,讨论产品标准和审批程序,搭建“网络电视+科普中国”和“广播电视网络+科普中国”内容平台,推进面向智能家庭的科普内容服务。

(4)聚焦智慧产业集群,吸引科技企业加入科普产业,推进科普信息化创新示范平台建设。

科普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普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服务运营模式的创新。建议围绕智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科普创新示范平台,吸引大量科技企业加入科普产业,探索商业公益的联合运行机制。同时,开展专业科普服务,加强科普信息化在创新链中的联系和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