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茂:一位接地气的大师
1953年在鞍山无缝钢管厂,尹(后排左)和他的同事们参加了共青团活动后,拍了照片。
20世纪80年代,尹(中国)和美国代理人兼翻译贺龙文在成都无缝钢管厂就出口合作进行了会谈。
20世纪90年代初,殷(左)和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工程师在成都无缝钢管厂安装设备。
1992年,尹(右)与该研究所的工程师讨论了电子控制。
1994年,尹(右)在控制台进行了试运行。
尹
(1931年1月-)
著名轧管工艺及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1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53年从大连理工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他在鞍钢担任技术员、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1958年3月,他被调到成都参加无缝钢管厂的建设。同时,他被原冶金部选中到匈牙利赛佩尔钢铁公司实习,学习匈牙利语和生产技术。1960年1月回国后,他在成都无缝钢管厂担任翻译、科长、总工程师、副厂长和厂长。1986年,他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8年被授予全国第一批优秀企业家称号。1995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著《中国钢管五十年》和《中国钢管快速发展十年》的作者。晚年,他仍然积极指导企业,努力培养年轻一代,致力于中国钢管事业。
尹是建国后我国培养的第一名大学生。1953年5月,他提前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去了当时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鞍山。从此,他扎根中国,长期致力于无缝钢管设备和技术的研究。他参与了鞍钢三大工程的建设和投产。作为第一批技术骨干,他参与建立了成都无缝钢管厂。此后,他不仅填补了中国冶金工业的一个又一个空白,而且为中国海洋、化工、原子、航天等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也将中国无缝钢管行业逐步推向国际前沿。
从尹国茂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中不难发现,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离不开时代背景、他独特的人格禀赋以及*事业发展带来的重要创新机遇等因素。正如殷院士自己所说,“我只是做了时代赋予我的事情,其他人也会这样做。”诚然,一个独立的国家、一个追求梦想的国家和一个日益激烈的时代是真正的大师们施展才华的地方。
■胡
接受时代的开拓进取精神。
众所周知,新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以重工业为重点。1953年底,由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7号高炉组成的鞍钢“三大工程”顺利完成,为全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工业化的里程碑事件。
尹提前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投身于中国*工业化的前沿安钢。幸运的是,他亲自参与了鞍钢无缝钢管厂的生产准备和试生产,见证了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的诞生,也开启了他一生与无缝钢管的不解之缘。
在此期间,他参与陪同*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参观鞍钢股份,并担任技术评论员。正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他被直接任命为助理工程师。1956年,年仅24岁的尹在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轧钢部担任专职工程师,负责包括无缝钢管在内的五家工厂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在这样一个火热的时代,又红又专的殷正在迅速成长。
为了建设成都无缝钢管厂,殷于1958年被派往匈牙利参与设计和制造周期轧管机组,并学习机组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与此同时,尹直接去了的轧钢厂去操作。他对318周期轧机和216周期轧机的了解甚至比匈牙利更深。
回国后,尹在成都无缝钢管厂担任外国专家的助手和翻译,并参与了该厂133单元的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在外国专家退出后,他独立领导了318循环轧管机的土建施工、安装、调试和生产准备工作。
1965年12月31日,殷亲自轧制了新中国第一根规格为168 mm ×7 mm的大直径无缝钢管。然后他主持完成了216台机组和冷轧冷拔钢管车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周期轧管机的设备和技术的第一人肯定属于他。周期轧管机组遇到的任何设备和技术问题,都需要尹解决。可以说,时代造就了英雄,中国走上独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造就了殷。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冶金企业的设备逐渐老化,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钢管行业也进入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为此,尹出国考察世界先进的轧管技术。1989年,作为引进180套轧管工艺和设备的中美联合设计的总设计师,他带领100多人到匹兹堡进行国内外联合设计。同时,他提出并彻底改进了原设计的主要工艺参数、传动系统、机架等装置,大大提高了精密轧管机组的性能,提高了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效益。
殷于1991年建成的177机组不仅是当时中国第一台短流程精密轧管机组,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建成投产的177 mm精密轧管机组。20世纪90年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成都无缝钢管厂在钢管质量、品种和技术装备上迈出新的一步,是中国钢管行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吸收实践创新发展精神
钢铁工业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无缝钢管是钢铁工业中技术最丰富的基础产业之一。无论是石油工业、发电工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的发展,还是飞机、舰船、火炮、火箭、导弹、坦克等军事工业的快速发展。无缝钢管,尤其是大口径无缝钢管的发展,需要成为重要的备件支撑。然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从苏联进口无缝钢管受阻,建立独立完整的钢管工业生产体系迫在眉睫。
面对困难,殷挺身而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他还不断推动中国无缝钢管生产实践的发展,直至走向世界。
在设备和技术方面,318循环轧管机组的设计能力最初仅限于生产一般碳钢无缝钢管,如石油套管、钻井管、锅炉管、输水管(气)管等。然而,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合金钢管和不锈钢管的试制。军工用无缝钢管主要用于武器装备的重要部件。它们的生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格,时间要求紧。为了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殷提出了“先军后民”和“突出军带民”的生产方针。他建立了完整的军工用合金钢管和不锈钢管生产体系,开发了无缝钢管等一系列军工新产品,是生产飞机、舰船、火炮、火箭、导弹、坦克等武器装备的关键材料之一,把生产国家急需的军用无缝钢管作为生产准备的第一要务。在尹的领导下,成都无缝钢管厂不仅大大提高了318周期轧管机组和216周期轧管机组的设计能力,而且通过技术改造,使这两个机组的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合金钢管和不锈钢军用管生产体系,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按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军用试生产任务,满足了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解决周期轧管机组断针和弹性接管轴断轴的问题,尹国茂查阅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试验方案。他与重钢压力测量组一起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对216 mm周期轧管机组的主要传动系统设备进行了试验和强度校核研究。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初步弄清了机组轧制力和力矩沿轧辊的分布特征。基本确定了孔型设计、轧制钢管壁厚、喂入量、轧制温度、轧辊转数、钢管壁厚、轧辊直径、轧制中心线、喂入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操作等因素对轧制力和扭矩的影响,明确提出了216轧管机组轧制力和扭矩的数学公式。这对进一步改进216辊轧管机,降低轧机负荷,延长轧机使用寿命,减少断裂或连续安全销数量,改进联轴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基层扎根求真务实的精神
"我希望我能有这么长的时间为我的国家服务。"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从小就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和破坏。殷年轻时,点燃了爱国热情,怀有为国为民的理想。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期间,他毅然投身于抗美援朝、参军报国的热潮中。然而,他没有得到该组织的批准,因为他是他唯一的儿子。然而,他为国家服务的野心越来越大。
1958年3月,殷告别了刚刚满月的妻子和大女儿。作为组长,尹带领金汝松、曹、刘前川、史友义等到匈牙利布达佩斯赛佩尔钢铁公司学习循环轧管机的生产技术。1960年从匈牙利回国后,他“重整旗鼓,重新出发”,并“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尽管不能放弃老父老母,他仍然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安排,毅然前往成都参与成都无缝钢管厂的建设。多年来,尹为了每个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家庭。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孝顺父母,也不能像正常的父亲那样对孩子尽责,也不能像正常的丈夫那样照顾妻子。相反,他顺应了祖国的需要,把自己的一生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中国无缝钢管行业的发展,奉献给了国家、人民和市场的需要。
*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科技成果与国家、人民和市场的需要结合起来,完成从科研、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跨越,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和创新驱动发展。”事实确实如此。在成都无缝钢管厂的建设、研发和生产实践中,尹创造了一个非常科学完整的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理念,即研发、工程、工业、控制→标准化。他从国家的需要和实际生产出发,着眼于工程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可以说,殷的学术思想确实符合伟大时代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另一方面,他也扎根于基层,尤其是接受工人生产劳动的“地方氛围”。与工人交往,深入车间,深入群众,是殷的突出特点。尹当厂长的时候,对中层*很严格,有时甚至被认为是不人道的。但是它对工人来说非常容易接近。他经常花时间在车间里,和工人们讨论如何改进设备,创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和新工艺。他曾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时间表:“30%的人考虑如何解决工厂的科研和生产问题,10%的人花在应对和参与社会活动上,其余60%的人考虑工厂的发展,并将其用于自学和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尹作为一名厂长,从来不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在他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叫做“件”的东西,比如组合橱柜、席梦思、空调和地毯。他像一个工人一样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他不注意食物和衣服。在他看来,“他可以用他能用的,不需要买新的。实用,何必追求外在的奢华”。他善良又善良。尽管他已经是一名院士,工人、学生和普通员工仍然非常喜欢和他一起工作。
当然,优秀的个人禀赋也是殷学术成长的重要前提。纵观他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他有以下特点。
首先,聪明和明智。因为在战争年代,尹的中小学经历非常坎坷,他只断断续续地学习了几年。在他完成私立学校之前,他通过海关来到大连。他呆在家里直到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前,他被推荐到中学。在中专学习了半年多之后,他被转到了预备学院。在预备学院学习了半年后,他被大学录取了。在完成毕业答辩之前,大学去了鞍钢工作。在此期间,尹从未获得过“毕业证书”,因此在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被亲切地称为“无毕业证书”的院士。尽管他的学习过程并不完整、系统、有序,但在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学习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仍然很优秀。
第二,在实践中寻求真理。上任后,他善于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工艺问题。例如,在鞍钢工作期间,苏联工业界在理论上已经清楚地研究了负公差轧制和实施减径增产技术的问题,但苏联在生产设备和技术方面往往难以实现。尹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认真观察和与工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最终提出并主持研制成功了140轧机减径生产大直径无缝钢管的新工艺和负公差控制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轧机的产量和成材率,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益。后来,他在成都无缝钢管厂期间,为了解决生产中的断销、工人翻钢等实际问题,主持开发了“重型弹性橡胶联轴器”和“拨轮式连续翻钢机”。他还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第三,开拓创新。尹从1953年开始在鞍钢工作,长期从事无缝钢管设备和技术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外国专家的撤离,他从技术上保证了中国第一台循环轧管机的开发、调试和生产。主持并参与了成都无缝钢管厂“六五”、“七五”、“八五”技术改造。循环轧管机和顶管机组的品种、质量、产量和降耗都大大超过了设计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处于世界同类单位先进水平,使成都无缝钢管厂成为中国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无缝钢管基地。他提出并组织了各种合金和不锈钢管的试轧制,开发了许多新钢种和新的生产工艺。他领导开发了许多国家急需的关键管道,如核电、潜艇、航空航天、火箭、导弹等。,不仅填补了我国无缝钢管产品和技术的空白,而且为我国现代工业和现代国防工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思路是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殷在担任成都无缝钢管厂厂长后,“只关心四个副厂长,一个总工程师,一个总会计师和一个副总经济师,他们负责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和事务”。他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工厂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长期规划上,并致力于将成都无缝钢管厂打造成*企业。“CSST”牌无缝钢管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管”。产品遍布全国,并出口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钢管行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0世纪90年代,殷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作为一名院士,他将自己定位为钢管行业,尤其是无缝钢管行业的学术带头人,并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中国整个钢管行业的发展...
一个接地的高手,竟然是如此“精炼”!
(作者是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科学报》(2019-001,第8版)
上一篇:一位父亲的遗言
下一篇: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