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校招生“新动向”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校园开放日现场,考生的家长与学校顾问交谈。陈彬摄影
■我们的记者陈彬
再过大约半个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开始了。这是高校“展示魔力”并吸引考生和家长青睐的“关键时刻”。就在本周末,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组织了校园开放日,各校2018年的招生政策也公布于众。
与往年相比,虽然今年许多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幅度不大,但在这些有限的调整中,仍能看到一些高校招生的“新动向”。
趋势1:强调基础学科
5月19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举行了校园开放日和招生咨询会议,并宣布了今年的招生政策。今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本科招生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只有一些专业方向略有调整。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在保持整体专业方向不变的同时,清华和北京大学都同意在2018年为数学专业增设一个“人才班”。中国的两所顶尖大学也为基础学科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很有象征意义。
其中,今年在清华新增加的“丘成桐数学优秀班”旨在招收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和三年级毕业生。该班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领导,今年计划招收不超过15人。北京大学的“数学优秀班”面向对数学研究感兴趣的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注册后需要通过初步考试和测试。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被入围,并在公示后得到认可。
除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今年许多国内大学也加强了对基础学科的重视。例如,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推出了9个人才培养实验班,以满足考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今年,学校将人才培养实验班增加到10个,其中包括几个基础科学、经济、地理、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实验班。
趋势2:主要招生趋势
自2002年国内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试点以来,这种更加灵活的招生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到2017年,大规模招生几乎成为国内大学的“主流模式”。今年,这一趋势仍未减弱,高校也开始在大规模招生的主要模式下探索更合适的招生模式。
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将在今年进入大学后扩大本科生的专业选择范围。普通本科学生将被分为10大类。在入学的第一年,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将得到加强。同时,通过教师教学、专业指导和实验室体验,学生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理解将逐步提高。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了第一次大规模招生。今年,在去年八大类普通本科招生的基础上,学校将传统的70个本科招生专业合并为工程、文科和理科四大类。
此外,国际经济贸易大学今年也开始尝试“专业实验班+专业+优势专业”的立体化招生模式。在完善大学生通识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实施适度规模招生模式。一些高校对相关专业进行了大规模招生试点,按照兴趣和人才进行分班招生,形成了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等九大专业门类、两个国际组织人才基础班和定量金融实验班以及部分专业平行班的立体化专业(班)招生模式。
趋势3:“民生专业”备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学、环保等民生事业的日益重视,高校相关专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势头初步体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今年,许多高校的民生相关专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以清华大学为例。尽管今年学校的招生政策总体稳定,但规模略有扩大。除了覆盖“丘成桐数学优秀班”,学校的临床医学招生(医学实验班)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表示,清华希望通过创新医学建设和发展模式,推进和解决医学发展面临的*机制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综合性大学医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新模式。今年医学实验班学生人数的增加是希望通过各种措施,清华大学的八年制国际医学生培养计划将得到不断改进,为国家未来的医疗体系和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领军人才。
今年,除了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还将增加一个药学本科项目。同时,学校还将对“健康中国”战略涉及的食品、生物、环境等领域的专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对自主招生专业的设置和优惠等级、选修科目要求和招生计划进行调整。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今年为建设美丽中国增加了两个新的专业方向,即绿色发展模式导向的专业方向——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保健方向),绿色生产模式导向的专业方向——森林化工(生物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
中国科学新闻(2018-05-22,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