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社会隔离改变大脑

科普小知识2021-10-16 15:28:06
...

对老鼠来说,社会隔离是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当动物处于压力下时,它们通常会对各种负面刺激产生更大的反应,而且这些反应或行为比那些没有处于压力下的动物更持久。

在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表示,与社会的长期隔离会导致哺乳动物大脑区域的变化。研究发现,长期的社会隔离可以增强小鼠Tac2基因的表达,导致杏仁核和下丘脑中被称为“神经激肽b”(nkb)的物质积累,这些物质负责情绪和社会行为。

该研究论文的资深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卫·安德森说:“我们发现,在大脑的多个区域,Tac2/NkB广泛调节着与应对行为和攻击性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情绪。”

该研究的负责人莫里埃尔·泽利科沃斯基(Moriel Zelikowsky)指出,在大脑中,Tac2/NkB肽产生的不同行为效应似乎不是由一个主控制区自上而下控制的。相反,这种肽在大脑的多个部位过量生产,每一个部位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变化,这种行为变化在社会隔离中持续存在。“我们认为Tac2/NkB是一种化学调节剂,它协调由社会隔离引起的整个大脑状态,并在大脑中以分布式方式运作。”他说。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将老鼠“禁闭”两周。结果,他们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变化,包括对陌生老鼠的攻击性增加,持续的恐惧表现,以及对威胁性刺激的更大敏感性。然而,如果使用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奥司他韦来阻断NkB的功能,行为异常的小鼠可以恢复正常。

研究人员表示,临床试验表明奥司他韦对人类是安全的,但治疗效果并不好。新的研究预计将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由社会隔离引起的精神障碍。此外,当老鼠经历24小时的短期社会隔离时,不会有显著的行为变化,而长期隔离会导致上述变化。(唐毅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