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叶企孙的科学精神——向直进,毋灰心,毋间断

科普小知识2022-04-12 22:52:33
...

在叶诞辰120周年之际(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我们对这位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史家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他崇高的科学精神。

叶企孙的科学精神——向直进,毋灰心,毋间断

叶在清华

“我是一名科学家,我很诚实,我不会说谎。”叶这么说。这不仅是他生活的底线,也是他崇高科学精神的核心。

叶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就有天赋。6岁时,他学习了四本书和五部经典著作。9岁时,他进入了一所专门的小学,学习中文、历史和地理、西方数学、物理和化学以及自然历史。他受到现代科学和文明教育的启发。他在日记中写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真诚地搬石头和石头”来鼓励自己。15岁考入清华大学,16岁起在《清华周刊》和《清华学报》上发表了《考正上公》、《天学概论》、《中国数学史》、《葛卦解》等论文。他还组织清华科学社开展科学活动,弘扬求真务实、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

1918年,20岁的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他在三年级注册。他被教导要精确测量光电效应,从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密立根教授是科学精神的真正传播者,这一点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和实验的验证。叶·孙棋后来在哈佛大学学习,师从测量普朗克常数的杜安教授。然而,杜安的实验方法并没有被盲目地遵循、任意地、深入地研究、大胆地改进、不断地改进和许多创新。因此,他在1921年发表了《用x光重新测定辐射常数H》。它的精度超过了以前所有著名科学家的测量值,被公认为“普朗克常数的叶值”,在世界科学界保持了至少9年。那时候,才二十三岁。正是实践证明、求真务实、理性创新的科学精神,使他成为年轻的科学天才。

1924年,26岁的叶出于家庭和国家的感情,回到祖国申请在东南大学数学系任教,开始了他50多年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科学生涯。

1925年,叶受聘于清华大学。第二年,他成立了物理系,并担任系主任。1929年,他以校长的身份创建了科学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和地理六个系。叶担任其主席兼物理系系主任。他认为,科学学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研究中心,以便除了培养科学和实用人才之外,实现国家的学术独立”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是不言而喻的。

叶是一位集科研和教育于一体的大学管理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准确把握教育规律,大胆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思想体系。他因材施教,知人善任,重质量轻重量,坚持教育质量第一,不求快速发展。他理论与实验并重,培养学生用脑用手,开启了实验教学的先河。他倡导通识教育技术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他有通过科学和科学家的远见来拯救国家的感觉。他能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境界,成为一个知人论世、负责任的伯乐。叶不仅有博乐发现人才的眼光,而且有培养人才的胸怀。学院内部形成了真诚团结、密切合作的氛围,使清华物理系和理学院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高水平的教师,成为一流的学科平台。优秀学生不断涌现,包括领军型和创新型人才,未来将成为“两个学院”和“两颗炸弹一颗星”的院士。

叶的仁、忠、恕也体现在他对工人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尊重和关心上。在学校领导叶的亲自实践下,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师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他们在一起是一流的。一个大师的伟大可以被他宽广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所影响。

作为新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叶晚年还恳切地告诫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不要以为古人已经知道了那些在近代才真正懂得的自然规律。事实上,实际应用往往先于理论理解。”“不要轻易说我们国家的一些发明或发现是世界上最早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要看字面意思,随便提出难以说服的话一生实践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今天,我们将用叶早年日记中的一句话“勇往直前,不灰心,不停止”作为我们前进的座右铭。

(作者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前馆长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