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香桐:病中翻译《朱子家训》

科普小知识2021-08-15 16:19:06
...

张湘通曾经说过一句值得回忆的话:“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有时他会转到另一个地方工作,或者他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在实验室进行既定的工作。他该怎么办?我经常这样想,只要有纸、笔和时间,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发挥你的能力。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工作,展望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充分发挥你的其他才能。”

张湘通没有随便说这个。这是他一生中的经历。他从来不想浪费时间。这里的一个小故事可以证明这是真的。

张香桐:病中翻译《朱子家训》

张湘通(网络图)

1987年5月,80岁的张湘通在美国讲学。一天,他顺便拜访了一位老朋友,但途中发生了一场事故。他受了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后来,他终于转危为安,脱离了危险。然而,由于伤势相对较重,医生告诉他,他必须先照顾一段时间才能康复。

幸运的是,他的孙女在美国,她的孙女带着爷爷回家养伤。他通常忙于这个和那个。他是一个不停的人。现在他不得不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他觉得很无聊。

当时,他住的房间的墙上有一个相框,里面有“朱子家训”。当他的孙女出国时,他亲自用楷体抄写下来,送给她作为纪念品。孙女非常珍惜它,把它挂在房间墙上的相框里。张湘通每天都看着它。它真的充满了想法。一些美国朋友听说他受伤后来看望他。当他们看到画框里密密麻麻的汉字时,他们好奇地问:“向同章,画框里的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张香桐:病中翻译《朱子家训》

张湘通与外国友人(网络地图)

这时他总觉得很尴尬,因为这不是一两个字能解释清楚的。然而,这个问题实际上激发了张湘通的一个想法:把朱的《家训》翻译成英文,以便外国朋友能理解。这样,我会有事情做,不再感到孤独和无聊。

尽管斋藤优子的《家训》是一句格言,而不是一首诗,但它有着整齐的对仗,有着诗歌的节奏和魅力。翻译诗歌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所以他为自己设定了两个要求:第一,要体现原文的内涵,具有谚语的意义;第二,它应该被翻译成简单易懂的英语短诗。例如,《朱家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未雨绸缪,不挖井以防口渴。”他把它翻译成了一首八行诗:

在干旱时期

聪明的鸟修补它们的巢

所以当云层破裂时

舒适地休息;

永远不要做傻瓜

谁开始在地下挖井

当他想喝水时

也找不到水。

“天一亮就起来,打扫庭院,打扫内外。也就是说,如果你失去理智,你会关上大门,规规矩矩地做人,”他说。

在黎明的晨光中升起;

把一切整理好;

保持家整洁干净。

晚上早点睡觉;

检查门是否看上去很紧;

现在安心而平静地睡觉。

这种翻译句子结构简洁,押韵,生动。翻译完成后,张湘通邀请了犹他大学的沃尔特&布尔。伍德伯里教授回顾了它。这位教授也是一位神经生理学家,受过良好的文学训练。伍德伯里教授读完之后,每个人都很欣赏,并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伤势痊愈后,张湘通回到了上海。当朋友们看到他翻译的朱的《家训》时,他们都建议找一家出版社出版,作为送给外国朋友的文化礼物。1993年,朱《家训》英译本由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并很快销售一空。

——————————————————————————————

张湘通(1907年11月27日-2007年11月4日)出生于河北正定,卒于上海。他是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湘通被认为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的成立,该研究所主要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他研究了脑电活动的机制,发现了光增强大脑兴奋性的现象,后来称之为“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