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制度:“卡奴”解脱尚需时日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公民信息卡”系统,但专家表示,虽然想法很好,但身份认证的具体实施仍不明确。
■我们的记者倪思杰实习生李晨阳
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卡,水卡,电卡,公交卡,打开钱包,钱不多,卡多。这种情况可能是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据统计,北京有30多个部门参与人口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卡。
最近,“卡诺”可能有解放的可能性。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探索建立覆盖全体公民信息的“一卡通”系统。
“意见”一发表,舆论就无处不在。“公民信息卡”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名词。然而,“智能卡”看起来像什么似乎是一个谜。
“一张卡”不是中文
事实上,新术语“公民信息卡”与实名制密切相关。
当《意见》中提到“一卡”时,完整的表述是:“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统一共享的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和完善相关当事人的实名登记制度。建立统一的公民社会信用代码体系、统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社会信用代码体系,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加强对失信者的奖惩,探索建立公民信息一卡通系统。”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卡通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大势所趋。”*部第三研究所所长胡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用卡片规范所有事务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在此之前,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许多类似的尝试。例如,个别城市有“市民卡”或“便民卡”,将社会保障卡、银行卡、交通卡和其他社会服务集中在一张卡上。
“有了这样一张卡,既标准又集中,市民的体验会更好。”胡对说道。
不仅如此,这种“一卡通”也给管理带来了方便。“‘一卡通’实际上是‘账户卡’和‘密码卡’,各种个人信息都与它们相关联。所有的社会信用记录都与这个数字相关。当你找工作时,雇主可以打电话给你的记录,从中提取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杨宏山告诉记者。
“这种方法不是‘有中国特色’。”杨宏山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已经将“社会安全号码”和其他类似技术纳入了他们的社会管理系统。
隐私有危险吗
《意见》发布后,一些公众开始担心隐私和安全。
“信息技术用于安全预防和控制可以保护普通人的安全,也有利于管理社交网络上的公众意见和使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安全控制。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和数据没有得到适当的保存和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朱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公民隐私和安全的担忧。
2007年,在韩国实施实名制的过程中,用户隐私被大规模无意泄露。2014年,韩国的身份证系统将不得不被拆除和更换,新的身份证号码将发放给17岁以上的公民。
“只有实施健全的法律制度,个人信息才能得到保护。从立法到技术支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朱认为,在立法中,有必要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明确何时可以使用公共个人资料。
杨宏山还对公共个人信息的安全表示关切。“私人信息必须有严格的监管和安全的访问系统,这是*面临的另一个风险问题。”杨宏山说。
没有实施细则。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虽然“一张卡”的想法很好,但似乎仍停留在政策和概念层面。
“如何实施?它还没有着陆,也没有详细的规则。”胡说,在国家层面上,对如何进行身份认证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他透露,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安全部等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身份认证。
目前,许多新技术可用于身份认证,如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认证技术等。
在胡看来,《意见》的发表为互联网电子身份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
去年底,*部第三研究所透露,他们花了五年时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互联网身份证识别技术,建立了全国唯一的“*部公民互联网身份证识别系统”。这项技术使用加密算法作为世界上的主流技术。
杨宏山认为,在现阶段,政策缺乏具体细节是正常的。“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没有完全理解它。只是觉得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因此,*希望当地*能够采取措施开展试验和试点项目,并在获得实际经验后进一步加以澄清和推广。”杨宏山说。
《中国科学新闻》(2015-05-04第四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