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费梁研究员团队:半世纪写就两栖动物资源“国情报告”
外出郊游时,总会有一些神秘的“不速之客”从我们身边经过。它们隐藏在行动中,姿态独特。有些人有神秘的变色皮肤,有些人能发出奇怪的鸣叫声,有些人有像大眼睛和大嘴巴一样的“外星生物”。这些是什么样的动物,它们来自哪里,它们是如何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的?当我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一位生物学家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来理解它们。他是中国领先的两栖动物研究者,一个79岁的叫梁飞的家伙。
在最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会议上,梁飞领导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研究”项目组首次完成了我国*两栖动物名录。编辑研究的《中国动物群-两栖动物大纲》、《中国两栖动物地图集》和《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地图集》被称为中国最完善的两栖动物资源“国家报告”,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1961年大学毕业并进入两栖动物研究领域后,半个世纪的研究生涯的重点和追求是什么?2月4日,《科学技术日报》的一名记者走近梁飞和他的创新故事。
在生物研究领域,两栖动物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它们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群体。有许多不同外貌和习惯的独特群体。他们的研究涵盖了动物生活史、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所有方面。虽然我国两栖动物资源丰富,但在20世纪60年代,没有对两栖动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和标本采集,也缺乏完整的中国两栖动物记录。
梁飞于196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两栖动物研究领域。“当时,新中国的两栖动物研究还远未走出国门。此前,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已经从中国收集了许多两栖动物的标本,并在国外展出,还发表了几个新物种。这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个物种!我们非常焦虑。”梁飞说,在资金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小组决定,我们必须找到一些外国品种,并收集和了解他们首先。
不同于对大型动物和鸟类的研究,两栖动物有着隐藏的生命、独特的习性和众多独特的群落。因此,在研究工作中必须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为了尽快跟上国外的研究水平,梁飞从事两栖动物研究以来,已经在野外工作了半年多,最多在云南野外工作了近4年。
"只有当你发现、看到和触摸它们时,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们."这是一次漫长的科学探索之旅。梁飞的团队用标准的方法调查了该国的两栖动物,收集了大量的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等第一手数据,并先后测量了11000多个标本,总计超过170000个数据。
对于上述抽象的数字,还有一个更有力的注解——在今天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有亚洲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博物馆,在那里收集、制作、绘制、解剖和记录了480个不同物种的两栖动物标本,由梁飞本人完成。为了积累相关的知识,超过60,000个动物标本,每一个标本和每一个梁飞瓶已经被分类和归类。他们被自己的手触摸和看见。即使到目前为止,标本的位置和瓶子里福尔马林的颜色都很清楚。
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关注和追求,在梁飞的努力下,中国两栖动物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从1977年开始,中国第一个记录了104种两栖动物的“中国两栖动物检索系统”发表了。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出版,记录了270种。到2006年,完成了《中国动物学——两栖动物》及其姊妹著作的编纂和研究,共记录420种,520多万字,8000多幅地图。最终确定了中国两栖动物的种类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濒危状况。通过扎实的基础调查研究,梁飞还建立和完善了两栖动物的形态鉴定标准和分类体系,打破了延续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蛙属分类体系。除了世界上最初的四种蝌蚪类型外,他还发现并定义了第五种蝌蚪类型:无唇左吻。
如今,退休的费老仍在实地研究的前沿工作。去年,他和他的学生去成都周围的鸡冠山和青城山进行物种调查和标本采集。“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样本,但对我来说,这些地方的每一个峡谷和溪流都太熟悉了。”
采访结束时,费老还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在多年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全新的两栖动物分类体系构建标准,学术界一度对此表示怀疑。直到现代,由基因和DNA技术主导的现代生物学诞生,这一问题才最终得到证实。一些学生曾经问我,当我的技术水平如此落后时,我怎么能提前“知道”这么多事情?我告诉他:科学研究不能依赖任何人。只有在你调查、研究、触摸、观察、描绘、剖析和记录之后,你才能拥有最多的数据,得出最科学的结论。”(原标题:中国两栖动物资源半个世纪报告——记中国科学院梁飞研究员及其“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