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陕师大黄春长教授团队学术成果在《科学》发表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3:40:36
...

最近,国际*杂志《科学》(第355卷,第6332期,2017年)在“研究:技术评论”一栏中用了4页。发表了我校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黄春长教授团队的学术成果《公元前1920年突发洪水支持中国大洪水和夏朝的历史性》(DOI: 10.1126/Science)。AAK 9657)。

论文链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32/1382.4

2016年,吴庆龙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大禹治水与夏代传说的研究成果。由于它涉及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青海拉甲遗址的重大史前灾难,被路透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国家地理、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等国际主要媒体广泛报道,被外国学者评价为“发现了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知的最大洪水”,有人甚至将其与《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洪水相提并论。

黄春长教授的研究团队根据最新的野外观察、实验室试验分析、年代测定数据和结果指出:从地质地理学和环境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吴庆龙等提供的一系列所谓“黄河上游史前特大洪水的地质证据”缺乏有效的地质地理学和环境考古学证据支持。

近年来,黄春长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陕峡谷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与季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和“湟水流域农牧民气候变化适应与感知基础研究”的资助下,率先开展此项研究(项目资助编号:41471071和4126010)。庞奖励教授、查肖春教授、周亚力副教授等我校环境变迁与古洪水、自然灾害研究团队成员,对黄河上游官厅盆地拉家遗址史前群体性灾害、黄河积石峡洪水等环境考古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先后发表了《全新世》、《亚洲地球科学杂志》、《地理学杂志》、《土壤杂志》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围绕青海喇家遗址和黄河积石峡的主要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青海喇家遗址内外,覆盖齐家文化聚落的地面和房屋遗址,并以各种奇异姿态覆盖人体骨骼的红粘土层,是不远处后山沟壑第三系红层的山洪泥石流沉积物。拉家遗址齐氏文化时期的聚落灾难发生在3950年前。它是被伴随大地震而来的暴雨、洪水和大规模泥石流灾害摧毁和遗弃的,而不是被黄河上游的大洪水摧毁和遗弃的。(2)积石峡古滑坡堰塞湖于5650年前在黄河上游消失。它的出现、发展和消失与摧毁拉嘉遗址的灾难无关。没有证据表明黄河上游被洪水淹没,洪水可能淹没地面上的二级拉甲遗址。(3)拉家遗址区史前大地震喷水喷砂过程中地层中形成的砂脉和砂透镜体,暴雨、洪水、泥石流填充地裂缝形成的红粘土互穿体,以及黄河两岸各种类型和时代的沉积物和沉积体,均被视为黄河上游史前特大洪水的沉积物,这显然是一种误判。

黄春长教授研究团队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对于深入了解我国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和人地关系演变,以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恢复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黄春长教授等考察了拉家遗址的现代山洪泥石流灾害。

黄春长教授等人对青海史前和古代地震进行了观察

黄春长现代洪水沉积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