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科学研究是硬碰硬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在帕米尔高原建立了一个宇宙射线实验站。当时,苏联科学院的两位院士设计了一套带有三种计数管和磁铁的电子系统。有了这个实验系统,每当粒子进入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子信号。很快,他们声称发现了十几个新粒子,并将其命名为“变异体”这两位院士因此获得了斯大林奖,成为“*劳动英雄”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研究这一发现后,立即明确表示“苏联的发现是不可靠的”。原因是电信号的可重复性没有得到很好的确定,仅仅根据一个电信号来断言任何新的发现都过于草率。在他看来,轨道探测必须用在实验中,尤其是宇宙射线实验中,这样人们就可以得到可靠的证据,并且可以在许多年后被重新检查。
当时,全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这当然包括研究苏联的自然科学。对苏联的工作持有不同的看法显然是不恰当的。
贺作秀院士曾回忆,他在中宣部工作时,曾和其他年轻人私下谈过这件事。他觉得王曾在欧美留学,说苏联科学家的发现“不可靠”。恐怕他仍然崇拜英美,轻视苏联的意识形态。
然而,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王对的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后来,在一系列更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其他科学家没有发现所谓的“变异体”
回忆起这件事,贺作秀说,当时这件事在他心中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令人惊讶的是,苏联甚至有不成功的事情。另一个是从内心佩服王老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王老对苏联科学家的直言不讳的批评充分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实践的政治勇气和科学精神。
“这一事件的启示是,对科学问题的评估不能政治化,科学发现也不能从政治角度进行评估。”在贺作秀看来,这个原则应该永远铭记。(照片由实习生鲁玉娥绘制)
轮廓
王(1907年5月-1998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奠基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独立提出了通过激光靶实践实现核聚变的思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99年,他被追授“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功勋奖章。
上一篇:地震自救|变异惊人 采取措施
下一篇:What'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