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究竟什么才是科学?

科普小知识2022-07-19 14:18:05
...

究竟什么才是科学?

“科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什么是科学?“科学”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

“科学”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后来演变成了科学。它的原意是知识和知识。英语中的科学、德语中的Wissenchaft和法语中的Scientia也常用于科学,主要指“知识”的含义。

“科学”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并不称之为“科学”。在春秋时期,在《礼记与大学》一书中有一句名言:"知识是通过观察事物然后学习它们而获得的"。这意味着知识只能通过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后来,历史学家用“从事物中学习”和“从事物中学习”来表达知识来自实践的概念,日本将其翻译成“从知识中学习”。清代,中国还把物理、化学等西方自然学科的基本概念称为“格致”。

“科学”一词的真正出现是在明治维新时期,当时日本著名科学家、启蒙大师和教育家福泽谕吉将科学翻译成“科学”,这在日本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甲午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学习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高潮。晚清主要通过日本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走在现代化的前列。1893年,康有为(1858-1927)在翻译介绍日本的参考书目“日本参考书目”中的“科学导论”和“科学原理”时首次使用了“科学”一词。后来,科学理论翻译家严复(1853-1921)在翻译《天演论》、《傅园》等科学著作时,也把科学翻译成了“科学”。后来,“科学”这个词开始在中国使用。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越来越频繁,“科学”和“格致”两个词并存。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学会的科学交流活动,“科学”一词取代了“格致”,科学正式成为一个专门术语。

在中国,教科书通常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然而,在中国,心理学和哲学(不同于科学)等概念被认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模糊不清。因此,“科学”这个词经常被含糊地使用。工程被称为工程,科学和工程结合了科学和工程,而艺术和科学也被称为艺术和科学。

历史上对“科学”一词的定义有许多版本,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被世界所接受。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认为,人们很容易忘记科学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人类活动。这是发现而不是发明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一些后现代哲学家,如费耶阿本德(P .费耶阿本德,1924-1994)和理查德·罗蒂(1932007),也认为陷入科学主义的窠臼是愚蠢的——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最终能解决所有人类问题,或隐藏在我们感觉和体验的日常世界背后的一些真实世界。

在历史上,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2-1889)也给“科学”下了定义:“科学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并得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和规律。科学应该发现人类未知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从事实中寻求真理,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粹思维和幻想。至于法律,它指的是客观事物之间固有的和本质的联系。因此,科学是基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和严格的逻辑论证,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此外,各种科学定义也出现在许多书中。《辞海》1979年版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1999年版的《辞海》被定义为“科学:一种知识体系,它使用类别、定理、定律和其他形式的思维来反映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本质。”法国百科全书将科学定义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寻求事物的秩序。此外,科学试图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来解释事物。”前苏联的“百科全书”被定义为:“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功能是总结和系统化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的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取新知识的活动,还包括这一活动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定义是:“简言之,科学是系统的知识,它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可以说,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本质(以及人类自身)及其运动规律”,是由人类为了理解世界而创造的。它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在人们的头脑中得到反映和提炼,并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测试得以建立和更新。[1]

显然,科学的本质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描述体系。它是从研究对象中抽象出来的,但与研究对象本身不同:研究对象是具体的,科学知识是抽象的;物体客观存在,科学知识是人类主观思维的产物,是物体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抽象反映。这种抽象是否正确,不仅应该能够在理论上“自圆其说”,没有矛盾,更重要的是应该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这个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动态更新。所谓开放系统,是指这个知识系统的内容和结构不是最终的、封闭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壮大的。所谓动态更新是指知识系统本身在进化过程中的代谢特征。新知识将被添加,旧知识将被消除。正确的知识将被建立,不完善的知识将被纠正。这种现象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存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更新包括: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取代了上帝的人造理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理论取代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理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等等。所有这些替代或修正让科学更接近真理。

上述定义还表明,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至少需要两个基本阶段,首先是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创造,然后是实践过程中的严格检验和确认。一些发现和创造被拒绝和淘汰,因为它们经不起实践的考验,而另一些则通过实践的考验得到完善和证实。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必须经得起客观实践的检验,并且能够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稳定地再现。相反,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稳定复制的一切都不能被认为是科学。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新的、正确的科学理论往往不会立即被学术界所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当新理论是由一些鲜为人知的人提出的,或者当一些新理论与原有理论相冲突时,这种排斥现象更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理论本身的检验(证明或证伪),实践的检验(实验)变得更加重要。

根据认识论原则,可以判断科学作为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也不应该是一套不可改变的绝对真理,而只能是一套逐渐接近自然和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相对真理。至于科学如何逐渐接近真理,科学将向什么样的具体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相对满意的答案。

一般来说,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密切关注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科学是人们观察、思考和理解世界的结果。一旦人们注意到他们周围不断变化的世界,他们会发现许多熟悉的和更不熟悉的东西,引起无尽的兴趣和好奇。其中,一些奇怪的问题可能直接关系到当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另一些问题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总的来说,可以说许多大大小小的科学发现都是由人类的好奇心引发的。因此,科学关注的范围相对较广,领域相对开放,思想相对*和具有前瞻性。

然而,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科学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意志的创造”。事实上,科学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需求和现有知识的制约。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能够研究的问题受到当时人们所拥有的知识的限制。科学是对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而不是空想。另一方面,即使人们获得了某些科学发现和发明,如果社会根本没有产生这种需求,社会也不会关注它,这种成就很可能会被埋葬或遗忘。因此,无论何时,科学发展一般都会受到社会需求和现有知识的制约。当然,因为科学远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古代和现代),这种约束不是特别明显。然而,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能得出科学不受约束的结论。相反,科学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需求的驱动,并得到现有知识的支持。这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需求牵引和知识支撑”原则。

参考

[1]钟宜欣。机器知识和实践原理:信息、知识和智能的转化和统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摘自清华出版社授权的《科学技术史与方法论》

推荐:一本“透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和方法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