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部省合建”启动 14所高校终拿下“准部属”身份

科普小知识2022-07-26 08:42:51
...

中西部13个省没有一所直属大学。今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两会前夕,教育部举办了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座谈会,宣布了“部省合作”工作。

“部省合作”是按照“一省一校”的原则,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的建设。

“教育部已将这些学校列入下属院校名单,相当于准下属院校的地位。省、自治区、团对高校的现有支持不会减少,其下属管理也不会改变。我们将共同努力建设这14所学院和大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3月1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了这一点。

多年来,加快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弥补其不足,一直是许多人的共同诉求。“升格为教育部直属大学”是其中一个诉求。

“十多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呼吁,各省都在呼吁。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教育部直属的大学。每个人都需要它。”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在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已有14所高校进入省部级联合建设,为这些高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其他地方高校起到了带动和辐射作用。

陈宝生在3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大学将迅速成长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先锋”,并向“国家队”的水平迈进。他指出,这样的学院和大学被称为“部建学院和大学”,是一个金字招牌。

“包含在从属大学序列中”

对于这14所多年来一直希望进入“国家队”的高校来说,部委与省共建的意义非同寻常。

隶属关系将保持不变。同时,教育部已将这些学校列入下属学院和大学名单。他们将与下属学院和大学同等对待。地方*将继续加强对高校的领导和支持。这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上的解释。

目前,教育部共有75所直属大学,分布在全国18个省。

此前,在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西、贵州、广西、海南、云南、*、*、青海和宁夏等13个省,没有教育部直属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直属”和“非直属”之间,除了集中管理之外,科研经费和教师等教育资源也有很大的差异。

教育部发布《鄱阳湖新闻统计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汇编》后,发现当年教育部直属的64所收集数据的高校中,已拨付约675亿元。其中,科研费约37亿元,主管部门专项费近90亿元,其他*部门专项费近309亿元,企事业信托基金近217亿元,其他各类收入近17亿元转化资金约5亿元。

在当年的14.8万个“学校研发项目”中,64所直属高校共获得约431亿元的拨款。数据显示,在这些直属高校就读的研究生约有27万人,平均每人15.9万元。以北京大学为例。这一年,共投入约17.7亿元,在校研究生6961人,平均每人约25万元。

在地方高校一栏中,有1375所高校收集了数据,拨款约514亿元。其中科研费近35亿元,主管部门专项费约100亿元,其他*部门专项费约181亿元,企事业信托基金约137亿元,各类收入转化为科技资金55亿元,其他基金近6亿元。

同样,这些地方院校当年从24万个“学校研发项目”中获得了总计约293亿元的资助。据数据显示,约25万名研究生平均获得11.7万元。

此外,上述数据还显示了教育部直属机构和地方机构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数量。

教育部直属的61个机构中有215,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当年收集了数据,每个机构平均有近3,6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包括这些数据在内的1409所地方学院和大学共有大约696,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平均每人只有大约490名。这意味着教育部直属机构的人才数量是地方机构的7倍。

支持中西部地方大学的政策

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和高校的共同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改善高等教育的地区不平衡。

早在2001年,就宣布了“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计划。

该计划首次确定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等东西方13所大学建立对口支持关系,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支持大学与受援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师资队伍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现有数据显示,对口支援志愿者项目实施第八年,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大学等5所受援高校同批入选“211工程”,13所受援高校的一级博士项目数量也从5个增加到46个。

对于13个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的省份,教育部在2004年决定与这些省份和*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建设一所地方大学,这是省部级共建政策的起源。

省部级联合建设的初衷是改善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基于同样的初衷,2012年,首批省级部门共建的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进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该项目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发起。在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的省份,将特别支持在该地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以增强其整体实力,即所谓的“一省一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的一份报告,从2012年到“十二五”末,国家共拨款60亿元支持14所大学。

然而,据《中国青年报》2014年6月的报道,郑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在当年的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上表示,地方“211工程”大学与省级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共建的大学在包括国家重点学科在内的优势资源评价布局上存在政策差距过大、不公平等问题。 教育部博士生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报道还称,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指出,贵州大学有6万名学生,超过绝大多数“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然而,从1949年到2012年,**对贵州大学的投资只有1.63亿元。

“63年的投资不如**对浙江大学的投资,我过去在那里工作了两个月。”郑强说,这不仅与教育公平相去甚远,还令人担心差距正在扩大。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高校科技统计》,郑州大学2016年科技投入约3.5亿元,贵州大学2016年科技投入约1.9亿元,均低于教育部直属64所纳入当年数据的平均水平。根据以上信息,64所高校当年拨款约675亿元。

2013年7月,“一省一校”的14所大学自愿结成联盟,2016年更名为“一校一省中西部国家重点大学联盟”(Z14)。

除了充分发挥各学校的特色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外,据官方数据显示,联盟的成立旨在争取**更大的支持,促进中西部没有部委的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大学的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大学形成持续稳定的国家支持。

“该联盟本身发出了一个信号,即这些地区的高校有一种追求,而那些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地方有这样的需求,教育当局应该认真对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红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为什么你说一个地方需要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留住优秀人才。”

“建设“双一流”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

2017年,公布了“两所一流”大学的名单。除了山西大学和河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大学都不在“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南昌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和石河子大学都被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名单。

因此,“双一流”也被视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据新华社3月12日报道,在今年的NPC、CPPCC两会上,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林文勋说,云南大学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双一流”建设应走特色发展之路,及时打出空间特色牌和梯队牌,实现错位发展。

云南是一个边境欠发达的省份。与许多省份相比,最大的短缺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从中国一流大学的现状来看,我们与它们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高层次人才的短缺。”林文勋表示,云南大学应围绕一流大学建设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为云南省引进和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

然而,有人质疑“双一流”建设是否会扩大差距,影响中西部地区大学的发展。

在3月1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此表示,“双一流”建设是中国新世纪的重大工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工程。它只会促进全国大学的发展,不会影响中西部地区大学的发展。

他强调,“双一流”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持续的激励计划。打破凝固状态是可能的。以前的一些类似计划有地位固化的弊端,但“双一流”建设不会。

“这本身就为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你可以积极地发展和培养第一批你没有进入的大学,只要条件具备,你就可以进入,并且有一条改进的道路。”

他还特别提到“部-省合作”计划。

“教育部已将这些学校列入下属院校名单,相当于准下属院校的地位。省、自治区、团对高校的现有支持不会减少,其下属管理也不会改变。我们将共同努力建设这14所大学。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能够迅速成长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走向“国家队”的水平。这叫做部委和省的联合建设。这种学校可以称为部建大学。这是一个金字招牌。”

高校领导要求落实“省厅共建”政策

提升下属高校进入“国家队”无疑是这14所高校多年来的共同期待,部委和省市的联合建设被视为一项重大推进措施。

“十多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呼吁,各省都在呼吁。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教育部直属的大学。每个人都需要它。”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最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教育部一直在努力解决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包括以前的‘省部级共建’等。,都是政策支持。然而,我们一直呼吁这样做,因为当地的学院和大学实际上是最缺乏资金和办学水平是不够的。教育部直属机构的办学水平很高,我们希望得到教育部的支持。”

王光谦表示,部省共建计划启动后,未来将发挥四大优势,即省内持续支持优势、教育部支持优势、高校对口支援优势和高校自身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在最近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14所高校已进入部委共建,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作为一所部省联合大学,其大学体系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将纳入教育部的总体战略考虑,从而推动14所大学未来办学水平的提高。

“这些院校对地方其他院校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可以加快地方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而不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他说。

如何落实省部共建政策是目前许多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今年的和会议上,赵提出了相关建议。

他认为,13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投资不足,基础条件不强。因此,有必要尽快弥补短板并加固底板。“中西部地区的14所大学和其他机构与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之间普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实际上是存在的,无论是从总体教育条件还是标准来看都是如此。”

在提案中,赵建议国家尽快启动相关项目,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基础设施、保障条件、教育资源和水平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发展规划,力争在3至5年内取得成效。

“对于过去由地方*管理的中西部地区的14所学校来说,它们应该参与地方高校办学资源的竞争。现在当他们进入部委和省的联合建设,他们应该在国家一级考虑。”

他指出,在部委和省的联合建设后,学校被纳入教育部的“一个游戏”。除了已经明确的“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师资建设、评估与评价、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与直属高校同等对待”之外,还可以出台哪些其他支持政策、提供多少支持、如何加强管理等问题需要解决。

对这些学校本身来说,进入部委和省的联合建设也意味着有新的发展目标和追求。“过去,财政资源是有限的。现在,在**的支持下,发展速度应该会越来越快。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改进过去的发展计划,并根据新的要求和条件制定新的措施。”

“从办学理念、办学要求和办学水平来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总体上高于地方高校。”他强调,在优化办学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学校一定能够按照新的目标加快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政策支持要求,“如资助和招生目标”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结合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缓解博士生短缺问题。同时,按照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标准,推荐相关高校的本科生免考研究生招生指标。

然而,他也明确表示,办学最重要的是学校自己的努力。“这并不是说,没有教育部和教育部的共同建设,发展就不会完成。教育部不一定要直接隶属于教育部。应该努力提高学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