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隐姓埋名人 干惊天动地事
“作为中国核潜艇战线的一名老兵,我永远不会忘记过去60年里与战友们一起战斗的日日夜夜。”在2017年“何梁李豪基金会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上,91岁的黄旭华精神矍铄,大声说道:“我愿意继续发挥余热,为核潜艇行业做出贡献。”
1954年,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首次进行测试。至于这种新武器的“超级威力”,当时有这样一个描述: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铀燃料可以让潜艇航行60,000海里。如果你把燃料转换成柴油,你需要安装近100个火车外壳。
几年后,*说:“核潜艇将在一万年后建造!”让那一代中国研究者激情澎湃。当时,造船技术研究室的技术人员黄旭华对自己说:“我们必须让核潜艇在有生之年问世。”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和他的同事们打着匿名的幌子开始了惊天动地的职业生涯。
美国核潜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的普通线型。同时,建造了一艘常规动力水滴型潜艇。在所有这些步骤都成功之后,水滴型核潜艇被研制出来了。
当中国在1958年开始探索核潜艇的船体线时,黄旭华直接瞄准了适合水下高速航行的水滴方案。他通过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并决定将核动力和水滴船体一步结合起来。
最终,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取得了成功,但通往成功的道路极其艰难。
"我们团队中没有人见过核潜艇,也没有任何信息."黄旭华回忆说,“当时连基础研发条件都没有,他们就开始工作了。”
他和他的同事在大海捞针。他们通常从外国新闻报道中收集关于核潜艇的词汇和短语,并使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关于核潜艇的大量数据。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科研人员被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计算,结果会一直重复,直到获得一致的数据。
在困难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毫无怨言。深夜,当零下20多度的时候,我听说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我掀开被子离开了。"如果那时有一杯豆浆,我的心会温暖."黄旭华说道。
有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喜出望外。当玩具窗口打开时,里面密集的“设备”基本上和他们画的图一样,一半是通过分散的数据,一半是通过想象。核潜艇就是这种情况。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想。
1970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攻击潜艇下水。四年后,在建军节上,它被命名为“长征一号”并正式服役。
1988年初,中国在南海进行了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到极限深度,命令试验人员记录所有相关数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核潜艇进行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
同年,一艘核潜艇成功地在水下发射了一艘运载火箭。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报复能力的国家。
在64岁时,黄旭华在分离30年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他的父亲和哥哥已经去世了。他又见到了90岁的母亲,想起上次见面时母亲“经常回来”的叮嘱,他无言以对,哽咽了。在那之前,他的家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
2013年,已经在海洋中巡航了40多年的长征一号退休了。它的首席设计师仍在“服役”现年91岁的黄旭华周一至周五工作半天,早上8: 30准时到达办公室。他说他想成为年轻人的“啦啦队员”,让他们振作起来,必要时想出一个主意。“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退休。我还可以工作几年。”他笑了。
上一篇:数学名人小故事
下一篇: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物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