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幻种子”在校园

科普小知识2022-08-11 09:06:39
...

“科幻种子”在校园

■我们的记者袁一学

今年春节,我们的地球已经“漫游”辉煌。

凭借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和激动人心的情节,科幻电影《漫游地球》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票房黑马。在仅仅10天的上映时间里,它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30亿元,这足以让它在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电影《漫游地球》的成功和之前科幻小说《三体》的销售足以让人感受到科幻文化在中国的日益流行。因此,一群人数不多但绝对富有想象力的人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也就是科幻迷。长期以来,中国的科幻迷总是以小群体的形式出现,他们的年龄结构以年轻人为主,这决定了大学自然成为科幻迷的主要聚集地。

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在中国科幻电影和文化氛围的背景下,高校科幻迷的生存状况如何?

在夹缝中生存

或许是因为全国最大的科幻杂志就在这里,成都可以被视为全国科幻文学氛围最浓厚的城市之一,而位于成都市区的四川大学自然“地理位置便利”。

就读于四川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黄在高中二年级时第一次接触到科幻小说。《三体》让她尝到了科幻文学的魅力。现在,她是四川大学科幻协会的主席。

"我去年才加入科幻协会。"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他进入四川大学科幻协会的那一天是该协会成立25周年。四川大学科幻协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过,这让黄感到自豪,因为“这在国内高校科幻协会中并不常见”。

距离四川大学几千英里的*民族大学是黄口中的“普通”多数。

2004年,马志恒考入*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一年,大学科幻协会刚刚成立。上半年,马姐恒大成为第二任总裁。

作为一名资深科幻迷,马志恒想尽一切办法招募新人,发展校园科幻。然而,令他非常沮丧的是,科幻协会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因为学校和学生对科幻没有深刻的理解。“我们组织了多种科幻活动,例如看电影、带龙创作科幻作品,我们还组织成员参观科技博物馆。”马志恒说,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在他毕业两三年后,学校的科幻协会因各种原因解散了,几年后才重新注册。

在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研究中心的教授颜屋看来,虽然科幻协会是校园里科幻爱好者的主要聚集地,但他们的生存非常艰难。“以前,我经常被同学们问及,科幻协会能做的活动不多,科幻属于少数民族文化,不容易发展。”颜屋说大多数喜欢科幻小说的人只是喜欢看,但是很少有人会写。“毕竟,作者和读者的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写作,是吗?”

在2017年进入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工作之前,颜屋在北师大从事科幻教育多年,并于2003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幻文学”专业。在接下来的14年里,这个专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一直保持沉默。与此同时,颜屋搜查了几乎所有能教书的人。2015年,在颜屋的努力下,北师大再次开始招收科幻小说专业的博士生。然而,由于学科属性和类别属性的冲突,许多喜欢科幻小说的理工科学生很难进入。

与现在相比,颜屋觉得人们对科幻小说的关注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要少。但是这项工作本身是有原因的。当时,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在未来》第一版出版了160万册,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未来。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贴近人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才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今天的科幻小说似乎离许多人的生活太远了。”他说。

马志恒认为,与一些幻想作品相比,科幻小说并不容易流行,尤其是幻想和网络幻想小说,因为阅读科幻小说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考,才能体会到科技系统设置的美。互联网上有些“很酷的文章”不需要想太多。像手机游戏一样,它们经常给人们带来肤浅的快乐,这很接近人们的本能。阅读一部经典科幻小说的乐趣来自于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乐趣。享受这种快乐需要一定的专注。”马志恒说道。

虽然科幻小说在自下而上的社会和自上而下的教育中都不容易存在,但马志恒坚信大学文化应该多元化,所以科幻文化也应该包括在内。事实上,许多科幻作品都是“阳光”,比如思考科技发展如何塑造人类社会。培养人们深入思考的能力与大学精神或大学对学生的塑造是相辅相成的。”马志恒说道。

回顾三年来在学校的科幻活动,马志恒感到有些保守:“当时我们组织了更多的科幻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活动,以为这些活动会更受欢迎,但我们没有更好地利用北京的科普资源,让大家从中获得感悟。现在我想,只有通过扩大他们的界限,科幻社会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科幻。”

不断拓展科幻的边界

在拓展边界问题上,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做了很多尝试,如与音乐协会合作举办奇幻音乐节,与辩论队组织与科幻相关的“星云杯”辩论,与棋盘游戏协会联合举办奇幻棋盘游戏。“我们每年都有固定的活动,比如奇幻文化周,这是一个为期一周的科幻相关活动日。”黄说,有趣的是,他们还模仿《哈利·波特》电影的情节,举行魁地奇比赛。但是他们没有用扫帚在天上飞,而是拖着扫帚在地上跑。

除了在校园里开展活动,这些年来,一些高校的科幻社团也试图走出校园,与一些社会公司合作,并在合作中不断扩大他们的“大脑洞”。

例如,2015年成立的未来事务局是一个以“未来”为核心的科幻文化品牌。该公司作家机构负责人、科幻活动高级组织者李卜成告诉《中国科学日报》,他们已经与北京师范大学科幻协会就未来教育进行了讨论,重点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大学,天文学家被邀请与经济贸易系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关注“星际贸易”。“科幻小说将为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增添色彩,并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李卜成说。

从2016年开始,未来事务局将每年在网上举办“科幻春晚”。说“春晚”其实更像是“以春节为主题的科幻集体创作”。2019年,他们将科幻春晚的主题定为“故乡奥德赛”,并邀请了20多位国内外优秀作家为他们的故乡写一部科幻小说或诠释“故乡”。

在这种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逐渐爱上了科幻小说。

在四川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科幻协会每年招收约200名新人,并将协会规模保持在800人左右。未来事务局的科幻春晚也持续了三年。突然,人们发现这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年的特殊期望。十二月一到,读者和作者们就偷偷问:今年的主题是什么?

今年的春节,《漫游地球》的热播让科幻迷们更加兴奋。颜屋似乎看到了未来小灵通漫游发布的盛大场合回归现实。他觉得这是科幻行业文化转型的开始。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星球大战》取得成功以来,这种转变已经开始。我们落后了40年。”颜屋说。如今,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科幻产业中的影视、游戏、主题公园和其他元素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书籍。“我希望《漫游地球》的成功是一个信号,鼓励投资者加大对科幻电影的投资。”

就在采访前,颜屋被告知,仅在2月13日,国家电影管理局登记的科幻电影数量就增加了36部。

科幻的种子

在新学期,黄还计划利用“东南风”的“大地漫游”在学校举办一些活动。“我仍然承受着从董事到总裁的巨大压力。我经常考虑组织什么活动。”她说,此外,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学校科幻协会的每一位主席都必须在大三时离职。因此,在新学期,她还将帮助下一任校长熟悉这项工作。

虽然她的“在位时间”只有一个学期,黄并没有放弃多少,因为即使她离开,她也可以经常回来参加活动。这就是她非常崇拜的“老总统”的情况。毕业后,老校长创办了一家与科幻行业相关的公司。今年,公司还参与了漫游地球周边产品的生产。“很多人毕业后仍然和协会有联系。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帮助新来者,所以每个新来者并不孤单。”黄对说,“我认为这是继承

事实上,在与未来事务局签约的科幻作家中,有些人在学校时是科幻协会的成员,例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科幻作家滕晔和孙王璐。“我很高兴科幻协会已经发展起来,学生们的想法活跃而不受限制。此外,科幻协会也让喜欢创作的科幻爱好者获得了认同感。如果没有,也许他们就没有机会或氛围继续创造。”李卜成说道。

如今,费·氘,曾在颜屋手下学习,后来进入清华大学,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幻小说领域的小名人,并成为中国第一位科幻小说博士后研究员。来自北京大学科幻协会的陈秋凡,也被公认为“80后”最优秀的科幻作家,并在中国获得过许多重要的科幻文学奖。马志恒也一直战斗在科普和科幻的前沿。他的长篇小说《歧路之龙》也将于2015年出版。

现在,颜屋把注意力从培养科幻小说的高科技人才转移到培养中小学生上。他希望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播下科幻小说的种子。"说到科幻小说,光知道凡尔纳和现在加刘的是不够的."颜屋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所在的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已经编制了一套完整的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校本课程及课外学习教材将于今年六月出版。

“我生于心理学,知道如何根据认知发展的需要安排教材的内容。例如,我们的小学课本使用科幻小说来帮助发挥想象力。初中教科书注重培养科学思维,而高中教科书更注重给学生带来批判性思维的内容。颜屋说。

未来,校园仍将是科技、科普和科幻相关专业的“孵化器”。播在校园里的科幻小说的种子最终会成长为科幻小说的中流砥柱。

中国科学新闻(2019-02-20第八版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