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Paradigm 创始人 Fred Ehrsam 谈加密货币如何激活创作人和社区
撰文:Fred Ehrsam,加密资产投资基金 Paradigm Capital 联合创始人、Coinbase 联合创始人
编译:詹涓
数字创作者时代已经爆发。他们在不断寻找更多的方法吸引粉丝、与此增加互动并加以变现的方法。
互联网原住民社区也已爆发,reddit 上的社区已经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主流。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网络社区的影响和审查都已经达到了公共话语的最高层次。
因此,创作者和社区都在寻找新的方法。未来几年,加密技术可能是这两个群体的主要解决方案和创新来源。
Fred Ehrsam
我与新一波内容创作者和电子竞技的学习者、Ludlow Ventures 的合伙人 Blake Robbins,以及长期从事互联网社区和加密技术交叉的思考者、Variant 的创始人 Jesse Walden 坐在一起,讨论加密技术如何让创作者和社区做他们可能从未想过的事情。下面是简要文字记录。
互联网创作者与加密货币社区对商业模式都有哪些探索?
Fred: 嘿,伙计们。很高兴我们终于找到了时间来讨论一些我们最喜欢的话题:数字创作者,互联网社区,以及加密将如何改变两者的游戏。
我们先从创作者的角度说起。Blake,你在几周前写了一篇很好的博文,描述了目前创作者的(非加密)商业模式格局。如今哪些模式在发挥作用?
Blake: 如今最主流的模式是广告。YouTube 是唯一一个真正搞定了这种创作者广告模式的网站。出人意料的是,Facebook 还相去甚远。还有就是品牌广告赞助。这一点在 TikTok 的案例中尤为有趣,TikTok 的定位是将这些品牌交易带给创作者。例如,TikTok 把 Chipotle 带到(Vlogger)David Dobrik 面前,他们说:嘿,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品牌赞助」。结果是催生出了一个病毒式传播的 TikTok 模板,人们在上面创建自己的视频,获得了超过 20 亿的点击。有联盟收入(如亚马逊链接)。另外还有像 Twitch 上的订阅模式,以及这些平台的附带捐赠。还有就是周边。
我认为还有一个与这个话题相关但潜力还未开发出来的类别就是数字周边。数字周边是什么样的?不是给你的头像买个新皮肤。而是:一个证明你率先发掘某人的徽章。你能拿着这个徽章跟你朋友显摆自己眼光独到,比其他人更早发掘到了一个艺术家或内容创作者——而且你真的可以通过徽章来证明这一点。这就像巡演商品背后的理念——这意味着你很早就到了现场,是个真正的粉丝。在数字商品中能拿什么作为对应?
Jesse: 我认为你提到的最后一点是一片沃土,我们会在那里看到大量的实验。我们在加密技术中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你买了第一个比特币时,就开始了社交衡量的比赛。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求偿权质押起来。
一家名为 Foundation 的加密公司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想法是:你可将任何类型的创意产品代币化(创建一个代表该产品的加密代币)。该平台可以让你购买、出售或兑换代币。其结果是,从第一天开始,市场就有了流动性。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粉丝,都可以从及早早进入市场或者二级市场的升值中获益。这是个有趣的实验,有点像你描述的那样,只不过这里的周边是用代币表示。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证明你是早鸟粉。而且还有金融的成分在里面。
Fred: 想象一下 Yeezy 这样来发布新品。正如我们在 StockX 的中国版球鞋市场,比如 Poizon 和 DoNew 上看到的那样,大部分的活动来自于人们对鞋子的合成交易。大约 80% 的运动鞋交易量来自于那些没有真正拿到鞋子或者从未穿过它们的人。而且这是个大市场:Poizon 每年的销售额超过 20 亿美元。
Blake: 有意思的是,StockX 最初的宣传是,你无需真正拥有一双实物鞋。我的一个投资人朋友看到那篇宣传文案的时候反应是:「我知道新的 Yeezy 要上市了,一定会涨价,要不如买点吧。」
Jesse:2017 年的(加密)ICO 热潮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们都在炒作想法,而不是交付真正的产品。
你们(指 Paradigm)投资的 Uniswap 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性项目「Unisocks」,设计了实体袜子(「Unisocks」),并将它们代币化。加密代币可以兑换袜子,并在公开的加密市场上交易。这款袜子上市时售价 14 美元,现在每双交易价 160 美元。到目前为止,只有 30% 的代币兑换了实物袜子。500 双 Unisock 的交易额约为 13 万元。所以,大约 70% 的成交量是炒作,剩下的 30% 的交易才是 「真正购买」袜子。而有一半交易的袜子不足一双。(链闻注:代币化后的袜子无需整双交易,而可以切割成更小颗粒度后交易。)
Unisocks
Fred: 看来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和社交。这两个要素谁更重要,哪个会先起飞?
Blake: 我觉得应该是社交。对于大多数粉丝来说,其实就是炫耀:「我是某某的第一个粉丝」 或者「我是头号粉丝」,而且这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比方说如果你给那个人打赏了超过 500 美元时,你会得到一个新的徽章或成就值。这太能炫耀一把了。显然是超级粉丝的标志。社交方面来看,是因为人们想得到认可。这就是今天 Twitch 上的订阅者和打赏者的运作方式。现如今这种做法非常时兴,因为它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互联网。比如说如果你从阿迪达斯买了 1,000 美元的东西。于是又能得到几个代表你的身份和购买历史的徽章。这让我觉得,现在互联网上的东西还有很多尚待开发的潜力。
Jesse: 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相信,经济上的激励也是很强大的。一旦有了经济上参与的机会,就会出现从零到一的时刻,突然之间经济上参与的潜在需求会突然间暴露出来,每个人都加入进来。
在 ICO 热潮中,我们看到金融要素发挥了作用。我的假设是,如果有合适的工具,金融要素也会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社区发挥作用。平台可以利用这一点。但我同意:这还没有被广泛理解,也没有足够的实验来证明。
Fred: 我不禁想知道我们是否在其他类别中看到过这种情节,比如比特币和艺术市场。两者都发起于一种意识形态或作品很酷的社区。这些社区急剧增长,而且随着他们的成长,从中加入了金融元素。
比特币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而默默无闻的社区,人们只是觉得数字货币的想法很酷。很明显,比特币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了内在的金融要素,但它首先主要是一个社交社区——一个加密朋克电子邮件列表——然后随着它开始迅猛增长,金融元素得到发展。
现代艺术或广义的艺术也是如此。一开始,一些艺术家创作艺术品,通常不怎么在乎钱。他们可能关心的是社会地位。还有一些人很早就买了作品,纯粹是因为觉得作品很酷。但在你得知某件作品之前,还会有对冲基金经理通过高度不透明的市场和拍卖系统(如苏富比),以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艺术品。
然后有趣的是,金融元素变成了一种社交元素:一种地位的象征。这就是我们在 Hyperbeast 文化中看到的(链闻注:Hypebeast 意思是炒作的野兽,是指盲目追随潮流,跟著炒作而冲动购物的「时装世代」)。潮流圈关心的真的是鞋子的设计吗?还是在乎你拥有一双价值 1 万美元的超稀有鞋的事实?像 Supreme 这样的品牌和像 Jeff Koons 这样的现代艺术家,直接把这种元动力作为「艺术」本身。社交元素和金融元素开始相互影响,相互倒逼。
创作者发币浪潮将从新兴社区还是现有社区崛起?
Jesse: 对。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谈具体针对某一个人的私人可交易股份的想法?
加密行业中有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早期实验。我所知道的第一个将自己代币化的人是一个叫 Dapp Boi 的网页设计师。他发行的每一枚代币可以兑换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你可以对他作为设计师在未来的时间价值进行投机。所以你既可以用代币兑换他的时间,也可以继续持有代币以证明「我是早鸟粉」的标志。如果你预测他未来能成为大腕,你可以以后再变现。
在加密货币之外,还有其他的实验也在进行。比如 Mike Merrill,这个家伙真的把自己证券化了,所以股东可以对他做出的人生决定进行投票。还有 Spencer Dinwiddie (布鲁克林篮网队的明星球员),他正在根据自己未来的 NBA 收入和赞助发行债券,有点类似于 David Bowie 债券。这是对个人非常明确的金融化。
David Bowie 债券
Blake: 有一些东西可以探索。很多这样的创作者需要一种方式来为自己的梦想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在创业时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人们可以投资来帮助创作者做一些新的东西。或者创作者可以拍卖 YouTube 视频的未来广告收入。
Fred: 我想知道,在创作者和社区的「融资」中使用加密是否存在两个角度。一是传统的融资角度:人们需要钱来创造东西。二则关乎分配。创作者或社区往往不需要钱。比如,在 TikTok 上爆红的 Charli D'Amelio 创作一个视频需要多少钱?几乎不需要。然而,所有创作者和社区都迫切需要粉丝群或社区。而如果你卖出的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你的未来,那就可以帮助你创建一个社区。你的粉丝 / 用户会成为你的传播者。名望也是一种自我强化的现象。就像任何网络效应一样,克服最初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障碍,特别是在由算法统计推送的世界里,难度是巨大的。
我很好奇,对于使用加密技术的创作者是更想向人们筹集资金,还是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种发行策略,你们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直观上的看法?
Jesse: 我的直觉是,在开始时,这些创作者可能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发行策略。大多数创作者都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资助未来的发展或工作。如果你是一个音乐人,你会去找一家唱片厂牌,我相信在网红圈里也有类似的工具。与现有服务正面竞争不是办法。你可以做些很酷的新事情,比如通过一些价值的分配,让你的社区收益于你的成功,这些分配并不一定要以直接的经济贡献作为回报。这与 reddit 最近的实验是一致的,他们向社区成员分发代币,而不是筹集资金。
Blake: 这一领域的融资方面仍然相当薄弱。几乎所有这些人都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或者工作到一定程度就辞职。或者他们在很年轻时就已经入行了,所以他们会说,「好吧,我要在高中的时候做这个,如果行得通,我就坚持下去,如果不行,我还能做其他的事情。」
我倾向于同意,用它作为一种增加受众、推广自己的机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一种角度是,他们可能已经有了 1,000 名铁杆粉丝,问题是:「如何能从中得到一些上升空间,或者推广自己,鼓励所有人观看这条视频?我们如何确保我们的利益更加一致?」这一点十分值得探索。
Jesse: 我想知道这是否是分销规模的问题。如果你有很多分销渠道,那么加密因素将侧重众筹。然而如果你试图建立分销,一开始就不会围绕众筹。你得找些别的办法来融资,然后通过分配一些经济奖励来建立你的社区。
Fred: 对。这些关于人或想法的社区中存在着「反身性」价值:对某件事感兴趣的人越多,这件事(创作者、想法、社区等)的价值就越高。比特币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适用于任何事物。
我们团队里有个叫 Dan Robinson 的人,他问我有没有读过一本叫《非法人》 (The Unincorporated Man) 的科幻书。我说 「没有,值得读吗?」他的回答是,「嗯,很好玩,但是因为很少有人读过,所以投资回报率很低。」我当时说:「哦,这就有意思了。所以书是反射性的?越多人读的东西越有价值?」他说,「对,任何书都是如此。其中一部分价值是社交信号。其中一部分是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试金石。圣经和其他宗教或*作品都是大规模的反射。书籍的价值也是。『傻瓜』系列丛书是最大化的实用主义。」所以,Jesse,按照你的观点,规模将孕育更大的规模。名气为更大的名气创造机会。金·卡戴珊 (Kim Kardashian) 证明并掌握了这一点。
Blake: 我喜欢,这很酷。
Jesse: 是啊,听着有点烧脑,还有些怪异。不过也讲得通。想想有那么多人在推特上贴出自己正在读的书来「装逼」。
Fred: 创作者或社区加密代币将如何开始?会从现有的创作者 / 名人 / 社区中开始(将目前已存在庞大用户群代币化),还是会有新来者?未来将如何进化?
Blake: reddit 很吸引人,他们是一个早已存在的大型平台,正在尝试代币化。但我的预感是,更可能是从新兴起的社区中开始。有很多关于这种身份地位和价值的信号,比如你是某个人的早期支持者,或者你是那人最坚定的粉丝。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一个已经有 2,000 万用户的人来说,价值就不是那么出众了。
Jesse: 我认为,会从新的创作者开始。如果创作者已经在赚钱,他们没有什么动力切换到一个新系统。这就是创新者的困境。也许机遇会来自那些只能勉强度日的创作者,他们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来源:M. C. Escher
Fred,这就涉及到你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加密技术如何改变社区或创作者和平台之间的动能?
加密技术所释放的是该社区从平台中获得自主权的潜力。在单一创作者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与 Twitch 等现有的平台绑定的现有排行榜。然后,从这个排行榜开始引导社区代币流动起来。之后,就有了这个跨平台的资产,它们可以跨平台使用。你可以开始给这个社区代币赋予各种价值,而这些价值是最初的平台作为其产品体验的一部分所不能提供的。你可以想象,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对内置信誉系统平台上的社区(比如 reddit)代币化后进行自引导。
Fred: 所以一个社区可以把自己从平台上连根拔起,创建自己的数字国度。这是一种让创作者从当前平台上转移权力,更直接地拥有自己的分销 / 社区的方式。
Blake: 是的,在这个领域很可能有唾手可得的果实。如果你能加入到像 Steam Labs(Twitch 直播主使用的打赏工具)这样的打赏平台中,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它来开始代币化这些社区。想象一下,如果你能把这些社区代币带到其他地方,无论是在 YouTube、Twitter 还是其他什么平台,将会发生什么。
Jesse: Twitch 和 Stream Labs 的好处是,他们给创作者提供了简单的模板,为其提供一种变现粉丝的能力。我见过一些团队,他们提出了帮助创作者代币化的想法。而我一直敦促他们琢磨这个问题:你给创作者做的模板有哪些是可以跨平台使用的?他们可能需要一个模板才能开始——因为这些创作者还需要忙其他事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出现创作者对变现模式进行创新。
Fred: 哪些类型的东西可能会在早期发挥作用?Jesse,我喜欢你关于「早期的用例看起来像一个玩具,而不是非常严肃的金融议题」的直觉。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如果你直接去硬性地将某人的收入流代币化,这需要高度的信任。问题就出现了:谁来审核收入流?而对于看着很像玩具的用例,人们起初不会那么在意,但就在你还没注意到时,人家已经开始来真格的了。我们可能在一开始就不知道什么代币模式会有效。人们只能摸石头过河,看看什么能坚持下来,无论是社区还是创作者。其次,玩具用例可能法律问题较少。你们觉得这样说对吗?如果是的话,有哪些早期的实验值得去做?
Jesse: 拥有玩具是一种精神支柱,可以帮助人们适应数字所有权或在创作者的作品中进行经济抵押这样的新事物。我认为一旦心态模型建立起来,你就可以扩展。你可以将实体产品代币化,围绕它们创造市场,让人们体验所有权,作为与创作者互动体验的基石。我想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尝试。比如投票决定创造者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他接下来应该玩什么游戏。
Blake: 我觉得质押资金在创作者身上是一种趋势。比如说「如果你连续赢了 10 场比赛,你就会自动发放粉丝的打赏」, 或者帮助他们选择社交媒体的缩略图, 并逐步建立一个由超级粉丝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甚至可将这些超级粉丝转换成为创作者和社区的工作人员。
Fred: Blake,这让我想到了你提到的最后一类创作者的商业模式:利用平台创办公司。例如,Nadeshot(《使命召唤》前职业选手,创办了电子竞技团队 100 Thieves)。如果这些创作者有足够的号召力众筹一家新公司或产品呢?这在加密行业中已经发生过了,比如以太坊成功众筹,「创作者」就是 Vitalik。凯莉·詹娜 (Kylie Jenner) 将她的 Instagram 粉丝群打造成价值 10 亿美元的凯莉化妆品生意。虽然建立一个独立的业务来赚钱在今天并不常见,但我不禁想知道,这个方向是否有机会产生大量的价值,有朝一日能变得更加普遍。
Blake: 是的,我认为做得最大的创作者都会发展到建立自己的变现模式。但这些人并不一定是深谙商业操作的。所以,就像凯莉的情况一样,你必须确保能找到特别聪明的人在幕后管理。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相信如果 Nadeshot 能从粉丝那儿挣到钱的话,他一定会非常乐意。投资人也会满意的。这样大家的目标就统一了。这是一个非常酷的概念。
Jesse: 你认为数字稀缺性和所有权的概念在创作者 / 游戏世界中很重要吗?是否被大家理解了?
Blake: 在使用虚拟皮肤的游戏中,它们肯定是被理解的。我认为,加密技术走向主流可能更像一个类似贴纸的东西,而不是「你买了一个代币」。也就是当人们甚至不一定知道自己在使用加密技术时,加密才会进入真正的临界质量。
30 年后「拥有某人」会促进数字生态繁荣还是引发掠夺性危机?
Fred: 对。一个有利因素是:如今的主流受众似乎比五年前更了解金融机制。这可能有助于采用。我不禁想到了《动物森友会》 (Animal Crossing) 中发生的事情。尽管经济是封闭的,而且感觉有点滑稽,但两周前,游戏中的虚拟央行改变了萝卜(不错,是萝卜)的利率,这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这里面似乎有三个趋势在发生。首先,像《动物森友会》这样的休闲游戏出现了金融玩法,说明人们对金融化的理解在过去几年里上升了很多。如果你看看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在 Robinhood 上的活动,或者你看看谷歌搜索日交易的情况,你会看到一个抛物线图。其次,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那样,如果变得足够大的任何东西(比如艺术品),都会被金融化。最后,技术,尤其是加密技术,将使任何事物金融化变得容易。所以感觉这里有几种不同的力量在融合,而这些力量都是相关的。
让我们回到对未来的预测。第一个结合创作者或社区和加密的成功案例会是什么样的?其次,我们假设穿越到了 30 年后,会出现哪些在今人眼里看来不可思议的狂事情呢?
Blake: 拥有一个代币,这个代币可以证明你很早就发现了某人。我相信,想要证明自己是早期支持者的模式会流行起来。
展望未来 50 年疯狂的一面,我认为,最终会由每个人来决定谁会出名。人们会拍卖自己的代币,如果有人愿意买单,那此人就会出名。某位超级有影响力的人买进,这意味着这位大 V 在对此人进行背书。如果每个人都能买入股份,这个人最终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明星,这就像是一个人成为比特币一样。
Jesse: 这很有趣——这种现象在加密领域已经发生了,就是 Chainlink 的 CEO Sergey Nazarov。Chainlink 这个代币,一开始完全没用。但这个代币后来却拥有了巨大的市值,而主要是来自 4chan 的社区也在追随它,于是「造就」了 Chainlink 的创始人。Sergey Nazarov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红了起来,Chainlink 现在有了钱,也能去创建实际的功能了。
Sergey Nazarov 相关 meme
Fred: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对投资于人的想法有着非常负面的本能反应。这可能听起来很反乌托邦:你可以「拥有某人」。我认为,人们对此表现出负面反应的原因在于机会不平等,但其实这也存在于当今社会,而个人代币模式迫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所以这与机制本身的关系不大。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你们刚刚描绘了一幅相反的图景:能够直接投资于人,让他们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这就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贷款或风险投资。这可能会是掠夺性的,但同样也会促使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事。
Jesse: 我确信会出现一些很酷的创意产品,可能是那些已经在 Kickstarter 上启动的产品,最终可能会通过这些动态定价的市场再次推出。我认为,未来 50 年的趋势是通过围绕创作者或网络社区的众筹来建立像 100 Thieves 这样的企业。集中资源从头开始建立和运营品牌,完全在线上,且由用户运营,用户既是影响者又是创作者。
Fred: 短期内,我认为,人们将可将自己在网上的行为转化成区块链上的「信用」。可能是正在 reddit 社区、视频游戏中、在区块链上的 DeFi(去中心化金融)应用上发生的事情。这在今天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每个有以太坊钱包并与加密应用交互的人都在建立一段历史记录,并开始基于加密技术建立一种在线身份。然后这个身份可以解锁不同的东西:一笔贷款,这纯粹是金融方面的,或者进入一个超级秘密聊天室,这纯粹是社交方面的。
我认为在遥远的未来,社区将开始变得像数字化民族国家一样。我们将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实体住所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而数字存在的重要性将大大提高。从经验来看,这种趋势已经开始了,我认为加密可以改变游戏规则,使社区能够独立于当前的平台进行协调,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金融方面。
我想我们都看到了未来 50 年的潜力。然后最主要的实际问题是:未来五年什么会成功,我们如何提供帮助和支持?
Jesse: 绝对的。我很想让这个讨论继续下去。Fred,谢谢你让我们凑到一块聊这个话题。
Blake: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