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遇

科普小知识2022-09-08 13:30:44
...

王遇(1142~1211年),字子合,一字子正,号东湖先生,福建龙溪人。

人物名:王遇

字:子合

号:东湖先生

所处地区:福建龙溪

职务:官吏

1、人物简介


王遇

王遇(1142~1211年),字子合,一字子正,号东湖先生,福建龙溪人。南宋官吏,儒家学者。其父王羽仪,任衢州通判。

初为太学生,得吕祖谦器重,任以学职。乾道八年中进士,调任临江教授,迁赣州通判。嘉定初年,调太学博士,任诸王教授,迁毗陵知州,提举浙东常平。累官宗正寺丞,再迁右曹郎中。

2、基本档案

人物名:王遇

字:子合

号:东湖先生

所处地区:福建龙溪

职务:官吏

3、人物生平

王遇20岁为太学上舍生,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很器重他,任以学职。乾道八年(1172年),王遇登进士甲科,调任临江教授。遭父丧守制,服除,改任处州教授。又遭母丧守制,服除,调任蕲州教授。嘉定四年(1211年),卒。所著《论孟讲义》、《两汉博义》、《文集》等藏于家,今已失传。

4、历史典故


王遇

王遇先后受业于朱熹(号晦庵)、张栻(号南轩)和吕祖谦。他治学注重精思力行,不喜口耳浮泛无根之谈。在蕲州任教授时,常与诸生宣讲《论语》、《孟子》及经史,直至深夜,蕲州士民深受教化。权臣韩侂胄想升他为掌故,叫他登门请见。王遇认为若登门求见是“自取其辱”,不往。立即径往吏部依法诠选,调任怀安县丞。帅司詹体仁、郑侨延聘他在幕府赞理政事。丞相赵汝愚拟予升任,但因韩侂胄当权,将道学定为“伪学”,严加取缔,此事只得作罢。后经给事尤袤、祭酒李祥荐用为长乐县知县。任期内,撙节浮费,积钱数千缗(每缗1000文),用以兴修大塘水利,灌田千余亩。其时韩侂胄党人陈自强、林采权势极大,凡任职官员都要对他贿赂,王遇却不为权势所屈。随后,升任赣州通判。

嘉定初年,王遇调任太学博士;未几,改任诸王宫教授。后再升任毗陵(今江苏常州)知州。时值毗陵大旱,王遇尽开仓储赈济饥民,并停止一切公款馈送、宴饮及犒赏,积钱数万缗用以籴米赈饥,自己还捐俸助赈。此外,鼓励民众各尽其职,便利贸易往来;自己并亲临乡村视察灾情,将被官宦侵占、填塞成田的太湖垸地重新开浚通流,以利防治水旱灾害。适逢浙东患水灾、闹饥荒,朝命提举浙东常平。王遇赴任后,关心救灾赈济,如在毗陵所为。

当时,朝廷正在议行“计灶买盐”政策,王遇认为不可实行,竭力反对。他说:前人建立盐场,订定税额,并非不知盐灶可以计算,而是考虑亭民(即盐灶户)有时认为盐价太低,不肯尽力生产罢了。如今若实行计灶买盐,盐户若有亏盐,必受官方处罚,将影响盐民的生产和生活。这样,今日计灶买盐,将来就会变成计口买盐,不但浮盐难买,连份额盐都会没有,定会生事。结果,朝廷没有实行这一政策。王遇后被提为宗正寺丞,再迁右曹郎中。

嘉定四年(1211年)王遇逝世。朱熹称其纯笃;吕祖谦誉其笃实;黄塝谓其学识精、义利明,超然于俗流之中,没有一毫私心。所著《论孟讲义》、《两汉博义》、《文集》等藏于家,尽都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