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学校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29年),前身为“热河中学堂”,以“仕进者有进学之阶,从业者有谋生之智能”的办学宗旨,首开塞北近代新学之先河。建校百多年来,校址几经变迁,校名十数次更迭,始终为塞北大地名校。1960年被列为河北省十七所第一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百年名校,渊源久远,底蕴深厚。
1、历史沿革
一、建国前时期〔1903(光绪29年)—1948年(民国37年)〕:
1.热河中学堂(光绪29年,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废科举,兴新学。二月,清*批准热河都统锡良奏请清*批准肇建“热河中学堂”。旨在仕进者有“进学之阶”,从业者有“谋生之智能”.改考棚为“热河中学堂”,沈静为堂长,下设督办、总办各一员,提调二员,教司二员。招生40人,修业四年。校址在城隍庙西振秀书院.热河中学督办(堂长)沈静:字寿山,承德县人。清末学者,藏书家。曾任承德府教授,兼热河文庙奉祀官。光绪29年废科举后,任热河中学堂堂长
2.热河区立中学校(1915——1935)
1929年,热河特区改为省建制,学校改为热河省立中学校,是全国立案中学。当时热河省仅有三所中学:承德中学、凌源中学、朝阳中学。校长葛秀:热河承德县人,北洋师范学校毕业。每周兼任修身课三钟,月薪60元。1925年5月,在*人韩麟符、陈镜湖等组织下,热河中学、承德师范成立学生联合会,散发小册子,宣传革命。5月4日学生参加“五四”六周年纪念大会,陈镜湖发表讲演,揭露日寇罪行。会后游行示威,捣毁日货。
3.热河省立国民高等学校(1937--1945)
日本统治时期,1937年至1945年学校改为承德国民高等学校(商科),校址仍在振秀书院。教学内容实行奴化教育,采取愚民政策。在学制上取消三三制,强行四年制,年限缩短二年。当时设有八个班(每年级两个班),在校生三百余人,教师22人。在日寇的统治下,九年间共有毕业生七百余人。校长庞松坡,日本校长:川岛清→小林。
4.承德联合中学(1946.2——1946.8)
1946年2月,*冀热辽**决定承中与师范合并为承德联合中学。任命文联主任徐懋庸兼学校校长。校址由头道牌楼迁至头条胡同师道学校旧址(原肃顺府)。校长徐懋庸,现代作家,翻译家,浙江上虞人。左联成员,1938年在延安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主任,《华北文化》主编。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察热辽联合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三分团政委。建国后历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南文化部部长、中南教育部副部长等。
二、建国后,恢复完善和发展时期(1949——1966)
1、热河省立第三中学(1949.2——1950.3)
1948年11月12日,承德解放,热河省教育厅派督学杨址麟开展复校工作。1949年2月,将男中改为第三中学,校址在今师专北院,杨趾麟任校长。女中改为热河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在文庙西院,校长周健成。同年暑期,男中、女中合并为热河省立第三中学。校址在原一中教育招待所,校长周健成。周建成:1939年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数学系。1944年6月投入冀东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1949年入党。热河解放后,自1949年3月至1983年离休止,先后担任热河女子中学、热河省立第三中学、热河省承德中学、河北承德高级中学,平泉中学、承德二中校长,承德市九中、承德一中党支部书记。教育发展,名师荟萃。热河省教育厅派专人去招聘立志从教之贤良,先后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优秀人才来校任教培育了优良传统和作风。
2、热河省立承德中学(1950.3——1955.5)
*成立,迎来了承德教育的曙光。建国初期,为了发展教育事业,热河省*征购土地,修建校舍,拨款80亿东北币建教学楼。1954年建成北楼,1955年建成南楼。改革旧制,招录名师。从此,学校进入了初兴时期。
3、河北承德第一中学(1960.4——1960.7)
1956年热河省建制撤消。1960年4月,初、高中合校,定名为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校长孙政华,党支部书记朱崇明。1960年6月1日至11日,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王殿军(先进个人)、朱崇明代表承德一中出席大会。同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963年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
三、“*”十年浩劫时期(1966.8——1976.10)
1966年“*”席卷全国,承德一中未能幸免。6月中旬全校停课闹革命,各级组织先后瘫痪,领导*和部分教师遭到残酷迫害,建国十七年来取得成就惨遭践踏。空前的劫难,使得人们思想严重混乱,延误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其间,开展了学工、学农、学军等活动,教学处于停滞状态。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1976.10——2003.9)
1、拨乱反正,恢复高考(1976.10——1978.12)
1976年10月粉碎“*”后,学校工作恢复正常。学校党组织按照上级指示,平反冤假错案。周建成同志、高国林同志先后调回一中,继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工作。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
2、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12——2008.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承德一中的优良传统得以恢复和发扬,办学条件得以逐步改善,工作中心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德育工作为首”的方针,各项工作蒸蒸日上。1985年3月2日恢复校名,“河北承德第一中学”。1987年8月1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被列入国家教育大词典。1990年8月17日,国家女排教练张荣芳来我校参观并赠送礼物。1996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来我校视察并题词。2004年,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2008年9月迁入新校区。
百年沧桑,历久弥香,承德一中在新一轮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正向着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办学效益的办学目标快速迈进。
2、学校简介
学校坐落于世界文化名城、中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所在地----河北省承德市区内,占地205亩,建筑面积75000平米。主体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国际部、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师生公寓、生活服务中心等十三个单体建筑。“二加一”教室、创新实验室、当前阅览室等多项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体育馆内建有两个标准篮球场和攀岩设施。校园景色优美,铭石翠柏、白桦绿地、湖边垂柳、水上虹桥,体现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学校以“打造一支理念型、专家型、导师型、艺术型、反思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了一支高素质、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57人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99人。有15位教师被评为承德市高中学科带头人,5人获得承德市“拔尖人才”称号。
3、文化传统
校训:勤行精进
校风:文明朴实勤学守纪
学风: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求索攻坚超越自我
办学目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办学效益
4、学校荣誉
近几年,培养出王博、宫宝龙、周韧研、邹慧颖、马文宇、赵思明、张梦雨等承德市高考状元和敖雪、陈光、王子璇、周韧研、付丞寅、雷洋、杨国帅等全国奥赛一等奖获得者。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实验性示范高中”、“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德育工作示范校”;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承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5、对外交流
学校自1980年被批准对外开放以来,国际文化与合作日益加深,与日本柏市立柏高等学校、韩国高阳市外国语高中、新西兰奥克兰长湾中学建立了友好校关系;与法国布列塔尼勒南高中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实现了互访;与澳大利亚皇仕德国际学院合作开设“英语强化班”,引进优秀外教资源,强化学生感悟外语能力。
上一篇:全球障碍本地解决方案
下一篇:钟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