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灵龙生态旅游景区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8:22:50
...

灵龙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万州区长岭镇、茨竹乡境内,距万州主城15公里,距万州机场17公里,交通快捷方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区内自然景观有溶洞10多个,天坑20多个,峡谷10余公里,浅丘石林200多亩,森林面积300多亩。人文景观有古墓群、清代道光年间摩崖石刻“有龙则灵”、“静安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二个,石龙寺、莲花寺各一座,有摩天岭、尖山子、养马池三个古寨。是一个集自然和人文一体的地质奇观、森林茂密,生态完美的三峡库区难得的旅游休闲度假之地。

1、景区简介


灵龙生态旅游景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龙景区”因道光年间摩崖石刻“有龙则灵”而得名,此龙长约3米,高一米,雕刻工艺精湛,神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足下是鳞波闪闪的龙滩子深潭,一股泉水从近十米高的峡谷坠入潭中,波涛屡屡,此龙便迎波踏浪,呼之欲出。

右侧镌刻着“有龙则灵”四个大字,其书法之洒脱、之隽永,是民间不可多得的书法魁宝和历史文物古迹,1996年便被万州区人民*授予万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岭镇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东部12公里处,历为川鄂交通要冲,著称万州东大门,是万州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重庆市级试点小城镇,三峡库区小康工程开发示范镇,万州十家重镇。有工业企业28家,外资企业1家,移民安置105家363人,场镇4个,幅员100余平方公里,所辖11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流动)近10万。

2、景区人文

“望柱”遗址

建于道光年间,传说蒋氏富豪数十代有余,建造“望柱”、雕龙刻凤、雄伟壮观,留于后人传颂纪念。(据考证蒋氏先人属皇亲国戚)。后毁于*时期。

“长岭”牌坊遗址

位于老场出口,建于道光年间,传说属蒋氏修建,雕龙画柱、金碧辉煌。一次皇帝出游看好此地,御赐“长岭”牌匾一块,悬挂牌坊正中,十分醒目,*时期被毁。

静安桥

横跨长岭南北,用巨石单拱而成。长约30余米,宽5米,拱高20余米,建于道光年间。传说原万县县令从长滩去万州州府议事,途经此地发现许多百姓被洪水卷走,蛟龙昂头晃尾,常出入此地残害生灵,于是禀告州府上奏朝廷,当皇帝得知后,立即下旨修建“静安桥”,并将宫廷之宝“降龙剑”赐予长岭,并悬挂于“静安桥”桥拱正中,以作斩妖、降龙、避邪之用。“*”时期曾有人想取走“降龙剑”,当木梯高架、人刚接触剑时,晴天霹雳、雷电交加,三人触电死于桥下。

90年代初,长岭被列为四川省级试点小城镇,城镇规划需建造公路大桥一座,*上报相关部门批准,修建时因资金短缺,准备拆掉“静安桥”条石,以备建公路桥之用,因下雨数日不能开工,镇长督战施工现场,突然昏迷、高烧噩梦,一位白发老者投梦于镇长不能轻举妄动“静安桥”,否则长岭百姓不得安宁,方被留于今日。

被列为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灵龙生态旅游风景区是重庆市人民*命名的市级龙泉风景名胜区的一个景区。

其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已经重庆市人民*批准,开发的总体思想和原则已确定。

“灵龙”景区,根据地形及特色和文化底蕴分为6个分区。

3、龙潭景区


灵龙生态旅游景区

以丰富、离奇的民间传说为依托。

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长岭东部,即长岭镇老土村芦家湾,离318国道100米的峡谷带。四面重山怀抱,翠竹葱茏,,小溪流水压于重森林脚下,唯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通往几百万年形成的自然深潭——龙滩。

流米洞

相传是上天赏赐的,它能接济勤劳贫苦的百姓。只要你辛勤劳动,即使遭遇天灾人祸,仅到此烧香一拜,说明原由,即可从洞中流出米来。而后,此地来一懒汉,烧香大拜,米洞只流出几粒米,懒汉心怀不满,将米洞冲大,希望能流出更多的米来,谁知惹怒神灵,为惩治人心贪欲,从此再也流不出一粒米来。

石鼓对石锣

据传说是天皇玉帝派二啷神招回七仙女回天宫时留下的,“铜锤四响,百姓遭殃”,为使凡间太平,玉帝降旨,“铜鼓对铜锣”留于凡间,确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如今,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仍可以听到铜鼓铜锣的响声。

龙王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借旁边28米处“龙滩”之灵气,许多求雨者排着长队在此(偏岩)等候,天突降大雨,有一白头老者便“呼呼”大睡,醒来时大声嚎叫,说此地是“龙王庙”,不能占道,而且“龙王”许诺有一股神水可治百病,不可多得。老者说完便急忙上前,将坑中水一饮而尽,只见老者白发变黑,皮色红嫩,因贪得无厌,不到一个时辰却奄奄一息。于是,人们常称它为“龙王庙”,建于同治年间,香火旺盛,保平安,治百病,一求百灵。

有龙则灵

据论证属道光年间摩崖石刻,因石壁分化加之龙的多次显灵,感动民间,后于同治23年将“有龙则灵”四字刻于此地石壁。传说当时连年干旱,一将军骑马路过此地,见一和尚盘腿坐立龙滩巨石之中,求龙王降雨,一瞬间南北乌云四起,便下起倾盆大雨,和尚全身湿淋,将军挥笔留下“有龙则灵”之绝句。

仙女脚

传说七仙女下凡私配董郎,违反天规,玉帝大怒,派二啷神用铜锤敲开天门,七仙女惊恐失措,一脚踏石中,一脚踏水中,飘飘荡荡逼回天宫,空留仙女脚印,仿佛是对人间美好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印证。

猴子寨(川祖庙)

宋朝时期,此山动物昌盛,成群猎食相斗,彼此争雄,猴子累遭犬欺,便汇集此山选举猴王,统一指挥,布局寻食方案而获胜。明朝时被一风水师看中,由瓷器老板花重金买下此山,中部修建“川祖庙”一座,存放瓷器珍品,“*”时被毁。

白龙峡

此地山陡溪清,两岸松林压顶,挡住了阳光,让人感到十分恐怖。而溪流在这里活跃起来,只见它时急时缓,不时掀起阵阵白浪,就象一条白龙在峡谷中翻滚。

伏龙桥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白龙经常在这溪中呼啸翻滚,卷走了不少生灵,使山民不敢进山,后经神灵指点,要用石棍压住白龙方得平安,于是众山民抬来两条大石压在小溪上,才得到了平静。这两块巨大的条石被人们称为“伏龙桥”,此桥在七十年代修龙滩电站时被炮石打断。现在又在原地修建了一座公路桥,人们依然称作“伏龙桥”。

降龙石

几乎和“伏龙桥”同时诞生,他的神奇在于山民抬来两条巨石压在小溪上被众人称它为“伏龙桥”时,天降暴雨,只听“轰”的一声炸雷巨响,便劈下三块大石,众称“降龙石”。

牛汉颈

自古以来,牛是忠厚诚实的象征。牛汉颈据传说是玉帝加封的。一天,玉帝打开天门看凡间,见牛汗包巨大,为百姓耕田犁地、挨打受骂,其累无比,活出一身力,死献一终生。于是玉帝将牛化作此山,喝水静养,告慰民间。

老龙嘴(二龙戏珠)

相传两条巨龙贪玩贪睡贪吃,青石片区连年干旱,百姓四处求雨不灵,惊天动地,一龙呻吟要天宫降雨,一龙仍贪睡不起,当玉帝得知后下旨二啷神用铜锤将懒龙打死在此。于是沉积多年,青龙叫冤,自身分化,变为溪中青石,从此,人们常称它为“青石”或“青石溪”。

石龙寺

青龙化为青石后,改过自新,一直善待百姓,勤政为民,风调雨顺,为祭奠青龙灵位,百姓集资在此修建石龙寺一座,烧香祭拜,广为流传,慈禧太后得知准奏,传说后几十年,石龙寺驻守数十人,由皇宫支付薪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此处改建为青石人民公社。

关门石

三国遗址。相传古军作战,石门大开,让敌军入侵,关门石后敌军全歼,“有张飞好守关门石”之说。

青石溪

从养马池发源,自西而东向龙滩流去。溪水蜿蜒八公里,沿途地质都是青色的岩石,加上涓涓秀水,清澈见底,常年不断。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水清泉,如遇山洪暴发,它似如一条白龙偏偏起舞,青石溪因此而得名。

4、摩天岭景区

以古山寨“兵、匪”文化为主

位于景区东南部,与将军碥相连,海拔一千零五十米,幅员2平方公里。山高坡陡,山峰突起,耸入云端,大有与天比高之势,所以人们叫它“摩天岭”。

随林间小道登上顶峰,进入眼帘的是一座古山寨,它修筑在陡峭的悬崖上,十分险要。相传这里是张可望将军所建,分前门和后门,前门是进出川鄂的唯一通道,一座座险峻的山峰就象步步上升的天梯,一座高过一座,直入云霄,最为神奇的是每个梯介摆放着似如“脑花”的怪石。这高高的山峰,自然成为军事重地,难怪张可望将军当年要安营“将军碥”,又修筑“养马池”、“摩天岭”为左右二寨,可见其军事远见之略。

茶园

位于猴子寨与老屋院子中部,占地面积数百亩。岩层有丰厚的煤炭资源,这里气候独特,年均温度15℃左右,降雨量为1100多毫米,日照2500余小时,无霜期为200多天,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四季变化明显,而每个季节的景色又各具特色,所以茶叶清香可口,甘甜益人,产品“摸天毛峰”获得重庆市金奖,在成都和广东交易会上以1500元/斤抢购一空。

古墓群

位于摩天岭景区中部的“老屋院子”,传说为“风水宝地”,分别葬着道光、同治、民国不同年代的亡人,有这些古墓群石碑作证。从碑文记载和石刻艺术来看,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将产生重大的古今文学艺术对比,有极大的观赏、考古价值。

古桂花树

在古墓群附近分别生长着三棵直径为50厘米的的桂花树,倘遇花季,方圆十里芳香无比,它被列为重庆市级保护古树,据考证,此树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小湾梁

位于古墓群至摩天岭中部,长长的一座廊式山峰,蕨蒺重生,松树林立,山花烂漫,属作诗写生观景之地。

农家宅院

此院坐南朝北,群山环抱,森林密布,院坝、碾盘、民具齐备,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属典型农家宅院,真正的“农家山庄”或“农家乐”。

观音庙

此庙建于道光年间,占地20余平方米,属摩崖石刻雕塑。由于观音显灵,烟火旺盛,曾多次引发火灾,*投资,村民投劳,用条石砌成护栏,维护观音神灵,均以许愿为主。

洋荷湾

湾型极大,山胡椒、桃梨园成片,各种绿色植物繁多,一条长堰连于其中,别有情调。

打牌梁

此地幽静,能观八方,所有小道必入其间,为此来者必休片刻,故取名“打牌梁”。这里可观月亮湾风景,也可看龙门峡天坑地缝,还可望万丈悬崖,能探险进入无人区。

摩天古松

此松直径约100厘米,两人用手可围,约300厘米。松高30余米,位于摩天岭后门下行100米台阶之中,从根部往上看,古松直冲云霄,被重庆市列为二级保护树。

脑花石

此石独特,称为奇石,整个石型表面10余平方米,高约10米,耸立一蹲,远观近看均像人的脑花。血管、筋络分明,依稀可见。传说,很久以前为攻打摩天岭,这里发生过一次血战,死亡人数很多,许多人头都砍破,流出脑花,亡灵惨叫,于是留下脑花石祭灵。

5、养马池


灵龙生态旅游景区

将军碥景区:突出古代军事遗迹及军事传说

养马池位于景区西面的山峰上,海拔1118米,幅员3.5平方公里,是五桥临城最高的山峰。站在山顶环顾四周,白云飘然于足下,远处大大小小的山头连绵起伏,若隐若现,奇特的是在高峻的山峰上居然还有一个长约10米、宽约6米、深约2米的水池,水质四季常清,终年不干。

传说明末清初时,张献忠进川来到万县,看到长江南岸崇山峻岭,恐有敌军驻山,于是派养子张可望进驻山区。张可望领兵来到山上,时置炎炎夏日,加上数十里行军,人慌马渴,无水可饮。于是,张可望派兵寻水,他来到一峰顶山处发现前面有一草坪。只是这草坪中间低,四周高,有些奇怪,于是跃马奔向草坪,谁知刚到草坪,马失前蹄,落入泥中,不得而起,慌乱中,战马向上一跃,只听“扑通”一声,战马离地而起,跃上山坡,再回头看时,落马之处一股白花花的清泉从地面喷出。不一会,把整个数丈宽的大草坪变成了满满的一池水。张可望喜上心来,叫士兵把马都牵来饮水,同时,就地安营扎寨,砌墙顿兵练马,从此,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养马池”。

将军碥位于景区西南部,与养马池紧紧相连,宽宽的带状森林,把两地连为一体,显得绿树成荫,庄严肃穆。

张可望到了养马池后,一次巡山来到此地,见山大腰圆,四周险峻,山上却很平坦,是安营扎寨的理想之地,于是派兵修建马道,将指挥营“将军营”迁移于此,时光流逝,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将军碥”。

岗楼(炮台)遗址

建于悬崖峰顶之上,能观四周群山,至高无上,全用巨大条石所砌成。

古战道、马道遗址

从养马池直通将军碥有一条约4米宽的马道,传说是将军阅兵训马之地,尽管年久失修,但随处可见。

燕窝槽

传说张可望训马时被骏马甩入窝槽,燕子成群飞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张可望又气又怒,取出宝剑四周乱劈、狂刺,留下许多圆孔和小坑。于是上万只燕子均安营在剑孔(坑)生儿育女,直到张可望离去。

将军印

传说张可望安营后不属正规编制,曾多次找养父张献忠将军索取编制(印),养父承诺养子,待兵马汇集上万,习武成功后再赐大印,没想到养子总不成正果,却有疲劳组建之功,感动上帝,赐给将军石印一枚,统领部下。

指挥营房遗址

张可望常住此营房,指挥兵马习武,也经历了几次交战,在摩天岭战役中,因营房失守被土匪烧掉,现修建成民房。

练兵场

此地开阔、隐蔽,新兵骑马抡剑比武、气功托沙举石等基本训练均在这里进行,属初训场地。

石舞塘

位于风斗岩、灌口梁、小湾梁之间。近2平方公里的阴森林区荒无人烟,蕨蒺杂草黑压压的布满了整个山峰,一条古战马道通往将军碥,让人心醉的是塘以静、阔、宽、溶、清、明、亮、爽为一体的独特优势所占有。相传将军练兵习武训马后汗流满面,不时来此洗浴,不生百病。地方官员为慰劳将军便组织百姓投劳与军营合建,此塘是用石灰和糯米碾制而成,后地方官也常带娇女入塘洗浴,便成风流佳话,“将军住此山,美女展英台,十美选一美,塘中比姿才”。

灌口梁(观口)

观其望身临其境,这里能目睹云海,近看大小奇峰,农家宅院,森林密密层层,曲折回环,连绵起伏,苍翠葱茏,巍然壮观。远看都市万州、飞机场、长江,使人荡气回肠,既感到无比幽静,又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八角庙

在将军碥的东下方,原有一座古庙,此庙过去很大,八角翘首,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造型十分美观,在庙前的岩崖上还有一座八角亭,临岩而建,悬于岩边,供人闲息观景,后毁于五八年,但现在还能看见庙宇的部分遗迹。

八角响泉

小溪从养马池出发,顺上而下。从八角庙贴身而过,由于山势陡峭,溪中乱石林立,溪水飞泄而来,呼啸而去,撞击着乱石,拍打着溪岸,发出“轰隆”的声响。侧耳细听,那声音时起时伏,时缓时急,时远时近,似微风掠过弦琴,似僧人敲打钟鼓,似老人在低吟,似少女在歌唱,似急促的呼喊,似千军万马在混战,一时传来,难分难解……

千米峰

在将军碥的顶部有一山峰,古人称为“千米峰”。这里是道绝妙的景观,西边是万丈悬崖,使人望而生畏,群峰白云,都在足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小山”。在这里,仿佛就是巍峨鑫顶。在这里看日出、观云海,俯视龙泉大峡谷全貌,远望毛坝天坑群全景,环顾四周田园农舍。

6、尖山子景区

以古寺庙为主的民间传统香火为特色。

位于风景区北部。山峰呈东西走向,海拔900多米,山顶面积20000余平方米,拥有古文化遗址。在山上有两处较大的古建筑物,一座是古寺庙,一座是古山寨,经论证,古寺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香火旺盛,均以求药许愿为主。

飞来石

它不知从何而来,位于古寺后面,奇特的是横卧于孤峰之颠,好似卧龙抬头,又似白虎观光,真可谓一道奇观。

仙露井(仙来泉)

原是寨内的一处饮水池,建在石板上,但却井水清凉,常年不干。

雄狮峰

位于寨内*顶峰,属寨内的最高点,它如同一头巨大的雄狮张开大口,面向东方,似乎是在观日出,又似乎在向远方的情人表达思念之情。其景象栩栩如生,十分壮观。

八仙岩

在雄狮峰的足下,是一个偌大的扁岩洞。据说,八仙曾路过这里,看到此处风景优美,便伫立此洞,休息片刻。后来人们在此供奉着八仙的神像,把这里称作“八仙岩”。

7、项家垭口水库景区

(包括青石红旗水库)

以避暑、度假、垂钓、划船、会议为主的休闲娱乐中心。

鹿湖(又名龟王湖)(项家垭口水库)

传说杨戬斩叶龙将定海神针取走后,一股神水直冲云霄,海龙王大怒,忙招虾兵蟹将修复,只因龟王贪睡未将水源堵住,便成为一潭水,为使神水不危及山民,又变迁成塘,龙王大怒,发配龟王三弟守于塘边,由于此塘清水常年不减,时有大量喷出之势,后为利用水资源时就打造成如此巨大的鹿湖。

古墓群

距离项家垭口水库约30余米,主要是清朝项家祖辈蓝老太君之墓,保持完整,文化考古价值极大。

红旗水库

位于青石场上,现在主要养殖珍惜水产类。

8、龙门峡景区

(大龙门至小龙门)

位于长岭镇鹿池村与茨竹乡盛家村(毛坝、小塘)之间,幅员20多平方公里。有缩小的仙境、放大的盆景之美誉。是整个景区的精髓。拥有奇石林、峡谷、三峡模型、溶洞群、天坑群等内容丰富、惊险刺激、神秘莫测的旅游资源。

石林

在峡谷的头、尾部即大龙门峡和小龙门峡各有一座石山,面积约2400余平方米,缝隙长满了杂草、荇刺和灌木,浅石林呈青灰色,留刀砍斧劈之迹印,传说是杨戬斩叶龙时留下的,著称为奇特石林。

龙门峡谷

又名三峡模型,源头是三处山谷的山水汇合成(其一便是三叠瀑)一股水流,顺峡谷向东延伸至龙泉风景区,两边是悬崖峭壁,险峻异常,活似宿小的长江三峡,传说盘古开天地之时,因三峡实在太过险峻,于是先在此设计了三峡雏形。

莲花寨(莲花寺)

此山形似男性生殖器(又名仙人脱球),而对面的山形似于女性生殖器(又名仙女塞羞)。传说某年春季某子时开出莲花,被一童女见后死于此地,便化作仙姑行善济贫,惩治男盗女娼,为纪念仙姑之灵而建寨,明未清初改为莲花寺,曾驻守和尚三人,*期间被毁。至今香火旺盛,财运亨通,许愿、投石非常灵验。

草原(渣龙槽)

平梯形从低到高,由小到大,一块草坪方圆面积达60000平方米,据考证古今无人居住,非常原始。*发起农业学大寨高潮时改为良田,后因收不抵出,荒芜人烟变为草原,此地野生植物众多,有人曾采集野黄豆、野绿豆高达五十余公斤。传说龙在此成群游玩,昂头摆尾,相互戏逗,呈现出许多图案,众称“群龙图”。

溶洞群

它将各种不同形状、大小深浅不一、名目传说繁多、各具特色的溶洞连为一体,构成溶洞群的一道景观。

(1)沙罐龙洞(琴音龙洞):位于西边悬崖之中,洞口小,进深宽,呈“窖”型,长约30米,内有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奇特的是用不同的石子或铁陶器具可以敲出不同音调的乐曲。

(2)消水龙洞:位于西边山岩最底层,洞口大而高,深不可测,内有大怪石、奇石、形象生动的钟乳石、险滩。传说龙头在万州,龙尾在云阳,也有人说叶龙出自于此洞,总之属探险之洞。

(3)扁槽龙洞:位于东部悬崖上,洞口人立可进,但必进扁槽才能入洞,长约20米,内干燥,槽旁有一泉水,传说为避难龙洞,有花果山水帘洞之称。

(4)干龙洞(棒老二洞):位于东部半崖处,洞口人立可进,内宽敞,干燥,有不同形状的钟乳相似如猴又活像是虎,似乎是鼓却又似柱……深度约50米,建国前夕土匪曾在此洞生存8年有余,并携妻生儿育女。

(5)燕子龙洞:位于北部悬崖处,洞口大,进深浅,约10米,洞内有钟乳龙凤雕像。

(6)渣龙洞(莲花龙洞):位于东部半崖处,洞口内观形同重庆市地图,进深约100米,钟乳多,有猴、狮、虎、龙、凤、莲花等形象造型,在灯光的映射下光辉夺目,有如群星璀璨,又如千万颗宝石镶嵌其间。最为奇妙的是从中部开始有80余台“沧海桑田”,成阶梯行斜向上延伸,洞中部一个巨幅莲花待放雕塑,特别令人感慨的是洞到尽头又一幅莲花让你难辨真假。

(7)、长龙洞(小龙洞):位于东南角半岩处,洞口人立可进,深度100余米,钟乳多,有层出不穷的形状,它塑造了大自然的飞禽走兽,此洞以卧龙穿宫、蟠桃、石林、玉蚕吐金丝、龙脊、水帘洞为特色,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8)、连二洞(小天坑):位于毛坝、小塘之间的一座斜形山峰中部,此洞从北部的一块平地入口往南出连二洞(天坑),口径小,可一人直立而进,深度约150米,洞内有钟乳,形象各异。此洞有趣的风格在于连通二天坑,坑中有洞,洞中有坑。

天坑群

位于毛坝、小塘之间的一座斜形小峰中部,有数十上百个天坑,它分为大天坑和小天坑。

(1)大天坑:口径约50米,底部直径约100米,深度约250米,相似园孔,人们称它为“大旋孔”。东西南面为悬崖,唯有北面植物昌盛,一人可攀崖上下,底中部有一盘旋阶梯,旁有“沧海桑田”30余处。底部有一洞可观,钟乳石多。传说是杨戬斩叶龙时,留下三孔的其中一孔—大旋孔;

(2)连二孔(天坑):位于大天坑上端,二天坑间距10米,每个坑的深度约10米,口径10米,底部有一小洞可相互连通,此天坑特色在于间距规格相等,并且可连通。

(3)小天坑:位于连二孔上端,在二孔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小天坑,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