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
费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的沂蒙山区,位于蒙山之阳,总面积18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山丘面积占76.4%,辖18个乡镇,565个行政村,92万人,临沂市驻地西部40公里。北纬35º01"一35º33",东经117º36"一118º18"。春秋时期称鄪(bì)邑,战国时期称鄪国,西汉初年置县,春秋时期孔子的著名弟子“笃圣”闵子、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明代监察御史王雅量、大学士张四知等的祖籍均在于此,被誉为“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境内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等遗址150多处,有国家二级文物徐子鼎、王莽新币等馆藏文物2000多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留下的诗文和米芾、秦观等历史名人留下的墨宝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革命歌曲《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经济发展迅速,是鲁南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拥有国家园林县城、中华奇石城等众多美誉。是中国板栗之乡、核桃之乡、奇石之乡。春秋时期称鄪(bì)邑,战国时期称鄪国,西汉初年置县,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文名:费县
外文名:FeiXian
别称:费县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省
下辖地区:辖18个乡镇,1052个行政村
面积:面积1927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916695人
地理位置:北纬35º01"一35º33",东经117º36"一118º18"
著名景点:蒙山天蒙旅游区
电话区码:0633
邮政区码:273400
*驻地:费城街道
行政区类别:县级
著名景点:云瀑洞天,仙人洞,中华奇石城,沂蒙山小调
机场:临沂机场
车牌代码:鲁Q
地方特产:沂蒙煎饼、蒙山全蝎、羊肉汤等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气候
1、简介
费县是革命老区。建立*的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1.2万人参军,15.6万人支前,城市概览1730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进行过大青山突围战、柱子山歼灭战等大小战斗百余次。
费县区位优越。县城距临沂市40公里,距青岛港300公里、连云港150公里、日照港100公里;
中华奇石城京沪高速与日兰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327国道、017省道、文泗公路横穿东西,沂蒙公路、沂邳公路、兴郝公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实现了县乡道路和乡村道路柏油化。
费县山清水秀。境内有大小山头1400多座,有名的山峰近百座,森林覆盖率达到34%,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是蒙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该县薛庄镇白石屋村,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大青山突围也发生在该县薛庄镇,突围战旧址已被团*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费县有“百库万塘”之称,全县水资源总量约1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省人均的3倍。
费县石林
费县奇石丰富,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费县石”生成于4亿年前,储量约为30颜真卿公园万块,集瘦、漏、皱、透、丑诸特点于一身,被誉为“世纪之交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伟大的自然奇迹”,正在建设的“沂蒙石林”被列为省旅游开发重点项目。此外,还有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等,也属石中珍品。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硅石、膨润土、石膏等20多种。费县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生物物种多样,有农作物352种,蔬菜161种,林木348种,畜禽36种,淡水鱼类47种,野生药材925种,是全国园林县城费县境西部多为山区,中东部多为平原,祊河流经北部境内15公里。农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西瓜、花生等。费县改革开放以来,费县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四三二一”的发展思路,团结一致,扎实苦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各项工作都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费县实际,确立了建设临沂市的卫费县蓝色港湾广场星城市、临沂商贸城的加工基地、临沂百万居民大公园“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三大战略”,加快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木业建材“三城”建设,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镇建设“三个亮点”,突破“三农”瓶颈制约,培植壮大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劳务经济。
按照“实施七个强力推进,实现七个全面提升”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平台。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6.6亿元,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1.98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33.95%,经济基础已率先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完成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我县被市委、市*授予2013年度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一等奖、全市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先进县区二等奖。
2、历史沿革
费县历史悠久,境内多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证明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即有先民在此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费县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建置沿革费,古称鄪。上古为东夷部落首领少皞近畿之地。
据《尚书·禹贡》记载,唐、虞、夏、商时代,鄪地均属徐州之域。《周礼·职方》:“并徐入青”,故西周初年费属青州。公元前1056年,徐州之戎和淮浦之夷联合起来进犯鲁国,鲁侯伯禽率领诸侯讨伐,在鄪地告诫军士。史官记录伯禽的誓辞,名为《鄪誓》(见《尚书》),这是最早记载鄪地的文字。今人李家振先生认为,商代鄪地即建有方国(见《山东风物志·山东古国》);清代叶圭绶认为西周初年鄪自为国,为鲁国的附属国(见《续山东考古录》),两说尚待进一步证实。大致在周宣王时代,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鄪伯,鄪地自此成为伯国(见《齐乘》及《书传旁通》)。《左传·隐公元年》:“鄪伯帅师城郎”,说明到鲁隐公(公元前722—前712年在位)时鄪仍为伯国。至鲁桓公时,鄪国沦为鲁国的一个邑。鲁僖(又作“釐”)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鄪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采邑(见《左传·僖公元年》)。随着鲁国公室的逐渐衰微,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季友后裔季孙氏据鄪自立为国。《孟子·万章》有“费惠公”;《吕氏春秋》以“费”“滕”并列;刘向《说苑》有“费君”,均可作为佐证。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时,费国曾一度被齐国吞并,齐威王改武城(今梁邱镇西部及平邑县魏庄乡一带)为南城,并使檀子守南城以拒楚军(见《史记·田敬仲世家》)。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前后,费国又被楚国吞并(见《楚文化的东渐》)。石井镇城后村春秋翼城遗址曾出土楚国金币“郢爰”,探沂镇许由城村春秋许田城遗址曾出土楚国金币“陈爰”可资证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国所灭。两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费地属薛郡。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韩信被封为楚王,费地属楚国。本年,刘邦统一天下,分封诸侯,设立郡县,费地自此建县。同年十二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刘邦改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领有薛、东海、彭城三郡,费县属东海郡。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韩信部将陈贺被封为费县侯,至其孙陈偃时,因罪被褫夺爵位(见《汉书·功臣表》)。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武帝又封城阳顷王之子刘方为费县侯。五年后,刘方因罪被夺爵(见《汉书·王子侯表》)。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西汉*政权在全国设置十三部州刺史,费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全国郡县更名,费县改名顺从县(见《汉书·地理志》)。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费城改隶兖州刺史部泰山郡,为侯国,属泰山郡十二城之一(见《后汉书·郡国志》)。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费城又改隶徐州琅琊国(见《三国会要·舆地二》)。
三国时期,费县属曹魏徐州琅琊郡(同上)。
西晋时期,费县属徐州琅琊国(见《晋书·地理志》)。
永嘉之乱(时在公元307年)以后不久,西晋灭亡,淮水以北地区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历时约120年。费县隶琅琊郡。
东晋政权建立后,晋元帝司马睿为了安置随其南迁的原琅琊国士族和流民,于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在江乘县(今南京市一带)境内侨置怀德县,属丹阳郡。咸和“土断”(时在公元326—334年)后,怀德县更名费县,有实土,属南徐州琅琊郡。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废置(见《景定建康志》)。
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晋将刘裕北伐,灭南燕,收复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及汉水上游广大地区。费县一度属东晋及南朝宋之徐州琅琊郡(见《宋书·州郡志》)。刘裕死后,上述地区又渐次被北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北朝时,费县先属北魏徐州琅琊郡(见《魏书·地形志》),继属东魏北徐州琅琊郡(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再属北齐北徐州琅琊郡(同上),再属北周沂州琅琊郡(见《北周地理志》)。
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制,费县属沂州。大业年间改州为郡,费县属琅琊郡(见《隋书·地理志》)。隋末天下大乱,费县先后被徐圆朗、潘当等部农民起义军占据(见光绪《费县志·兵事纪略》)。
唐平隋乱,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重建费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沂州,费县属琅琊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沂州,费县属沂州(见《旧唐书·地理志》)。
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设沂州,费县均属沂州(见《新五代史·职方考》)
北宋,费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见《宋史·地理志》)。
靖康之变(时在公元1126年)后,费县一度属张邦昌伪楚和刘豫伪齐两个傀儡政权。《陶石主山(今属苍山县)普佛寺记》碑为阜昌七年所刻,“阜昌”即刘豫伪齐年号。刘豫被废黜后,费县属金朝山东东路沂州(见《金史·地理志》)。
金末,费县一度被南宋收复。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南宋承宣使李全变节降元,费县被割让给元朝。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今山东地区直属中书省,称腹里。费县属腹里山东益都路沂州(见《元史·地理志》)。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沂州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五年,改隶济南府。七年,属青州府。十八年,属兖州府。费县均属沂州(见《明史·地理志》)。
费县
清朝初年,费县仍属兖州府沂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沂州由散州改为直隶州。十二年,沂州升为府,费县属山东省沂州府(见《清史稿·地理志》)。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设道。费县属山东省岱南道,次年改属济宁道。十四年(1925年)改属山东省琅琊道。十七年(1928年)废道,费县直属山东省*。二十五年(1936年)设督察专员公署,费县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见《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中国实业志》等)。
抗日战争时期,费县一带形成中国*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政权和日伪政权同时并存、辖区互相交错并不断变动的局面。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和*政权仍然同时存在并互相交错。
人民政权
1937年11月,在尚岩乡沟西村(今属苍山县)成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1939年2月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
1939年7月,在康埠庄(今属平邑县)成立费县办事处,又称四区(指一、四、五、*个区)联合办事处。
1940年2月,在大夫宁村(今属平邑县)成立费县抗日**。
6月,划滋临公路以北、汶河以西为费北行署,属鲁中行政区;滋临公路以南的西半部为费南县,属鲁南行政区。
8月,在大冯家楼子(今属沂南县)成立临费沂边联县,属鲁中行政区。
1941年1月,在薛庄成立费东行署。
3月,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区抗日**(以下简称四县边联县)。
1942年5月,费北行署改称费北县,属鲁中行署。
6月,析费南县南部和滕县东部成立费滕边办事处,又称鲁南实验县。
8月,成立临费办事处。
12月,成立费西办事处。
1943年1月,成立临西办事处。
9月,改费东行署为费东县。
10月,撤销费滕边办事处。成立费滕峄办事处,又称费滕峄县。
11月,撤销费西办事处。
1944年1月,撤销临费办事处。成立温河县。费南县改称费县。
2月,四县边联县改称赵鎛县。临费沂边联县改称沂临边联县。
6月,沂临边联县改称沂临县。
8月,临西办事处撤销。
本年,费滕峄县改为双山县。
1945年10月,撤销沂临县,大部并入沂南县。
1946年1月,费东县、费北县合并为蒙山县。
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温河县改称费县,隶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双山县改称麓水县。
1947年3月,赵鎛县分为赵鎛、苍山二县。
10月,成立白彦县和临西县。
1948年1月,费县改隶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
7月,费县又改隶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
10月,临西县并入临沂县。
1949年7月,费县隶鲁中南行政区台枣专区。
*政权
这一时期,*费县政权沿袭抗日战争之前的国民*建置,但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政权对中国*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日军占领区失去控制。
1939年1月,日军侵占费县城后,*县*撤到蒙山前,此后主要与*县党部一起活动。先在薛庄北新围子,后到上冶青云庄一带。本年12月又南迁到马庄崮口。1940年间迁到老君崖西刘庄。1941年又迁到马庄东程庄、南坡一带,此后一度垮散。1945年后在临沂西部花园村又成立了流亡县*,后一度流亡到徐州。1947年春*军进攻费县时,*县*进驻县城。7月,县城解放,*县*流亡临沂,先在义堂南楼,后到后乡村。1948年10月在郯城垮散。
日伪政权
费县被日军占领后,滋临公路沿线和全县重要集镇如平邑、柏林、仲村、上冶、梁邱、诸满、沈家村等相继沦陷。日军先以宣抚班宣传建政,同年建立伪县公署,沿用原国民*建置和区划。开始属伪山东省鲁南道,后又改属伪沂州道。1945年8月7日,驻费城日伪军逃往临沂,费县日伪政权垮散。
*成立后,1950年5月,麓水县、赵鎛县撤销。费县改隶临沂专区。1953年8月,白彦县撤销。1955年11月,费县人民*改称费县人民委员会。“*”开始后,1967年3月,费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费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费县革命委员会属临沂行署。1981年5月,费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费县人民*。1994年12月,临沂行署改称临沂市*,费县仍隶属之。
境域变化
建县之前,费地无论为邑为国,其境域均无专文记载。大致说来,为伯国时,按周代制度,封土为方圆七十里(见《汉书·地理志》)。为季氏采邑时,因季孙氏在鲁国的特殊地位,费邑面积较他邑为大。北界蒙山,西临颛臾国,东邻防邑和祊邑,南部达今苍山县文峰山一带(见元代王良弼《重修季文子庙记》),东南达今苍山县仲村一带(见《吴翟村东禅觉寺伪周造像碑》)。此后的费国,西邻鲁国,南部包括南城一带(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曾子时,武城属费”),东临启阳,方圆达百里以上。
西汉至唐朝,费县境域逐渐扩展。初建县时,东有华县(今县境东北部及兰山区西北部),西北有南武阳县(今平邑县城一带),西南为南城县,北隔蒙山与蒙阴县相望。费县境域包括今费县中部、东南部、北部及今平邑县东北部。东汉初年,华县一度并入费县,南城县更名为南武城县。南朝宋时,废华县,其地大部分并入费县。南武城县又恢复旧名。北齐时,废南城县,其地并入费县。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南武阳县改名颛臾县。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颛臾县并入费县。至此,汉初四县归而为费县。
清光绪费县志
自唐朝迄于民国,费县境域相对稳定。据清康熙二十八年《费县志》载:“费境东至沂州周井铺界六十里,西至泗水县泽沟铺界百二十里,南至峄县埠阳店界九十里,北至蒙阴县紫荆关界七十里。南北计百六十里,东西计百八十里”。又据清光绪《费县志》载:“其星野,古为鲁地,当属鲁乡,在奎娄之次。其形胜,西兼颛臾之固,南得武城之险,背龟蒙,带祊、浚,左探沂水、右接洙泗,当齐鲁之交冲,亦江淮之要地。其疆域,东界兰山,西界泗水、邹县,南界兰山,北界蒙阴,东南界兰山,西南界滕县、峄县,西北界泰安、新泰,东北界沂水”。四至八到:“自县城东至兰山县界周井铺六十里;自县城东南至兰山县界中村七十里;自县城南至兰山县界埠阳村九十里,至高桥九十里;自县城西南至滕县界青山岭一百二十里;自县城西至泗水县界舜王庙一百二十里;自县城西北至泰安县界浃干村一百三十里;自县城北至蒙阴县界紫荆关七十里;自县城东北至沂水县界黄草关六十里”。
费县于明初设四乡六十二社,后分为七十五社。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并为四十二社。康熙年间改为四十八社,乾隆年间又改为四十二社,清末仍为四十二社,时有村庄1272个。
1930年,费县辖7个区,42个乡。
抗日战争时期至*成立,费县境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军侵占费城后,逐步在滋临、临滕、临平、费蒙、费枣五条公路沿线各集镇修筑据点,将费县分割成大小七块。
出于抗日斗争的需要,*山东省委、*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山东*、八路军一一五师、八路军山东纵队及*鲁南区委等先后在费县一带组建了临费县委、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委、临费沂工委(后改为沂临边联县委)、费北县委、费南县委、鲁南实验县委、天宝工委、温河县委等县级党组织,这些党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与日伪军和*顽固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逐步创建起北部以蒙山为依托的东蒙山、仲村等抗日根据地;西部以天宝山为依托的天宝山抗日根据地;南部以抱犊崮为依托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及崮口山区抗日根据地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以这些根据地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县级人民政权(见前文)。这些政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在边缘地区,以形成对日军占领区的包围态势。另一个特点是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这些政权的名称和区划不断变更。基于此,历史上传统的区划被打乱,不断形成新的组合。日军投降后,经过三年的较量,*军节节败退,人民政权日渐巩固。到*建立时,现有的政权区划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新的境域概念基本形成。大致说来,十年间费县境域变化如下:
抗日战争期间,以滋临公路为界,其北,汶河之西属费北县、太宁县,汶河之东属费东县;其南,东半部属温河县、双山县,西半部属费南县。
解放战争期间,蒙山之阳属蒙山县蒙山县。滋临公路以南,东为费县,西为平邑县。
3、行政区划
根据2005年费县统计数据,费县辖12个镇、4个乡,分别是:费城镇、朱田镇、梁邱镇、石井镇、新庄镇、马庄镇、刘庄镇、探沂镇、汪沟镇、胡阳镇、薛庄镇、上冶镇、城北乡、大田庄乡、南张庄乡、芍药山乡,共565个行政村。
费城街道区位优越,境内岚兖铁路横跨东西,蒙台公路纵贯南北,327国道穿越中部,东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口25公里,北距日东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费马路、费朱路、费芍路、费芍西路与各乡镇相通,交通便利,运输发达。
上冶镇位于费县县城北15公里处,镇中心既镇*所在地位于日东高速上冶镇驻地3公里左右,上冶镇地理位置优越,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辖42个行政村。是费县经济强镇,物流商贸重镇,上冶镇企业众多,城镇化进程迅速,是全省100座新型城镇建设示范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新增示范镇优秀总体规划评选的结果,上冶镇获得省级一等奖。努力打造费县北部繁荣经济区。
薛庄镇位于费县东北部,32个行政村,1.4万户,7.7万人,总面积212.73平方公里,北部是蒙山腹地邱陵山区,南部为平原,耕地面积6.3万亩,山林面积8.2万亩,其中果园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是大青山突围战旧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费县林果、粮油、瓜菜及肉蛋的重要生产基地。
探沂镇位于全国知名商城——临沂城与费县县城中点15公里处,327国道、兖石铁路横穿东西,东距京沪高速公路义堂出口仅5公里。全镇辖73个行政村,6.2万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有杨树丰产林2万亩,大枣、柿子、桃等杂果3000亩。镇境西部为山区,中东部为平原,祊河流经北部境内15公里。探沂镇凭借毗邻临沂的区位优势,2007年全镇实现区域生产总值16.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02万元,镇级财力3259万元,人均纯收入5281元,探沂镇拥有了实现由经济大镇向经济强镇新跨越的坚实基础。
朱田镇位于山东省费城西部,费梁公路横穿东西,兴郝公路纵贯南北。全镇82个行政村,人口6万,面积15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万亩,镇驻地距费城12公里,乾河、坤龙河在此相聚。全镇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普及,中国移动、联通基站各3座,无线通信无盲区。35KV变电站为全镇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梁邱镇,称“梁昊国”,位于费县、平邑、山亭三县区交界处,系春秋时期梁王城所在地。总面积197平方公里,辖83个行政村,人口9.1万人。全镇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998年被省*命名为“中心城镇”。
新庄镇辖81个行政村,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是费县面积、人口、行政村最大(多)的乡镇之一,2006年7月全镇新规划行政村,现管辖33个行政自然村。新庄镇地处费县、兰山、苍山、枣庄山亭四县(区)结合处,沂蒙、岚济公路在境内交叉贯通。新庄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使新庄镇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占有了独特的地位。
马庄镇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最北端,东邻渭城区,西接兴平市,北与礼泉县相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955亩);人口32956人,辖区23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马庄镇也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刘古愚先生的故里。
胡阳镇位于费县城东北12公里,地处平原,北靠薛庄镇,东邻方城镇和新桥镇,南部、西南部隔祊河、浚河与探沂镇、费城镇、城北乡相望。全镇总面积76平方公里。现辖44个行政村,拥有4.3万人,5.7万亩耕地。胡阳镇驻地胡阳村,相传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胡、杨两姓最早来此居住,取名胡杨庄,后因杨姓无人,改为胡阳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胡阳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上半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7亿元,财政收入208万元。
石井镇(Shíjǐng Zhèn)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部,东与新市镇为邻,北以流溪河为界与江高镇相对,南依广州荔湾区,西隔珠江西航道与南海区相望。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2.39万亩,人口9.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0万,非农业人口4.59万,驻地石井圩,因圩内有一石砌水井得名,镇因圩而称,原为番禺县第八区,1958年划归广州市郊区,并建527石井公社,1984年改设石井区,1986年建镇。石井物产富饶,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广清高速公路、广花一级公路、新机场快速干线经过辖内,有水泥、电线电缆、鞋业、塑料、玩具、机械、皮具、服装等90多家大中型合资、独资企业和专业市场,现还正在筹建黄金围物流园区。石井现有石井水泥公司、西城实业公司、庆丰电线厂、庆丰铜材厂等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辖区内有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学校、广州大学庆丰实验学校、广州市医药中专、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司法警察职业学院等教育机构。
费城镇为费县县城驻地镇,辖138个行政村街,总面积20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458亩,现有3.5万户,10.8万人,农业人口8.2万人,汉族占99.2%,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9亿元,财政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费城镇交通便利,兖石铁路、327国道横穿东西、蒙台公路纵贯南北,东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北距日东高速公路。
汪沟镇,原属费县,是省生态农业示范镇,春秋时期笃圣闵子骞故居之地,2003年全县红旗乡镇。2011年,将费县汪沟镇整建制划归兰山区管辖;11月将汪沟镇山水口村、小湖村、小柳汪村3个行政村划归半程镇管辖。
城北乡南临327国道、兖石铁路,北靠董泗公路、并与日东高速公路上冶出口处相接,东近京沪高速公路,西接兴郝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境内塔城公路、沂蒙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方曹公路纵横交错。乡驻地南距327国道5公里,北距日东高速公路10公里、董泗公路(省道)4公里,东距京沪高速公路16公里(位于东部汪沟镇境内)。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地瓜、花生大豆、玉米。经济作物主要发展黄烟、桑茧、瓜菜。
芍药山乡位于费县南部距县城14公里处。辖43个行政村,共2.2万人,总面积6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6万亩,有林地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6%。境内有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天井汪战役遗址。
大田庄乡地处费县北部蒙山腹地,距县城20公里,西与平邑县接壤,北与蒙阴县为邻,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7%,耕地面积1.87万亩,果园面积3.6万亩。辖25个行政村,2.1万人。
南张庄乡位于费县北部,辖31个行政村,3.6万人,总面积71.5平方公里。200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4、人口民族
费县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自然生育和计划生育两个阶段。旧社会,天灾人祸频仍,人口增长迟缓。据史料记载,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费县人口仅26731人。当时,清廷曾采取三条措施,安抚人民。一是对民间拖欠的钱粮予以豁免,并赈济灾民;二是号召外流人口回归,并从外地移民,设官庄(顺治年间费县曾有四十八官庄之说)垦殖荒芜的土地;三是奖励生育,凡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后出生的人永远不加赋税。因此,自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五十年(公元1651~1711年的60年间,费县人口有了较快发展。从26739人,增至44407人,增长了1.62倍。
建国以来,人民生活安定,人口稳定增长,从1949年的41.2万人增加至1985年的77.85万人,36年增长
了0.95倍。其中,1958年以前,人口发展较快,一度出现了失控现象。1959年至`961年,由于自然灾害以及经济工作的失误,致使生育率降低,外
流人口增多,人口一度下降。1962年以后,人口开始回升。1971年之后,基本上做到了有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2004年,费县人口达到93万人。
2008年,费县人口达到100万。
2011年,费县人口75万人。(方城,新桥,汪沟三镇人口划归兰山区后)
5、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6′—118°18′,北纬35°—35°33′,北依蒙山,与蒙阴县、沂南县相连;南靠抱犊崮,与兰陵县毗邻;东与兰山区接壤;西和平邑县搭界。距京沪高铁滕州东站66公里,距京沪高铁曲阜东站89公里。东距临沂市区40公里,距连云港、日照港100公里,距青岛港200公里。东西长63公里,南北宽58公里,总面积1660.1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费县地形复杂,北面山峰重叠,西面与南面也为山岭地环绕,东面为较开阔的平原。全县海拔均在75米以上,最高点为北部蒙山挂心崛子,海拔1026米,最低点在汪沟镇与临沂界的山水口,海拔75.3米,平原海拔一般为75至100米,丘岭海拔l00—200米,山地海拔在200米以上。费县属低山丘陵区,可分为南北两地形区域。以浚河、祊河为界,以北为低山区,其面积为772.3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40.6%;以南为低山丘陵区,其面为1131.72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59.4%。
费县
两个区域地形起伏不平,山丘连绵,共有大小山头1400个。其中:海拔300米以上的大山头就有378座。地势是北高、中低、西南次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倾斜的山前平原,海拔由1000米降至300米以上的山地899.55平方公里,占全总面积的47.25%。海拔由300降至120米以上的丘陵地615.1平方方里,占32.31%;海拔由120米降至75.3米的倾斜的山前平原为25.73平方公里,占13.52%,较四周为低;小而浅的洼地为131.8平方公里,占6.92%。比较高的山地主要在北部,丘陵地主要在南部;只有浚、祊两河北岸至蒙山前狭长地带和探沂镇大部为倾斜的山前平原,县境内以断裂地貌为主要构造地貌,平原由冲积、洪积而成。自中生代起,因燕山造山运动影响,特别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形成若干断块山(又叫块状山)和个别断块盆地等正负地形。
就地表形态和成因而言,全县可划分为3个地貌单元。北部蒙山和西南部老虎山区系变质岩与火成岩,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地表风化侵蚀严重,山谷多呈V型,山势陡峻,岩石裸露,山峰林立。南部山区多维寒武系、奥陶系底层,页岩、灰岩相间摆列,且承单斜构造向东北倾覆。断层纵横交错,V型谷发育,山坡徒,山顶平,多悬崖峭壁,具有岩溶地貌特征。中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大都是冲积、洪积和破积平原,地表为亚砂土和亚粘土,地势平缓,河床低于地面2—5米,一级阶地成条带状分布于祊河凸岸处。费县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和倾斜的山前平原。地势:费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较低,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山丘:费县多山,共有大小山头1400个,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两个,500米以上的山峰有75个。大体上分为南北两条山脉,北条蒙山山脉和南条尼山山脉。
气候
费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由于冬季受蒙古高压侵袭较多,夏季受大陆热低压影响明显,加之海洋气候调和,春季常干旱多风,夏天炎热多雨,秋天凉爽干燥,冬天寒冷少雨雪。形成了春旱、夏涝、秋又旱、旱涝不均,无霜较长的气候特点。
气温
费县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1~13.9℃,南部略高于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平原偏低,西部山区偏高,年平均气温13.6℃,最高年份为14.2℃(1978年),最低年份为12.4℃(1969年)。平均年变率为0.4℃。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汛期间的7月和8月,月平均气温约30.6℃。2002年7月15日出现的气温42.5℃,是建国以来的极值;年最低气温常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约在-6.5℃,极值是1959年的12月21日,出现的气温为-18.3℃。寒冷期平均始于11月29日,至2月28日,历时91天;严寒期始日一般即为河流封冻的开始期,终止于2月5日,历时43天左右;炎热期开始于7月4日止于7月28日,期长为25天左右。
费县位于中纬度,受季风带影响,春季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夏季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秋季多为西风和西南风;冬天多为北风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全年以4月份风速最大,平均3.5米/秒,6月份最小,为2.1米/秒,年最多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频率各占10%。春季风力最大,秋季风力最小,冬半年多西北风,夏半年多东到东南风。
日照
费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32.1小时,最多年为2825.2小时(1966年),最少年为2294.7小时(1961年),年水面蒸发量平均为857.9毫米,最多年为2134.6毫米(1973年),最少年为1466.8毫米(1963年)。其中以5月、6月蒸发量最大,月均值分别为281.0毫米和280.3毫米;12月和1月蒸发量最小,月均值分别为53.71毫米和54.0毫米。
霜冻
霜冻通常发生在地面温度低于O℃的季节,费县平均初霜冻期为10月26日,终止于4月11日。按80%保证率计算,初霜冻日为10月31日,终霜冻日为4月17日。据县气象站观测统计,年无霜期平均为197天,最长为213天(1969年〉,最短为178天(1962年),80%保证率189天以上。
降雨
费县单站降雨实测资料最长的是姜庄湖水位雨量站,据1932年到l987年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19.3毫米,以全县8个水文雨量站为代表站,以1959年至198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农业区划计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50.0毫米(按全国国步系列计算为891.4毫米)。降雨特点不一。
降雨地区的分布变化大:一般情况,年降雨量变差系数为0.25左右。总的趋势是西南向北及东北递减,其变化西南及东北大,中部小、山区大、平原小。而南部为947.1毫米,北部及东北部为37.5毫米,两者差值为109.6毫米。
水文
费县河流主要有祊、浚、温凉、涑四条,附属大小支流共123条,总长987.6公里,总流域面积2123.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为1903.75平方公里,均属淮河流域。
费县可划分为祊河、涑河、柳青河、东泇河、西泇河、蒙河六个集水区域,其间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22条,总长度446.85公里,总流域面积1934.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3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41条,总长度为298.8公里,总流域面积为657.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低于10平方公里,长度在3.5公里以上河流60条,总长度为250公里。
县内河流中,属沂河水系的流域面积1827.4平方公里,费全县总面积的96%;属运河水系的流域面积为7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
6、交通
京沪高速公路与日兰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327国道、017省道、文泗公路横穿东西,沂蒙公路、沂邳公路、兴郝公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实现了县乡道路和乡村道路柏油化。
京沪高速
截至2013年,费县蓝天机动车检测一处,拥有检测车间4000余平方米,办公大厅6000平方米,停车场1万平方米
费县交通运输局是县*主管全县交通工作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全县公路建设和养护、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等工作。全局现有行政事业人员382人。内设交通稽查大队、工程处2个副科级单位,下设人秘科、财务科、运管科等30个科室、6个乡镇交管所。自1988年以来连续23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交通稽查大队被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公路工程处等6个单位被授为市、县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被山东省交通厅授予“全省农村公路改造先进单位”、“全省村村通客车先进单位”称号。
截至2011年,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890公里,其中,县道272.8公里,乡道323.2公里,村道1294公里。全县共有城乡客运车辆155辆,经营线路10条,班次450个,日均发送旅客5000人,全县47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和村村通客车。
7、经济概况
费县历代以农业为主,工业十分落后,自1840年到1949年先后在任的县知事达52任,县长31人,都没有发展过工业。直到1922年费县始设实业局。自1920年开始有小型煤炭工业,由私人合资经营,先后在柴卜庄、碗窑两地开矿采煤。1924年后有副食品加工业,手工作坊有了发展,当时全县有25家作坊,主要产品有糕点、酱油、食醋等。1932年由县*建设科主办了两处手工操作的棉织布厂,可算是费县历史上最早的纺织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领导下,费县工业有了巨大发展,50年代末,全县先后建起了农机厂、印刷厂、探沂轻工机械厂、服装厂等一批企业。到1975年又建起了化肥厂、阀门厂、纺织机械厂、建材机械厂、车辆厂,从农机厂分建起标准件厂,从车辆厂分建起无线电元件厂等十几家县办企业,从此使费县的工业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向以电力和机器为主要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工业迈出了一大步,1975年工业总产值达658.16万元。
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费县工业企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二十世纪末,费县工业已初步形成了纺织、建材、机械、轻工、冶金、食品、化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重点考核的60种产品中有中国名牌6种,省级名牌17种,市级名牌25种。全县工业的行业结构分布情况是:
纺织工业:主要企业有山东华沂集团、机织厂,主要产品有粗纺呢绒、羊绒呢、兔毛纱、工艺地毯、纺织衫、高档印花巾等(华沂集团固定资产净值6500万元,大二型企业,年生产能力:呢绒120万平方米、毛纱300吨、服装5万件、地毯10万平方米,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建材行业:有水泥厂8家,年产水泥60万吨;建筑陶瓷企业2家,年产陶瓷锦砖120万平方米、瓷质外墙砖10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民用砖瓦生产厂40家。
山东沂春机械制造
机械行业:有纺织机械、建材、造纸及纸加工机械、阀门等。纺织机械厂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年生产纺织机械、建材机械能力10000吨,具有产值过亿、利税过千万元的能力。沂春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纸加工机械畅销全国20余个省市。阀门产量5000吨,是全国主要阀门生产基地之一。
轻工业:主要有酿酒、造纸、工艺制品、出口五金制品等。山东温和酒业集团,大二型企业,拥有固定资产投资7600万元,年生产能力:酒精25000吨、粮食酒3000吨、箱板纸5000吨、铜板纸5000吨、胶印20000令,年产值可达1.5亿元,利税可突破4000万元。县造纸厂年产纸2.5万吨,利税可达3000万元。
冶金工业:主要企业有6家,年产镁3000吨。
食品工业:主要有肉食加工、植物油、面粉、果品罐头、浓缩果汁、果脯、糕点、饼干等。其中果品加工系列产品加工量10000吨。
化工行业:主要产品有导爆索、爆裂管、碳酸氢铵及亮光油等。其中合成氨产量4万吨,碳铵8万吨。
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围绕“三城”建设目标,积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产业结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经济质量效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家,年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0家,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木业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骨干企业主要有新时代药业、中植油脂、银光化工、正义纺织、温和酒业、光华纸业、大洋机械等21家。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全省最大的中药制药企业,主要从事中西药原料及制剂、抗生素、生物制药、基因工程领域的研发、中试和生产,已实现年生产能力3000吨,年产值10亿元,利税2亿元。银光集团民爆产品、镁系列产品居国内外领先水平,民爆器材生产总量居亚洲第一,镁牺牲阳极产量居世界第一。费县中植油脂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浓香花生油系列产品及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等各种油品。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800吨花生仁,于2003年10月动工,2004年11月建成投产。
建有压榨车间、浸出车间、精炼车间、脱胶车间、小包装车间和3万吨低温库、4万吨原料库、4万吨油库等。年可加工花生仁20万吨,生产色拉油6万吨、花生粕10万吨、高蛋白饲料5万吨,灌装小包装7万吨,年产值15-20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山东正义集团、华沂集团、安信达制衣公司等纺织服装企业,已形成年产布匹1.6亿米,棉纺纱锭13万锭,服装200万套的规模。以探沂加工区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业,已形成6002家加工企业、年加工木材550万立方米的规模。县里重点规划建设的2处工业加工区,共引进项目50多个,累计投资11亿元。此外,投资4亿元的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投资1.8亿元的中澳兴盛药业、投资1.2亿元的超华热电联产项目、投资1亿元的香港力同铝业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3个机焦联产等数十个过亿元的项目也落户费县,特别是总投资300亿元的国电费县电厂的开工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费县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为费县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基础。
8、景区景点
大青山红色旅游区
大青山胜利突围旧址,位于大青山主峰西麓山凹处的李行沟和梧桐沟,这里是突围的主战场。程克牺牲地,在突围主战场李行沟一民房前的空地上,现建有纪念碑一座。
2000年5月11日,中国共青团*将大青山革命纪念地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蒙山天蒙旅游区
蒙山天蒙旅游区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120余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有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第三高峰望海楼。被称为"岱宗之亚"、"神山"。
据中科院测定,蒙山大气中负离子含量多达220万个/cm3,氧气最高浓度达到20.98%,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为养生长寿圣地。
塔山森林公园
塔山森林公园前身为国有塔山林场,于1946年建场,总面积5万亩。塔山海拔929米,因山峰陡峭如塔故名。塔山眺望,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层峦叠嶂,沂蒙风光尽收眼底。塔山水库座落在总场西200米处,群山环抱,山青水秀,是游客垂钓、游泳、划船等项目的水上乐园。
9、历史名人
繆斐
著名学者繆斐是东海兰陵人,东汉尚书郎颜盛,任青徐二刺史时迁居琅玡孝悌里(今费县诸满二村)。汉明帝时,领导山东数十万治河大军的杰出水利专家王景是琅玡(今即墨)人。东汉末年的天文学家、算学家刘洪是盖城(今蒙阴)人,他发明的珠算技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闵子骞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今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人,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478年在世。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唐朝开元年间封闵子骞为“费侯”,宋朝赠“琅琊公”,后又改称“费公”。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闵子骞以“单衣顺母”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故事是这样的:闵子骞小时候,继母虐待他,冬天用芦花套棉衣给他穿。芦花不御寒风,子骞终日冻得打颤。有一次子骞驾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翻车,被父亲呵斥鞭打,结果衣破露出芦花。其父省悟,回家写书休妻。子骞不但不怨恨继母,反而常跪父亲面前,哀求说:“继母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继母走了我和弟弟们就都要受冻。”父亲见儿子如此知礼,去掉休妻念头,继母也非常感动,痛改前非,从此视子骞为己出。古文原文如下: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取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其实闵子骞绝不单单是孝顺,这其中还包含了善良、宽容和仁爱。
闵子骞曾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逝于长清县内。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但他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张四知
张四知,出生于费县城南关儒林巷,明朝天启二年中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升检讨,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是费县有史以来官职最高人物,人称“张阁老”。
张四知自幼聪明绝顶,七八岁就会作诗应对,有一回老师见马尾被风吹散,缕缕可观,便信口吟道:“风吹马尾千条线。”只听身后有一孩童朗声对答:“日照龙麟万点金。”老师回头见是张四知,非常惊讶,认为此孩将来必定不凡,自此加意培养。张四知发愤苦读,于天启元年中举人,第二年就在北京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此后步步高升,成为朝廷重臣。崇祯十一年五月入阁,升为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正国级别。
气势磅礴的李自成起义大军,使明统治者已面临灭亡。崇祯皇帝已无回天之力,张四知等阁老宰相也无补天之术。他虽“居位清谨”,但在倾轧的官场内,仍不断遭人攻击弹劾。秉政四年,于崇祯十五年六月被罢免官职回籍。
10、费县特产
费县板栗
费县板栗
费县板栗,以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糯性强等特点,国内外颇负盛名,是山东的名贵土特产。费县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沂蒙山黑山羊
沂蒙大锅全羊,又叫沂蒙全羊汤,属于鲁中沂蒙山区的一道名吃。水用控山泉水,羊是沂蒙黑山羊(以传统黑山羊为佳),鲜香肉嫩、香味独特、回味悠长,被誉为沂蒙名菜。
白石屋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汉族主食。以山东为盛,起源甚早。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煎饼从原料上看,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还有地瓜面煎饼。
费县白石屋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