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3年,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绵阳市安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岷山南端、龙门山中南段的西侧安县茶坪、高川乡,茂县光明、富顺、土门、东兴乡及北川县的墩上乡。保护区面积为17740公顷,全为国有林。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中文名: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
级别:*
地理位置:绵阳市安县茶坪乡
海拔:4047米
占地面积:17740公顷
保护对象: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建立时间:1993年
1、历史沿革
1993年公布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12月,被国家林业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
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自然保护区21处。升级为*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绵阳市安县茶坪乡、高川乡,北川县,武安乡和阿坝州茂县光明乡、富顺乡、土门乡、东兴乡境内,是3县交界的区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56'~104°18',北纬31°37'~31°48'。
地质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属古生界志留系沉积皱段裂带,西南侧绝壁高耸,似刀劈斧削,壁下形成幽深的沟谷,有多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瀑布、海子、山腰万亩野生杜鹃和山顶的日出云海,佛光构成“一山分三带,景色各千秋”的独特自然景观。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
气候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年均气温11.5℃,≥0℃以上积温4500℃;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5.5℃。年日照1050h。
土壤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有黄壤、黄棕壤、暗棕壤、山地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等6类。
水文
年降水量1500mm左右;月平均蒸发量以5月~8月最大,每月可达150mm以上,多年平均1216.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之间;全年无霜期220d左右。
保护区水系,区内东西区域属安昌河支流茶坪河,集境内纸厂沟、花红树沟、猫儿沟、石板沟之水,经安昌河注人涪江;东南部区域属凯江支流雎家河,纳境内长石沟、断头沟、邬家沟之水,经雎家河注人凯江;境内北部及西北部区域(茂县境内)属白草河支流土门河,纳境内新明沟、肖家沟、何家沟、龙须沟、响水沟、羊记沟、石板沟之水,经土门河、白草河注人湔江。
3、区域范围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绵阳市的西面,与茂县接壤,海拔2942米,保护区面积为177.4km2,其中安县86.7km2,茂县73.5km2,北川17.2km2。区内最高海拔4047m,位于保护区西南部老鹰梁子尖包;最低海拔1630m,位于罗家大坪梁子,相对高差2417m。
4、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地理
千佛山高大巍峨,雄壮多姿、垂直气候分布明显,四季主色调鲜明,形成“春看杜鹃、夏望瀑布、秋赏枫叶、冬观冰雪”的典型亚高山生态景观,山峰苍翠挺拔,巨石雄奇嶙峋,树木郁郁葱葱,熊猫、金丝猴等动物在山间丛中悠闲自在,山奇、石怪、水秀、峰险、林幽、云美,构成千佛山奇特的自然风光。
动植资源
千佛山形成于远古侏罗纪第四纪冰川,即使再活跃的思维,也很难想象那遥远冰河的时代变迁。但冰川的侵袭使这里构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千佛山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6%,是全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好的野生动植物类型区。在千佛山,有4万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木珙桐树,有10万亩箭竹海,15只大熊猫常年在这里活动。在1万多亩原始杜鹃林中生长着70多种野生杜鹃,其中胸围最大的杜鹃树竟有两米多,最难看到的紫色杜鹃和黄色杜鹃成为这里的当家花旦,银杏、红豆、楠木、香樟等珍稀树木随处可见,有牛羚、金丝猴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猕猴、小熊猫、扭角羚等3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鸟类资源
通过2002年10月和2003年5月对保护区鸟类的集中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鸟类13目35科16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II级保护鸟类19种,完全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鸟类种类20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有留鸟91种,夏候鸟48种,而冬候鸟、旅鸟分别只有13种和8种。鸟类区系组成为:古北界种类有30种,东洋界种类90种,广布种19种,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同时兼具西南区和华中区的特点。保护区鸟类主要分布在阔叶林和灌丛生境,其次是针阔混交林生境。保护区内鸟类水平分布的情况和垂直分布的情况都差异明显。
上一篇:四川雪宝顶*自然保护区
下一篇: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