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瑞典法罗岛去世,享年89岁。
中文名:英格玛·伯格曼
外文名:ErnstIngmarBergman
国籍:瑞典
出生地:瑞典乌普萨拉
出生日期:1918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2007年7月30日
职业:导演、编剧、制作人
代表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秋天奏鸣曲、芬妮与亚历山大
主要成就:第35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51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提名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埃尔文.G.撒尔伯格纪念奖
1、人物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ErnstIngmarBergman),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瑞典导演、编剧、制作人。
1944年,编写个人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1946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危机》,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50年,编导爱情片《夏日插曲》。1955年,自编自导的古装片《夏夜的微笑》获得第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57年,执导奇幻片《第七封印》,该片获得第1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60年,执导剧情片《处女泉》,该片获得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1963年,执导剧情片《沉默》。1969年,执导剧情片《安娜的情欲》。1971年,英格玛·伯格曼获得第35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1976年,凭借执导的奇幻片《面对面》获得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1978年,拍摄家庭片《秋天奏鸣曲》,该片获得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最佳原创剧本提名。1982年,凭借剧情片《芬妮与亚历山大》获得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剧情片《受祝福的人》。1998年,获得第51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提名。2003年,执导剧情片《萨拉邦德》。
2007年7月30日,在睡梦中于法罗岛的家中安详地过世,享寿89岁。
2、星路历程
【早年生涯】
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
【40年代的创作】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Hets,1944),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AlfSjoberg拍成影片。
1946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Kris,1946)。(1948)、《渴》和《*》(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创作】
50年代初,在电影艺术上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inseglet,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成熟期的创作】
1977年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Serpent'sEgg,1977)。
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Hostsonaten,1978),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IngridBergman主演。
1982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FannyochAlexander,1982)。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亚历山大》之后宣布不再拍片,但实际上,他通过自己的剧本仍在对瑞典电影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1992年,著名丹麦-瑞典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执导了伯格曼编剧的影片《最美好的愿望》(Godaviljan,Den,1992)。这部描写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荣获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同年,伯格曼的儿子丹尼尔·伯格曼也把父亲的小说《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银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个剧本《私人的谈话》(Enskildasamtal,1996)又被与他长期合作的女演员、导演丽芙·乌尔曼拍成了电视剧。
2003年,为瑞典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电影《萨拉邦德》(Saraband,2003),这是自《芬尼与亚历山大》以后20多年来惟一在电影院里与观众见面的伯格曼长片。影片在法国著名女演员让娜·莫罗的建议下,参加了昂热首映电影节组织策划的瑞典电影大师观摩展。
3、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英格玛·伯格曼的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他的父亲是相当保守的教区牧师,也是个严父,英格玛·伯格曼因为像尿湿床这样的过错而被锁在黑暗的衣橱中。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英格玛·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
英格玛·伯格曼的母亲是女演员卡琳·艾葛伯隆,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
婚姻情况
时间 | 妻子 | 子女 |
---|---|---|
1971年11月11日–1995年5月20日 | 伯爵英格莉·冯·罗森(鳏居) | 玛莉亚·冯·罗森,作家,1959年出生 |
1959年–1969年 | 凯比·拉雷特(钢琴家) | 丹尼尔·伯格曼,电影导演,1962年出生 |
1951年–1959年 | GunGrut(记者) | IngmarBergmanJr,飞机机长,1951年出生 |
1945年7月22日–1950年 | EllenLundström(编舞家与电影) | 艾娃·伯格曼,电影导演,1945年出生 |
1943年3月25日–1945年 | 爱丝·费雪(编舞家与舞者) | 妮娜·伯格曼,女演员,1943年出生 |
逝世情况
2006年10月,英格玛·伯格曼动了臀部手术并且复原得很慢。2007年7月30日,在睡梦中于法罗岛的家中安详地过世,享寿89岁;8月18日,在法罗岛私人丧礼中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