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傣族传统体育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22:00:23
...

傣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傣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它的延续与发展,与傣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既是傣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傣族概况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省新平、元江、金平、腾冲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为1158989人。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主要分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大方言区。文字为老傣文,是随着佛教的传入由印度字母脱化而来,为一种拼音文字。

2、傣族历史

傣族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傣族先民就已在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瑞丽江、威远江和元江流域一带生息繁衍。汉晋时期,活动于滇西一带的古越人后裔——“滇越”(又叫“乘象国”),以及“掸”“鸠僚”等,与傣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


跳竹竿

系。大约在公元8世纪,滇南等地的傣族以“茫乃”(今景洪)为中心,建立了“茫乃道”政权。之后,分布在各地的越人后裔进一步分化演变,逐渐形成了许多单一的人们共同体,出现了不同的族名。这时期汉文史籍中记载的“茫蛮”“金齿蛮”“银齿蛮”“黑齿蛮”“漆齿蛮”“绣面蛮”“绣脚蛮”“白衣”“生僚”等,都是傣族先民早期的他称。元代,*王朝在傣族地区设立了土司机构,对傣族人民进行管理。明清时期,傣族又有“百夷”“白夷”“僰夷”“伯夷”“摆夷”“水摆夷”“早摆夷”等称呼。一些地区的傣族土司历明清、民国,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1570年,车里军民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统辖区划分为12个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西双版纳,傣语“西双”即“十二”之意,“版纳”即“一千块稻田”之意,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识别和各地傣族群众的意愿,统一称为“傣族”。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后,封建农奴制被废除,该地区的傣族从此也走上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历程。

3、傣族传统体育

傣族是雨林的民族,在傣族的传统文化中,傍水而建的干栏式居屋,水稻的种植,泼水节等,成为傣族美好生活乐章里是最富色彩的音符。傣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传统体育形式表现出柔美、细腻、传情、祥和、修身养性等文化特质。独具特色的白跌(打陀螺)、藤球、跳竹竿、象脚鼓、击抬鼓、赛龙舟、丢包、堆沙和武术等体育活动,是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智慧结晶。

4、代表性体育项目

藤球

藤球,是缅甸及靠缅甸边界线傣族地区的一项球类游戏活动。

傣族的藤球,系用篾编制成的空心球,略小于排球。其活动形式,一般用脚踢。踢的技巧包括正踢、侧踢和后踢几种。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这类藤球的活动形式也出现了腿踢、肩顶、头顶等技巧。现在的藤球,在傣族民间除了表演和作为自娱自乐的游戏外,也开始有了比赛,主要是以球不落地和姿势多样为主。即可两人对踢,也可数人围踢。


象脚鼓

跳竹竿

跳竹竿,是傣族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与傣族生活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傣族是雨林的民族,其生活的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竹林婆娑,秀丽的风景与淳朴的民俗民风,造就了与其地理环境相融的体育活动。而跳竹竿就是以其盛产的竹子为器械发展出来的一项活动形式。

傣族的跳竹竿,分打竹竿和跳竹竿两种。其中的打竹竿,参加者有十几人,两人一组。在打竹竿过程中,每人分别执竿一端相对而坐。以竹竿互敲或敲击地面,时起时落,时分时合。随着音乐的伴奏,竹竿一击一分的频律不断变化、加快,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而跳竹竿,需要跳者灵巧地跳跃在竹竿的分合之间,运用双脚跳、单脚跳等形式,变化出优美、舒展的动作。在跳竹竿的过程中,既有男打女跳,也有女打男跳,同时还有男女混合跳。

象脚鼓

象脚鼓,是傣族民间一项传统体育形式,主要流行于傣族男子中。

傣族象脚鼓,分长、中、短三种形式,打起来声音浑厚悠扬。作为傣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傣族男子从小必须学会打这种象脚鼓。

流行至现在的傣族象脚鼓,一般为两人一组,多采取两人对踢和对打的形式进行竞技。对踢比赛过程中,两人以跳跃、转身、下蹲、躲闪等动作俟机对踢,整个身子随着鼓声一起一伏。步法有脚跳、弹腿跳、撩腿、悠腿等,并间以错步、弓步、点步和旋转。既击鼓擂声,又对踢较力斗计;象脚鼓对打时,可单打、双手、集体打。

傣族象脚鼓的对踢和对打,常在各种公共场合以及傣族年节庆典中进行。

上一篇:傣族音乐

下一篇:傣族葫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