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立于1957年3月1日,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中国三大科学院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
1、简介
中国农科院在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农、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科院是*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农、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发展农业科技出版事业、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领域主要覆盖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畜禽与特种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栽培饲养、疾病防治、产后加工、质量标准与检测、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农业工程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等学科领域。
中国农业科学院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国家农业图书馆,是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农业图书馆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业图书馆,该馆馆藏纸本文献210万余册,其中珍贵农业古籍1万余册,有1200余种外文期刊属国内孤本,现有全文、事实和文摘型国内外电子数据库40余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有32个直属研究所,其中北京地区14个,京外所18个,分布在全国各地。还有8个共建研究所。
2、建院60周年
**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2017年5月26日致信祝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向全体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在信中指出,6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说,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灿烂农耕文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强调,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率先跨越,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贺信全文另发)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作出批示表示祝贺。他在批示中指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来,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农业科技前沿,持续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为解决“三农”发展重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希望你们不负重托,再接再厉,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紧扣我国农业技术“短板”,着力深化农业科技*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力争取得更多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成就展暨表彰大会26日上午在京举行。会上宣读了*的贺信和*的批示,宣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重大科技成就,并对建院60年先进模范人物进行了表彰。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建院60年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多项,获奖成果2400多项,国家科技奖励成果320余项。
3、*致信
*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6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灿烂农耕文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率先跨越,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2017年5月26日
4、人才
现有职工9342人,其中科技人员5975人,在科技人员中,研究员344人,副研究员1181人;有博士379名,硕士714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位。*专家24人,省部级专家220人,*特殊津贴专家96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4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8人、岗位专家177人。
5、科研实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全院建有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个分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4个农业部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质检中心,37个部级质检中心;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12座国家农作物圃;1座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有数据量80G以上的大型农业科学数据库。长期保存作物品种资源39.2万份,居世界前列;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6、职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农、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发展农业科技出版事业、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机构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方针指导下,专业结构、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更富有竞争与挑战性,增强了科技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中国农业科学院正沿着建设现代化农业科学院的方向,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加快科技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和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努力为创建具有*农业创新体系作出新贡献。
8、下属研究机构
全院拥有39个研究所(中心),1个研究生院,1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在39个研究所中,从事种植业研究的有16个,养殖业10个,经济、环境资源8个,农业工程和高新技术5个。有24个研究所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全院建有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个分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4个农业部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质检中心,37个部级质检中心;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12座国家农作物圃;1座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有数据量80G以上的大型农业科学数据库。
9、取得成就
农科院建院五十年来获奖成果2495项,其中*成果奖273项;“十五”和“十一五”科研经费总计43.4亿元。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全院资源办学,优良的科研设施设备、大量的前沿课题项目、充足的科研经费、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一流的导师队伍及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等,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锻炼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
2002年至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获得国家奖成果98项,省部级奖成果565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249项,社会力量奖成果139项。
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
10、机构成员
现有职工9342人,其中科技人员5975人,在科技人员中,研究员344人,副研究员1181人;有博士379名,硕士714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位。
11、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和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科技、经济合作。
12、历史沿革
建院初期
建院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的布局与设置是: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工作、综合性作物与畜禽、经济管理、情报信息等研究所,一般设在北京,而专业性作物或畜禽的研究所,一般设在主产区,如蚕业所设在江苏镇江,花生所设在山东莱阳,麻类所设在湖南沅江,棉花所设在河南安阳白壁乡等。
1957年建院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设有17个科研机构。即:设在北京的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农业原子能利用研究室和农业气象研究室;设在京外的棉花研究所、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蚕业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设在各大行政区的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为20个。其中,新增建了9个研究所,下放了6个大区研究所。新建所有:兴城果树研究所、杭州茶叶研究所、辽宁柞蚕研究所、兰州中兽医研究所、江都家禽研究所、莱阳花生研究所,还有设在北京的蔬菜研究所、养蜂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
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增至34个。即新建了14个研究所:徐州薯类研究所、沅江麻类研究所、呼兰甜菜研究所、长沙养猪研究所、邓县黄牛研究所、南宁水牛研究所、左家毛皮兽研究所、新乡农田灌溉研究所、南京农业遗产研究室、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吉林大豆研究所、黄羊镇养羊研究所、益都烟草研究所、安徽沼气研究所。
科研机构缩减
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减至24个。除新建武昌油料研究所外,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划归第八机械工业部,另有10个研究所下放地方,包括大豆所、花生所、薯类所、沼气所、养猪所、黄牛所、水牛所、家禽所、柞蚕所和养羊所。
1961~196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25个科研机构。其中,1961年新建了重庆柑桔研究所。
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27个科研机构。即新建了广州水稻生态研究室、南京小麦品种资源研究室。
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为29个。即新建了内蒙古草原研究所、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室。
196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发展到33个。即新建了院部仪器厂、院农场西昌试验站、河西走廊试验站、富裕牧场。同时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划归八机部。
1966~196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33个科研机构。
学院建制撤销
1970年,在“不靠七千五,要靠七亿五”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除保留原子能所、撤销农业经济研究所外,其余31个研究所全部被下放北京及全国十余个省市。197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制撤销,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三家合并,成立中国农林科学院,连同农业部下放管理的两个单位在内,科研机构为7个。即:原子能所、林业研究所、林化产品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情报室、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电影制片厂。
1974年,中国农林科学院新建了农业研究所、养猪研究所和兴城果树试验站,同时中监所、农影厂仍划出归农业部领导,科研机构为8个,直到1977年。
恢复原建制
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林水三院各自恢复原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恢复,有28个科研机构。即:原子能所、养猪所、情报所、生物所、品种资源所、作物所、蔬菜所、气象室、土肥所、植保所、畜牧所、养蜂所、甜菜所、哈尔滨兽医所、果树所、烟草所、蚕业所、血研室、遗产室、茶叶所、麻类所、油料所、柑橘所、棉花所、灌溉所、兰州兽医所、北京农机化所、草原所。
197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增至32个。包括新建兰州畜牧所、郑州果树分所、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生院;恢复了中兽医所、农经所;院图书馆独立建制,同时,撤销养猪所,划出了北京农机化所、生物所。
1980~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为33个,包括1980年新建的生防研究室。
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又收回特产研究所,科研机构为34个。同年,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室升格为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所。
1983年,新建中国水稻研究所,机构增至35个,直至1984年。
1985年,新建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科研机构为36个。
1986年,科研机构为37个,新建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1987年,情报所、院图书馆、农业科技出版社3个单位合并组建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科研机构减少2个,为35个。同年,蔬菜研究所更名为蔬菜花卉研究所。
1988~1989年,科研机构仍为35个。其中1988年养蜂所更名为蜜蜂研究所;1989年上海血研所更名为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
1990年,依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文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从文献中心分出独立建制,全院科研机构为36个。
199l~199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一直为37个。其中,1991年新建了饲料研究所,1992年院批准设立了农业宏观研究室,1993年院批准成立了廊坊中试基地,这两个单位因故未统计在全院37个独立科研机构数内。
1996年,因中兽医所与兰州畜牧所合并组成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科研机构为36个。
1997年,农业部将其直属的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都沼气研究所、天津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3个单位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达到39个。1998年科研机构数仍为39个。
1999年,遗产室划转给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遗产室”的牌子。同年,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改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全院科研机构数为38个。
2000年,柑桔研究所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以西南农业大学管理为主,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的牌子。全院科研机构数为37个。
2001年,农业气象所与生物防治研究所合并,组建“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蚕业所并入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牌子。同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牌子。全院科研机构共35个。
2002年,土肥所与区划所合并成立农业资源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原子能所的基础上成立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成立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同年,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科学研究所”的牌子,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的牌子。全院科研机构共35个。
2003~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数在改革中稳定在33个。其中2003年,品资所与作物所合并成立作物科学研究所;甜菜所并入黑龙江大学,以黑龙江大学管理为主,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的牌子。2005年,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和上海兽医研究所分别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中心、哈尔滨分中心、兰州分中心、上海分中心的牌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从1957年建院至2007年的50年间,科研机构大体经历了三起两落。
从1957~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从17个发展到34个;1960年精简下放,科研机构减少为24个。
1962年10月,中国*八届十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决定,在党*、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逐步恢复,到1965年又发展到33个。1966年“*”开始后,科研工作受到极大干扰,特别是1970年,在当时所谓依靠“七亿五”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除原子能研究所的设备因无法搬迁而得以保留外,农业经济研究所被撤销,其余31个研究所均被下放北京市及京外十余个省市。全院7500多名职工只留下约600人,并被组成十多个“五七’科技服务队,分派到大寨大队等红旗点蹲点。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并,更名为中国农林科学院。
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轨道上来,农、林、水三院各自恢复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很快得到恢复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稳定在35个,90年代末达到39个以上。2002年,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改革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部分研究所进行了转企、转为农业事业单位,或并入大学的试点,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组或新建了一些研究所,截至2006年底,科研机构数稳定在33个。
下一篇: 城市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