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土壤数据库

科普小知识2022-09-24 11:45:32
...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层最活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场所。自十九世纪末道库恰耶夫创立成土因素学说以来,土壤学在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这些海量土壤数据的储存、管理和传播成为可能。

1、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九五”开始开展土壤数据资源的积累工作,2009年在院信息化专项科学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经费支持下,建成了“中国土壤数据库”,是国内本领域最系统、完整的科学数据库,数据涵盖土壤资源、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土壤生物等土壤学主要学科分支,并通过数据库门户提供土壤数据的在线浏览和离线申请服务。2015年,土壤所参加了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成立了“土壤科学数据中心”,中心的成立提高了土壤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程度和线上服务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土壤数据的服务数量和影响力水平,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农业、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基础土壤信息的应用。2016年,在土壤所“一三五”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国家土壤资源清单及决策支持服务”的经费支持下开始“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以期在丰富土壤数据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土壤数据空间可视化分析水平、对决策模型的支撑能力和用户获取土壤数据资源的便利性,并发展成为我国土壤学领域的*科学数据中心及服务平台。

2、功能

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包括Web端和移动端,两者数据互通共享。Web端功能包括土壤空间数据浏览及模型分析、土壤数据在线申请、土种数据检索、土壤类型参比检索、土壤样品资源检索、私有图层管理等;移动端功能包括土壤空间数据定位检索、土壤类型识别、样品信息采集等。平台数据分为私有图层、公有图层和精品图层三类,其中公有图层所有用户可以在线浏览分析;私有图层仅上传者本人可见,可以通过平台集成的工具模型进行分析,或与其他公有图层进行叠加分析;精品图层分6级,需要用户达到相应等级才可以使用,多使用“国家土壤信息”APP的拍照识土功能可以提升用户等级。

3、数据分析


4、样品库

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它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而且还记录地球生态环境变化信息,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可为长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比对的基准。土壤样品长期保存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英国洛桑试验站保存了1843年以来的20万份土壤样品,澳大利亚CSIRO国家土壤藏馆保存了1920年代以来的7万多份土样标本,美国农部自然资源中心保存了数十万份土壤样本。这些样品在土壤变化、农业活动效应、土壤碳库变化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院野外站网络科研样地建设项目“土壤样品长期保存系统(KFJ-SW-YW023)”于2016年1月启动。土壤分中心主持,CERN海伦站、内蒙古草原站、沈阳站、栾城站、禹城站、封丘站、安塞站、海北站、盐亭站、鹰潭站、鹤山站等11个野外站参加。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及保存标准规范化建设,中心样品库及区域库改造,样品统一管理,土壤样品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等工作,建成包含1个中心样品库和11个区域样品库的分布式土壤样品保存体系,增强了CERN土壤样品的保存和备份能力;整合CERN长期监测、重大科研项目、历史样品等不同专题来源的土壤样品7万余份,并针对已有样品覆盖度不高的区域补充采样1万余份,扩大了我国馆藏土壤样品代表性;在现有基础上完善了土壤样品库建设、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标准规范体系,提升了土壤样品库的标准化水平;建成土壤样品数据库,对样品信息实行标准化整理入库,并通过平台统一对外共享;建成样品库管理平台,覆盖整个样品入库、保存、流转各个环节,提升了土壤样品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这些建设成果表明该库已成为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管理最为规范的土壤样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