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白猪
中国新育成的猪品种。简称哈白猪。在含有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血统的杂种白猪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苏联大白猪血液,对其级进杂交二代选育而成。
中文学名:哈尔滨白猪
别称:哈白猪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偶蹄目
亚目:猪形亚目
科:猪科
属:猪属
种:猪种
亚种:哈尔滨白猪
分布区域:黑龙江养猪业的主要品种
1、简介
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是中国通过引入苏联大白猪血液,在含有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血统的杂种白猪的基础上对其级进杂交二代选育而成的品种。哈白猪产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哈尔滨市及其周围各县饲养头数较多,并广泛分布于滨洲、滨绥、滨北和牡佳等铁路沿线。
2、形态特征
哈尔滨白猪特写
3、生长性能
哈尔滨白猪饲养
据对兰西县种猪场后备母猪(23头)的观察,初情期在161.96±3.64日龄,发情持续期67.55±0.14小时,发情周期20.34±0.20天。对9月龄后备母猪(24头)的测定,交配组的排卵数14.5±0.5枚,未交配组13.9±0.9枚。
母猪一般在8月龄、体重90-100公斤时,公猪在10月龄、120公斤左右时开始配种。据统计,初产母猪(380窝)平均产仔数9.4头,60日龄断乳窝重121公斤,经产母猪(1251窝)相应为11.3头和158公斤。
种公猪利用年限,在国营农牧场中一般为3-4年,农村中为4-5年。种公猪一次射精量200-250毫升,精子活力0.7以上,密度为每毫升1.5亿。
据对兰西县种猪场的10头母猪的调查,在按标准饲养条件下,母猪哺乳期减重25.1±4.97公斤。经产母猪每生产一头活仔平均耗混合精料38.3公斤,60日龄哺乳期每头仔猪采食混合精料10.9±0.5公斤,日增重239±6克。
肥育性能
据1973-1978年双城农校牧场等11个单位的13次肥育试验资料,在每公斤混合精料含消化能约3.0兆卡、消化粗蛋白160克左右的营养水平下,104头肥育猪从2月龄断乳体重14.95公斤养至8月龄120.6公斤,日增重587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精料3.7公斤和青料0.6公斤。
据对宰前体重平均115.46公斤的39头肥育猪的测定,屠宰率74.75%,眼肌面积30.81平方厘米,膘厚5.05厘米,花板油比例为6.44%,皮厚0.31厘米,腿臀比例26.45%。胴体组成的特点是皮下脂肪含量多而皮肤较轻。90公斤左右屠宰时,胴体肌肉占45.05%、脂肪占41.09%、皮占5.39%、骨占8.47%。与同体重屠宰的民猪比较,哈白猪皮下脂肪的比例以及花板油和皮下脂肪总量占空体重的比例,均明显超过民猪,但花板油不如民猪。
哈白猪肉质细嫩,据对体重90公斤左右屠宰的6头肥育猪的测定,宰后45分钟,背最长肌pH6.19±0.049,失水率26.45%。肌肉中粗脂肪量占鲜样百分率为:背最长肌4.04%,半膜肌4.11%。
4、育种技术
哈尔滨白猪
2、实行以种猪本身表型选择为主和后裔测定相结合的选择方法。在现场测定后备猪的生长发育,在2、4、6和8月龄各阶段进行表型选择,并对主要种公猪进行后裔测验。同时,后备公猪按5选1和后备母猪按2选1的比例留种,加大选择强度。
3、采用窝选、重复选配和近亲繁殖等措施,以加速群体性状的一致和遗传上的稳定。同开展时品系繁育,选育出早熟、体长、抗寒、多仔、窝重大等6个品系,丰富了品种结构,提高了生产性能。
4、重视饲料生产,改进饲养管理,加强仔猪和后备猪的培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