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山镇
影山镇位于独山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全镇总面积106.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75米,年均气温13.6℃。镇域辖7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寨,121个村民小组,3245户,1.33万人。东与本县翁台和甲定两个水族乡相连,南与麻万镇相接,西与都匀市的良亩乡相临,北与都匀市奉合乡交界。21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烤烟种植是我镇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友芝村、京寨村、石板村等三个村。2009年种植烤烟1580亩,产量40万斤,实现产值250余万元。
中文名:影山镇
行政代码:522726101
身份证前6位:522726
长途区号:0854
邮政编码:558000
隶属政区:独山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贵J
辖区面积:106.19km2
人口数量:约1.33万人
人口密度:125人/km2
行政驻地:友芝村
1、地方简介
影山镇
影山镇位于独山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东与本县翁台和甲定两个水族乡相连,南与麻万镇相接,西与都匀市的良亩乡相临,北与都匀市奉合乡交界。21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全镇总面积106.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75米,年均气温13.6℃。镇域辖7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寨,121个村民小组,3245户,13319人。耕地面积0.97万亩,其中田0.75万亩,土0.22万亩。
2、行政区划
影山镇区划
522726101200121友芝村
522726101203220京寨村
522726101205220黄桥村
522726101207220石板村
522726101208220翁奇村
522726101210220桑麻村
522726101211220东泥村
3、农业发展
影山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全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了“522”经济发展格局,即:五个基地,两个园区,两个市场。
烤烟种植是我镇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友芝村、京寨村、石板村等三个村。2009年种植烤烟1580亩,产量40万斤,实现产值250余万元。
“沟山茶”是我镇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镇共有茶园5000余亩,年产干茶90余吨,产值达360余万元。
我镇作为全县脱毒洋芋种植规划区,常年种植洋芋3600余亩,主要分布在东泥、桑麻等村,种植成效明显,已被列为省级高产洋芋示范种植基地之一。
“黄桥仔猪”作为一个养殖品牌,在省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全镇常年母猪存栏4000余头,年产仔猪6万余头,每年通过黄桥仔猪市场营销的仔猪达10万余头,以黄桥村为中心的仔猪产业带动了周边乡镇养猪业的发展。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68元,比2008年的2737元增加331元,增长12.7%。
4、区位优势
影山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207省道、贵新高等级公路贯穿镇域南北。贵新高等级公路独山匝道口距镇区18公里,墨冲匝道口距镇区16公里,是三都经翁台、甲定上贵新高等级公路的交通要道,镇*驻地南距独山县城20公里,北距都匀市墨冲镇16公里,距都匀市区45公里。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必将成为城市工业、资金、人才外溢,城市经济能量释放的首选地。
5、地方人口
影山镇
影山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148
男7001
女6147
家庭户户数3680
家庭户总人口(总)13072
家庭户男6940
家庭户女6132
0-14岁(总)3640
0-14岁男2074
0-14岁女1566
15-64岁(总)8601
15-64岁男4549
15-64岁女4052
65岁及以上(总)907
65岁及以上男378
65岁及以上女52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788
6、城镇动态
影山镇“四举措”做好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推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我镇采取以下举措切实抓好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为推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扎实深入开展,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具体抓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负责组织实施和对驻村*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将驻村*撰写的工作日志进行汇总,确保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不搭架子、不走过场。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张贴标语牌、喷刷广告墙等方式,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人作为联络员,及时掌握驻村*工作动态,加大对*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为不断深化*驻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制定工作制度,建立管理网络。各驻村工作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并公开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服务中心的工作制度,建立工作例会、公开承诺、民情日记、工作报告、资料归档等制度,明确驻村工作组组长职责,确保驻村工作组工作有序开展。
四是强化监督方式,注重工作引导。由党委副书记带队,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开展督查,采取抽查、实地查看等形式,按照县委“五个方面要求”内容督查和评估*驻村工作,及时掌握驻村*到位常驻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工作指导,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荔波
荔波地处贵州南部,位于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处,东北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州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与贵州省独山县相连,北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荔波行政区域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459公顷,森林覆盖率53.96%。辖6个镇,11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总人口16.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4.51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主要矿藏有煤、铅、锌、镁等。
荔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占荔波全县1/6的面积,以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珍贵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原始、古朴、神奇、多姿多彩而著称,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及樟江沿河风光带。荔波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的荔波县境内,毗邻广西环江、南丹县,处在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荔波樟江风景区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茂兰喀斯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生态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
荔波樟江区风景名胜区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和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观为主体,景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景物景观动静相间,刚柔相济,是既有奇、幽、俊、秀、古、野、险、雄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同时,荔波是*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和有*领导的红七军革命活动旧址及古井、古墓群。
茂兰喀斯特森林是以原始性强,集中连片的森林为特色,被中外专家誉为全球喀斯特地貌上保存完好绝无仅有的绿色宝石。神秘奇特的喀斯特森林,将树、石、水、藤、乔、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目前风景区内有公路可通往广西南丹、环江、金城江和贵州的麻尾、三都、独山、都匀、贵阳,延伸可达广西柳州、桂林、南宁。黔桂铁路的咽喉站麻尾火车站距小七孔景区仅36公里,在建的荔波机场距县城9公里。从县城乘车15公里可直抵水春河起漂点,到各景区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福泉古城
平越古城,在上世纪60年代大都拆毁,只剩下几座券孔城门和一些断垣残壁,诉说历史的沧桑。唯有小西门外,内城、水城、外城至今犹存。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内城耸立在山间平地,水城筑于山麓河畔,而外城则跨过河流、田野,里外三层构成一座瓮城。城墙依山而筑,蜿蜒山间,气势雄伟,有百级石阶可登上城头。这座城垣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河流的一段包入城中,居民可到水城汲水。为防备发生战事时水源被截断,在水城外修建了一道长五十五丈的外城墙。外城墙在两处跨过河流,墙建在两座三孔石桥之上,故被称为“桥上城”。为了让水能够流动,又便于防守,便在桥下设有铁栅闸门,实为两座水关。出小西门,有道路通往水城、外城,因道路要穿过河道,在路下建有五个泄水的桥涵,侧边建有吱哑作声的水碾,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这种城垣结构,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凝结着中国古代科技与建筑艺术,在国内其他地方不曾见过,其别具一格,令古建筑专家叹为观止。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福泉古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都匀毛尖茶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都匀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长顺绿壳鸡蛋
长顺绿壳蛋鸡原产于长顺县鼓扬镇,该地偏僻落后,交通闭塞,地势险峻,地理位置复杂,海拔660~l597.5m,年最高气温32℃,最低一l℃,无霜区288d,日照时数1202h,年降雨量1250~1400mm,相对湿度81%。境内有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鼓扬河,全长12.8km。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鼓扬镇马场村、岩腊村、纪堵村一带,人们就发现有产绿壳蛋鸡的鸡群,世袭流传利用这种鸡蛋能治伤风感冒,因此绿壳蛋鸡倍受保护,长期得以繁衍。按照农村习俗走亲送礼、移民搬迁,绿壳蛋、绿壳蛋鸡也当成礼品随之在异地扎根发展。20世纪80年代,由于瘟疫严重侵袭,农户饲养的鸡几乎灭绝,只有在偏僻闭塞依山而居的村庄饲养的绿壳蛋鸡幸免于难而得以保留。20世纪90年代,绿壳蛋鸡发展虽然缓慢,但在防疫部门的防控和宣传下,人们对瘟病有所认识,饲养量也有所提高。9o年代后期由于畜牧部门高度重视,对绿壳蛋鸡进行了保种选育的申报工作,2000年开始得以实施,总计投入10万余元,采用提纯复壮选育的扩繁方式培育了麻羽、灰羽、黑羽乌骨绿壳蛋鸡2万多只。由于资金有限,该品种未形成规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其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提高和增加,品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罗甸火龙果
罗甸县从2008年在龙坪镇新民村连片种植1000亩后,截至今年8月,火龙果种植面积达4.8万亩,亩产量800至1300公斤,实现产值2.4万元以上。由于具有低脂肪、高食用纤维素、高磷脂、低热量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偏爱。
罗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在19.6℃左右,无霜期达335天,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素有贵州“西双版纳”和“天然温室”之美誉,加上地域辽阔,土壤质地好,是多种果树的理想生长之地,现已成为贵州省水果的主产区之一,其中火龙果以其优良的品质、细腻的口感、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国内闻名遐迩。目前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成为我省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且成为罗甸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