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遗失的信
《一封遗失的信》是罗马尼亚作家扬·路卡·卡拉迦列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是卡拉迦列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也是罗马尼亚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喜剧作品。它将一个山区县的首府在确定*候选人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展现在话剧舞台,讽刺了十九世纪最后几十年来罗马尼亚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不良风尚。
1、内容简介
该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罗马尼亚外省一个山区县首府。时间是1883年,为修改宪法而举行的议会选举前夕。斗争在执政党(推举的候选人是法尔伏里蒂)和在野的独立派(推举的候选人是卡扎文库)之间展开。卡扎文库是个老政客,他知道自己能否取得胜利,取决于是否能得到执政党方面的支持,为了保证自己的胜利,他利用偶然出现的一个有利时机,采取讹诈手段。他发现并掌握了县长斯特凡.蒂帕特斯库写给选举委员会主席特拉哈纳凯的夫人卓雅的一封情书,便以此要挟政敌:如果不支持他当选*,就要在他主编的《喀尔巴阡吼声报》上将情书公诸于众。尽管对立的一方向他施加压力,将他拘留、拷打,对他搜身和搜查住所,并向他许诺地方各种重要职务,赠给他庄园地产,卡扎文库仍然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要求。正当他的企图几乎就要成功的时候,事态的发展出人意料地急转直下。*来电推举阿加米察.丹达纳凯为正式候选人。卡扎文库的讹诈计划落了空。同时,他又被查出签署假支票冒领组织的资金,而那封能让卓雅和蒂帕特斯库身败名裂的信,又在选举大会上的一场*中丢失。卡扎文库无计可施,不得不同意去领导庆祝新*当选的群众游行。
2、作者简介
卡拉迦列(1852~1912),CaragialeIonLuca,罗马尼亚剧作家,散文家。生于1852年1月30日,卒于1912年6月10日。出身贫寒。办过文学杂志,担任过戏剧总监。由于他的作品触犯了统治阶级,*于1904年离开罗马尼亚到德国定居,最后客死柏林。他的创作可以分为戏剧和讽刺小说两大类。在戏剧方面,有讽刺市侩庸俗生活的《暴风雨之夜》,揭露资产阶级政党虚伪本质的《约尼达先生面对反动派》,描写小市民盲目追求时髦的《狂欢节》以及抨击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一封遗失的信》等。在讽刺小说方面,有《果耶先生》、《来访》、《一点儿小积蓄》、《新闻报导》等。罗马尼亚文学界公认他为罗马尼亚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3、人物形象
卡拉迦列在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十九世纪末期罗马尼亚社会中一群活生生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每一个类型的政客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性格特征和生活轨迹。
斯特凡.蒂帕特斯库:活跃、精力充沛但容易冲动。他狂妄自大,以鄙视的目光看待他的政敌(卡扎文库、约内斯库、波佩斯库等人)。警长普利斯唐达认为他拥有各种幸福的源泉:“要庄园有庄园,要职位有职位,要卓伊奇卡太太有卓伊奇卡太太。”他把整个县当作自己的庄园领地。为了要回那封信,他向卡扎文库许诺了各种各样的公共职位和地产。
扎哈里亚.特拉哈纳凯:老谋深算又四平八稳。他的口头禅是“耐心点儿,别着急!”表明他的性格不急不躁,观念上趣于保守。尽管是个胸有城府、八面玲珑的政客,但从他的家庭生活来看,特拉哈纳凯却显得异常幼稚。
卓雅:这个周旋于蒂帕特斯库和特拉哈纳凯之间的女人,其实才是真正的县长。由于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两人的影响力,在必要时,她毫不犹豫地在重大问题上做出许诺。比如,为了要回自己的情书,在县长蒂帕特斯库尚未表示愿意妥协的情况下,她就毅然答应保证让卡扎文库当选众*。
法尔伏里蒂和布伦佐维内斯库:两人形影不离。由于两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他们每次出场都有着喜剧性的效果。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是昔日外省小城那种枯燥乏味生活的一种反映。
纳耶.卡扎文库:擅长蛊惑人心的政客典型。阴险狡诈,巧舌如簧。为了发财致富,他身兼两种职业:律师和记者。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善于看风使舵。他虽然没有别人那样的口头禅,讲话富有煽动性,但往往充满言不及义、故弄玄虚的华丽词藻。
阿加门农.丹达纳凯:剧作家本人是这样来评价这个人物的:“他比卡扎文库更坏(比如,他用别人的情书进行讹诈,达到自己目的之后,却不守诺言,没有把信还给人家);比法尔伏里蒂更蠢。”(比如,他如此地不知趣,竟将特拉哈纳凯同蒂帕特斯库两人混淆,当着前者的面把后者说成是卓雅的丈夫)。他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典型人物。他缺乏基本的自知之明,明明自己已经年老昏庸,还自认为是个年富力强的政治家。
普利斯唐达:表面呆傻但心里却很明白,知道卓雅才是真正的主子。为了养活一大家人,这个县城的警长竭尽委曲求全之能事。他阿谀奉承、四面讨好,对公共财产顺手牵羊。明明知道自己是知法犯法,但他是为了主子的利益,所以有恃无恐,不怕被惩处。同时,他又随时可能背叛主人,倒向*更大的一边。
4、书评
《一封遗失的信》之所以能够传世不朽,是因为它真实、入木三分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的社会政治现状。按照当时的选举制度,获得候选人资格是至为重要的事情。候选人肯定是当选者。因此,为了获得这种资格,政客之间相互欺骗、蛊惑、讹诈、结盟、背叛厖各种手段、伎俩无所不用其极。就象卡扎文库引用“冈贝塔”的话(其实此语出自马基雅维里之口)自白那样:“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剧本的结局令人心里感到不是滋味,因为,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胜者并不是最优秀的;而是在权利之争中最擅长使手腕、用伎俩的人。
卡拉迦列运用的讽刺手法是多方面的、毫不留情的。为了突出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剧作家也动用了多种手段,通过他们语言、行为,甚至名字对他们进行全面塑造。这些人物有血有肉,也是因为剧作家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讲话,发表演讲,阐述观点,而恰恰是这些讲话使他们的面目暴露无遗,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愚蠢,没有文化素养,以及蛊惑人心的目的。
《一封遗失的信》另一个卓越之处在于它的构思巧妙。剧作家采用让戏剧冲突逐渐展开和扩大的手法。一开始是蒂帕特斯库、特拉哈纳凯和卓雅上场。他们为外面发生的一件事(情书丢失)感到惶恐不安,但那件事只作部分透露。然后,讹诈者卡扎文库登场,从而使喜剧的根本冲突得到展开。围绕这一根本冲突,剧作家还增添了一系列新的、次要的冲突,使得剧情逐渐复杂化。这在戏剧创作中被称做“滚雪球”的手法。
5、文摘
卓雅凡尼格,我正等你呢!……你都做了些什么?你把卡扎文库抓起来了?你这样做,认真地考虑过吗?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蒂帕特斯库为什么?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因为你干的傻事!为了避开你因为疏忽而惹出的这场灾难!你怎么这样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居然把情书随随便便地放在衣袋里,跟手帕混在一起,就像丢掉一张普通废纸一样,就像从剧院出来扔节目单一样把它丢掉了……你这么缺心眼,说实话,我万万没想到!真见鬼!你是一个成年女人而不是小孩子。
这样丢三落四,就是在小说里,话剧里也少见……卓雅你责备我吧,凡尼格,责备吧!……(哭了)是的,就是这样……那时我就像一个少女……我干了一件天大的傻事;不过现在必须把它纠正。凡尼格,如果你爱我,如果你在一生中曾有一瞬间爱过我,那就帮帮我吧,帮我洗掉这种耻辱。你是男人,可以不在乎!我们俩的事被弄得满城风雨,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对我来说呢……凡尼格……你想想……想想吧……(又哭)蒂帕特斯库正是为了这个,我才把卡扎文库关起来的。卓雅这样没用,凡尼格。就算卡扎文库今天死了,明天他的报纸仍然会刊登我们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