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生别离
《生别离》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乐府诗词。这首诗写在深秋之时,清晨,天上繁星点点,残月渐逝,周遭还有阵阵鸡鸣。因着战乱,朝廷不得不征兵。战马嘶鸣,仿佛是对离人的不舍。回看自己的亲人,泪流满面。在这黄河之上,河水滚滚不停歇,这湍流之水,被击打的飞溅,远看那云,却好似惹上的淡淡哀愁。出征在外的人又想起了在家的亲人,也不禁愁容满面。不觉走到了野外,地势低平开阔,却有一股寒意袭来,身冷,心更冷,这棠棣的叶子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作者通过对野外凄凉萧瑟环境的描写,对亲人被征做征夫而不能骨肉团聚,对征夫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对战乱的痛恨,对人民生活的深深担忧。
1、原文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1)。
晨鸡载鸣残月没,征马重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2)。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3)。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积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4)。
2、注释
(1)食檗bò:服食味苦的黄檗。比喻受辛苦。黄檗,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木材坚硬,树心黄褐苦涩,是枪托和家具的优良材料。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可制肥皂和润滑油。不易:不容易。食梅:服食青梅。青梅,青涩酸苦的梅子。难:艰难。能苦:可能苦涩。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啊”“呀”。梅能酸:青梅可能酸涩。未如:不如。没有比。生别:生存时别离。活着离别。活生生地别离。之:的。为难:成为难事。使人作难。难以应付;难办。苦在心:苦涩在内心。酸在肝:酸涩在肝肠。
(2)晨鸡:鸣晨的雄鸡。载鸣:开始鸣叫。再次鸣叫。鸡叫二遍。载,又,再,且。《小雅·小宛》‘题彼脊令,载飞载鸣’。又飞又叫。一边飞一边叫。残月:指清晨残存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没:沉没。征马:远征的马匹。重嘶:重新或又嘶鸣。不断嘶鸣。行人:行路之人。出:出门上路。出行。回看:回头顾看。骨肉:骨和肉。指儿女。比喻至亲,亲人。哭一声:啼哭一声。指儿女的啼哭。梅酸:青梅的酸涩。檗苦:黄檗的苦涩。甘如蜜:(都会)甘甜如若蜜汁。听一声儿女的哭啼也是心甘也。
(3)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流经北方。水白:水面泛起白色浪花。黄云:喻黄色沙尘,风沙,边塞之云。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秋:秋天。相对愁:互相对面发愁。天寒:天气寒冷。野旷:原野空旷。何处:什么处所。宿:宿营。夜宿。棠梨:又称山棠梨,豆梨,野梨,赤梨等。叶战:树叶战抖。战,战栗,颤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哆嗦。风:冷风。飕飕sōu:象声词,形容雨声或很快通过的声音。又指阴冷貌,萧飒或衰败貌。
(4)生:生存时。活着的时候。活生生地。别离:辞别离去。忧从:忧愁自从。中来:个中来。心中出来。无断绝:没有中断和绝尽。前两句的别、绝二字为入声九屑韵。忧积:忧虑累积。心劳:内心辛劳或劳神。血气:血液与气息;指元气,精力。衰:衰败。衰弱。未年三十:年龄未到三十岁。生:生长。滋生。白发:白头发。发,古音fe,入声六月韵。
沌意:别、绝,均为入声九屑韵。发,古音fe,入声六月韵。这里好像又是二韵混用。也许唐朝时二韵已经合并了吧?
3、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