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来宝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
中文名称:好来宝
其他名称:好力宝
类型:表演艺术
起源民族:蒙古族
形成时间:公元十二世纪前后
代表作品:《燕丹公主》、《英雄陶克套》等
1、艺术简介
好来宝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是一种蒙古族特有的曲艺表演形式。它是由一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的说唱表演,表演者均为男性。好来宝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
“好来宝”是蒙古族语“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的意思。它的唱词以四句为一节,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好来宝”的音乐富于变化,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表演节目的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表演中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普遍运用,使好来宝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一气呵成的特点。
20世纪初叶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可分为简单的徒口表演形式“雅布干”、以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以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又因表演者人数的不同分为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风格上,逐渐形成了叙事、嘲讽和赞颂三种类型。表演题材多种多样,除一般思乡赞马、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新中国成立后,又产生了许多歌颂伟大祖国的作品。
2、历史渊源
好来宝表演
远在成吉思汗之前的辽金时代,郭尔罗斯就为蒙古古部落——豁罗剌思部。成吉思汗强盛起来以后,这块水草丰美的宝地,被成吉思汗封给他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血脉传承,蒙古族文化的影响绵延至今,好来宝这门艺术也就在郭尔罗斯草原上流传至今。好来宝这种民间文艺形式,不但民间艺人“胡尔齐”以演唱好来宝为业,就是一般的牧人也因它通俗活泼而普遍喜爱它。好来宝,蒙古族曲艺之一。意译为“连起唱”或“串起来唱”。表演特点与汉族的数来宝和莲花落近似。《好来宝》的起源时间,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
最早的好来宝,是“乌勒格日”中的某一唱段,诸如英雄颂歌,思乡赞马,山水特写,两军作战,部队行军,上朝奏本,男女情爱等,都可以成为说书中的一段生动插曲。最早的好来宝曲目《燕丹公主》就是说书艺人说唱七国故事时,夸赞燕国公主燕丹的一段唱词。它把模样俊俏、天资聪慧的妙龄公主描写得有血肉、栩栩如生,流传至今。好来宝在近200年的演唱实践中,许多具有创新天才的好来宝艺人,不断打破某些陈旧俗套,根据内容创编曲调,更多地采用了夸张、对比、铺陈等手法,以诙谐风趣的语言,合辙押韵的诗句,把演唱者所熟悉的人和事,惟妙惟肖地加以描绘,给人以艺术享受,使好来宝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曲艺形式。好来宝以前只在牧民生活的蒙古包或草原上表演,解放后才搬上舞台。
多年来,许多郭尔罗斯文艺工作者对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断进行改革。如将单人好来宝变为多人好来宝,大胆试用各种乐器伴奏,加进戏剧情节和舞蹈动作,结合独唱、重唱、轮唱、合唱来进行表演,充分发挥了好来宝的艺术魅力。
3、演唱形式
好来宝
从演奏人数来分有单人、双人、多人几种。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多样化,徒口表演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也因表演人数的不同而有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上,也形式了叙事、嘲日讽和赞颂三种类型。
郭尔罗斯好来宝的演唱形式分为4种:(1)荡海好来宝,参加演唱的人数不定,内容广泛;(2)乌勒格日好来宝,一问一答的形式,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典故等;(3)代日拉查好来宝,为对歌形式,内容以讽刺、幽默的成分较多;(4)胡尔仁(胡琴)好来宝,自拉自唱,内容以赞颂为主。好来宝的篇幅长短伸缩性很大,短则数十行,长则数百行,甚至二人可以对唱数日。好来宝的唱词同蒙古诗歌一样,要求押头韵(四行一韵,两行一韵,或数十行一韵到底),韵律和谐,节奏明快,铿锵悦耳,并能反复咏唱。民间艺人常常见景生情,作即兴表演,实际上是一种口头即兴诗。艺人咏唱时,或以木棍敲击,或以四胡伴奏,以增强其表现力。它的曲调有数十种之多。形式活泼,语言生动,曲调优美,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4、表演特点
"好来宝"的蒙古族语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的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
5、曲艺题材
好来宝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了许多反映*建设的作品,如艺术家毛依罕的《铁牛》等。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用蒙古语演唱,表演者均为男性,以四胡伴奏,有三种表现方法:单口好来宝,演唱者自拉自唱;对口好来宝,2人表演;群口好来宝,是六十年代由本区乌兰牧骑根据传统好来宝的演唱特点创作的一种曲艺形式,由4-6人齐唱、领唱、对唱等形式表演。其题材内容多以歌颂*祖国为主。
单口好来宝
单口好来宝表演
单口好来宝,以赞颂、讽刺为内容。以草原风光渲染气氛,以大漠风物烘托背景,唱词夸张形象,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郭尔罗斯民间艺术家苏玛说唱的《粘糜子赞》,就是流传在郭尔罗斯民间的一首单口好来宝:
在那秀丽的奈吉湖畔上,
满地铺着金黄的粘糜子。
八吊钱买来的八把镰刀,
去收割黄金似的粘糜子。
八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
八天也割不完的粘糜子;
八辆勒勒车套上八头大犍牛,
八十车也拉不完的粘糜子哟。
八个坚硬的石磙子八匹马呀,
八天八夜也打不完的粘糜子。
……
恭格喇布坦,郭尔罗斯前旗始祖固穆七世孙,博尔济吉特氏,十八世纪中叶生于郭尔罗斯前旗公营子(今哈拉毛都王府屯)。乾隆二十二年(1757),袭辅国公。乾隆四十四年(1779),赏乡郡,授额驸。乾隆五十六年(1791),恭格喇布坦不顾朝廷蒙地封禁政策,私自与汉民张立绪谋划,招山东流民入境私垦,至此,以纯牧业维持生计的郭尔罗斯蒙古人才开始接触农耕文化。苏玛演唱的这首叙事性的单口式好来宝《粘糜子赞》,即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郭尔罗斯草原的农耕生活。
好来宝的唱词受益于蒙古民歌。无论是押“头韵”、“腰韵”还是“尾韵”,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一词重叠,这种同一词的反复出现,多是名词性的醒目标题,如英雄的名字,特定的地点等。《粘糜子赞》运用的就是典型的蒙古口头文学中的“头韵”、“尾韵”。
对口好来宝
对口好来宝
在对口表演的过程中,甲乙以孤立对方为准绳。
表演者,唇枪舌战,一问一答,彼此不分胜负。
对口好来宝一般没有伴奏。演唱时,二人对面,双脚分别轮流踏地,犹如歌舞动作,以便加重节奏和增添气氛,双臂随之舞动,配以形象的动作。
好来宝对答作辩的竞赛艺术,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曾有记载,如郭尔罗斯草原好来宝艺人包·超克柱的传统保留曲目《鱼鹰之戏》:
甲:我要登上西山顶,变成老虎多凶猛。
乙:你若变成西山虎,我是猎人挽强弓。
甲:我要走上东山坡,变只黄羊好快活。
乙:你变黄羊无处逃,我拿利箭把你射。
甲:我要钻入草丛中,变成鹌鹑躲进窝。
乙:你变鹌鹑钻草窝,我变鹰鹞将你捉。
……
郭尔罗斯草原是百宝囊,散落在民间的传说,就是好来宝艺人的创作源泉。
优秀的好来宝艺人,有时候会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事由进行即兴演唱。
对答的内容,极其广泛,天文地理、花鸟鱼虫、人间太态、儿女情长,无所不有。有时候,要唱到通宵达旦,尽兴方散。有的好来宝,可以根据历史典故,连续演唱数日。
群口好来宝
群口好来宝表演
1965年,由苏赫巴鲁作词、包相文、宁布编曲的好来宝剧《巴图应征》,被前郭尔罗斯民族歌舞团搬上了表演的舞台。《巴图应征》集唱词、念白、众人伴唱、集体舞蹈、表演为一体。
《前奏调》强劲、沉稳。具有较强的走马风格,烘托出郭尔罗斯音乐风格。
《叙事调》轻快、明朗。节奏悠然,就仿佛是牧人们骑乘在马背上的颠唱。
《进行调》高亢、轻快。表演者用四弦琴敲打出马蹄的碎步,将人们带入欢愉的天地。
《叙事调》平润、明丽。牧场风格,适合叙述的节奏,较好的呈现出游牧音乐的风格。
《收场调》高昂、悠扬。以滑翔为基调,由快渐慢,以东蒙典型音乐做为完美的收场。
《巴图应征》是一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好来宝剧,以蒙古男儿巴图应征、爷爷考验孙子的枪法、箭法、马技、道德为主线。同年,《巴图应征》在白城地区参加汇演,引起强烈的轰动。剧场座无虚席,人们随着表演的高潮击掌打拍,使整个剧场呈现出“山呼海摇”、“推波助澜”的局面。
近年来,郭尔罗斯查干花草原文化馆乌兰牧骑表演的群口式好来宝,形式多样,内容大多取材于现代生活,以歌颂祖国、赞美新生事物为主。
乌兰牧骑的表演者们坐在一起,各持一把四弦琴,采取齐唱、领唱、对唱等形式进行表演。有一些曲目中,为了烘托热烈高昂的氛围,扬琴、三弦、笛子、鼓等多种乐器,也加入到群口好来宝的表演当中。
表演者你方唱罢我方唱,或集体演奏同唱一曲,或独唱、重唱、轮唱、合唱等交替使用,集吟诗、叙事、咏唱、舞蹈为一体,令观众耳目一新。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也会随着演唱的内容,不由自主的进入情境,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不停摇摆,不停的击掌。
一个行吟的表演者、一把四弦琴就是一台戏。
草原上,先有“好来宝”,后有“乌力格尔”。
传统的“好来宝”,就是草原上的“即兴诗”。
曲调多达几十种,韵律和谐,铿锵、活泼、悦耳。
唱词优美,压头韵、腰韵、尾韵,或者一韵到底。
近代,郭尔罗斯民间艺人常明、青宝、白音仓布、包·超克柱等人,在综合、融汇、创新的过程中,使郭尔罗斯好来宝艺术得以保存下来,并形成了独有的音乐特征。
民间艺人们在叙事的过程中,往往要伴随着叙事的节奏,用琴弓敲击琴杆,给出轻快的、犹如马蹄般的节奏。反复的吟唱,就如同古风长存的蒙古诗歌,将人们带入到一个真正的蒙古世界。
6、曲艺特点
风格
风格轻松幽默,节奏明快,奇巧变幻,饶有趣味,语言形象生动,韵律也比较*。好来宝多是即兴创作,它的唱词近似于民歌,都是押“头韵“的,但尾韵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那就是一词重叠;这种同一词的反复出现多是名词性的醒目标题,如英雄的文字,特定的地点等。因此,好来宝别于一般的歌谣,又不同于严格、凝练、含蓄的诗歌。
篇幅
篇幅长短不同,短的几首,三五分钟即表演完毕,如艺人们每到一家问候主人的“开场白”,即属此列。长的则能表演几个晚上。
题材
题材丰富。除一般思乡赞马、儿女风情、世态炎凉以及知识性之类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有许多艺人还自著诗篇进行演说。
曲调
有它自己一套定型化的曲调。说唱者都会根据形式、内容、情绪等任意选用。有的轻松舒缓,如泉水叮咚,有的迅急猛烈,似紧锣密鼓。建国后,好来宝这种民间说唱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除单口、对口好来宝外,又出现了多人好来宝剧;曲调也越来越丰富了。好来宝多是辩才和诗韵结合,富于知识性、娱乐性,说起来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唱起来时,你来我往,推波助澜。它往往和音乐相互交融,根据不同的唱词可配以相应的曲调。
7、代表作品
好来宝发展从始至今有很多经典曲目其代表性传统曲目有《燕丹公主》、《僧格仁亲》、《英雄陶克套》、《醉鬼》等;代表性的新曲目有:《铁牤牛》、《党和母亲》、《两只羊羔的对话》、《富饶的查干湖》等。除了表现本民族生活的节目如《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内容也被好来宝艺人进行编演。
8、价值和发展
好来宝
在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现实生态上,好来宝由于篇幅短小,易于在群众中流传。这样,一些经典作品,能逐渐在广大农牧民中引起共鸣。
好来宝的形式丰富、内容广泛、风格独特、曲调丰富,说唱者根据形式、内容、情绪任意选用自己的定型化的曲调。1949年以后,好来宝说唱艺术,有了很大发展。除单口、对口好来宝外,又出现多人好来宝,曲调就更加丰富了。
过去,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没有电视和收音机,牧民们的主要娱乐就是听老艺人说好来宝。现在郭尔罗斯许多蒙古族的老百姓虽然还很喜欢听好来宝,但是会说好来宝的人却是很少,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知道好来宝这门艺术的人都是40岁以上,非常熟悉好来宝的人一般都是70岁左右的老年人。年轻人和孩子们只是听过,但都不熟悉。
有时候蒙古族的小孩就会问“什么是好来宝”这样的问题,汉族小朋友们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尽管现在已经把好来宝写进书里,但是我们都很害怕,害怕好来宝没有人继续应用,就此变成历史,这将是民族文化上很严重的损失。好来宝虽然在前郭县委、县*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活动,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至今日,好来宝传承人日渐稀少,曲目失传现象严重,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