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街道
东区于1988年建区,是中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所在地。东区面积71.4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经联社。人口数量约2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9万人,常住人口约15万人。全区有旅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是中山侨乡之一。
中文名:东区街道
行政代码:442000002
身份证前6位:442000
长途区号:0760
邮政编码:528400
隶属政区:中山市
行政级别:街道
车牌号码:粤T
辖区面积:71.4km2
人口数量:约27万人
人口密度:1515人/km2
1、地方简介
东区街道
东区于1988年建区,是中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所在地。东区面积71.4平方公里,2006年,实施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提升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行政区划
东区街道区划
442000002002111竹苑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03111夏洋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05111花苑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15112起湾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16112桥岗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17111新鳌岭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18112长江三溪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19112齐富湾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20111东裕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002021111桃苑社区居民委员会
3、历史沿革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间,东区地域属东莞县的文顺乡管辖,后文顺乡改为香山镇。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香山镇改为香山县,东区地域属仁厚乡和永乐乡管辖。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仁厚乡分为仁厚坊和良字都,永乐乡改为得能都,东区地域仍分别属其两都管辖。
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仁厚坊与良字都合并,改为仁良都,得能都仍沿旧称,东区地域分别属其两都管辖。
清光绪初年(约公元1880年),改仁良都为镇,仁良都仍用旧称,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改名为东镇。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改镇为区,全香山县设9个区,仁良都改为第一区,东镇改为第四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东区地域仍属第一区和第四区管辖。
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县将各区的名称按地方命名,一区改为仁良区,四区改为东镇区,次年又全部恢复旧名;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各区设小乡。
解放初,各区乡仍按旧名称。
1955年8月,一区改为沙涌区,四区改为张家边区。
1957年3月,撤区并大乡时,东区境地属濠头乡、张家边乡、环城乡。
东区街道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濠头乡命名为燎原公社,张家边乡命名为胜利公社,环城乡命名为郊区公社,沙涌乡命名为钢铁公社。
1958年10月,全县合并为7个大公社,原胜利公社和濠头公社均划入张家边大公社,钢铁公社和石岐郊区公社并入环城大公社,1959年10月石岐改为镇。
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划,下辖公社;环城区下辖环城、库充、沙涌等公社;张家边区下辖濠头、长江、张家边等公社。
1963年撤区并公社时,则划为张家边公社、环城公社和石岐镇(1969年撤销镇)。
1983年11月,把公社改名为区公所;1986年12月将区公所改为镇;将长江村和长江乐园合并成立长江管理区,后又将大鳌溪划入该区管辖。
1988年1月,中山市升格为地级市,环城、张家边、郊区、东区等划入城区范围内。
1988年,中山市人民*东区街道办事处成立,东区街道正式建立。
4、地理位置
东区街道位于中山市城区的东部.东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朗镇为邻,南靠五桂山千秋岭,西与北区、莲峰区、中区相连。东区街道国土总面积71.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大致位于北纬22°46′,东经113°17′。
5、气候水文
东区街道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太阳高度角度大,日照辐射能量丰富,光热充足,终年气温较高;境域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区境内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多灾害性天气。
6、经济发展
东区贯彻执行市委、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重大战略,全力以赴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经济指标排在全市较前位置。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75.39亿元,同比增长9.6%,总量位居全市第3;税收总额54.80亿元,增长15.2%,全市排名第2。2015年,东区经济继续实现平稳发展,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9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90.06亿元,增长10.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9.53%。国地两税收入合计30.11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6亿元,增长3.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5亿元,增长6.4%。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展顺利,盛景尚峰紫马奔腾、天奕国际广场、远洋城综合体、敏捷紫岭国际一期、恒隆豪苑三期五家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合计完成投资87282万元,已完成全年投资目标的80.82%,大大超过均衡进度,预计能够顺利完成全年投资计划。推进实施“新三百”战略,全区通过“新三百”认定企业共6家,其中百亿级企业1家,十亿级企业5家。今年新申请“新三百”十亿级企业有5家。
7、农业发展
白沙湾洋角口自然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由区办事处代管各项经济业务及核算工作,协助发展集体经济。检测辖区内13个市场的农产品,全年共检测样本2.5万个,合格率99.62%。维修森林防火隔离带43.78公里,完成市政工程造林3000亩,抚育6000多亩,防火造林11.5公里,林带抚育20.26公里。不定期检查酒楼食肆,查处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保护森林资源。做好汛前三防安全检查,依时报送三防情况,及时补充三防抢险物资。核定登记水库移民,统计户数425户,完成长江水库内949.06亩耕地和13.01亩鱼塘的测量工作。投资14万元,建设农产品安全检测站,培训农村财务人员。200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2494万元,比上年下降11.4%。
8、社会建设
东区街道
在社会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村改居”改革,理顺基层管理*。从2001年起,相继完成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村改居”转制,实现了社会形态、管理*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在农村经营*方面,由农村集体经济转变为股份经济实体。目前,原18个自然村都已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2014年,全区16个经联社(不含柏山和羊角口)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税后)总额达1.56亿元,其中超过千万元的有6个经联社,股民人均分配为7930元。在基层管理*方面,全面推进“村改居”改革,从2002年起,对原有的18个村进行调整和改制,并与原有的8个居委会调整合并成为10个社区居委会,使原来的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过渡。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负责行政管理、经联社负责发展经济、理财小组实行*监督的职责清晰、分工合作、运转有序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不断改善。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其中8个的建筑面积都在800平方米以上,10个社区都被评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辖区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5年起推行股民购买社保,区财政给予近6000万元的补助,帮助18个经联社实现了股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将农保转为城保。全区14000多名股民的医疗保险也由区财政全额承担。全区低保对象均实现了应保尽保,实际保障线每人每月530元。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省特级文化站,积极开展送电影进社区、东区运动会、社区文艺汇演等文化体育活动。建设17个“星光计划”场所、1个区级社区服务中心,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投入近2亿元建设7所规范化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12月,荣获“广东省教育强区”称号。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共建设16个社区基层卫生服务站所,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去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优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安建设逐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15年平安综治考评排名全市第一,群众对东区治安的满意度较高。每年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平安建设。建成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及10个社区工作站,建立起大综治、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建设,做好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加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建设,夯实社区警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加大信访案件调处,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加强安全管理与监督,有效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2008年开始,连续7年荣获中山市平安镇区称号。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其他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区党工委、办事处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教育强区”、“中山市先进党工委”、“中山市文明镇区”、“中山市经济强区”等荣誉称号。
9、附近景点
中山西山寺
中山西山寺位于广东省中山城区西山公园内,原名仁寿禅林,又称仁寿寺。也称武峰和第一峰。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间,是读书人喜聚之地。距今已逾四百多年。该寺使用土地面积1671.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3.46平方米。西山寺坐北向南,深三进,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前进两边有厢房,天井两旁两廊均为卷棚顶,后进两边有偏殿,三进是水泥红砖结构的二层楼房,底层为僧舍,上层藏经。西山寺武峰环境优美,游人不少,每逢佛诞、初一、十五等节日,上香礼佛的信众较多,寺内香火鼎盛。解放初,西山寺仍有僧人上香礼佛做法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0期间,宗教信仰被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寺院庵堂被占用。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迁走占用单位,将西山寺归还,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1988年10月5日,西山寺正式对外开放,经市宗教科商量协调,将其它寺院的僧人调集到西山寺共住修行。当时到西山寺的有桓林寺的释庆真、白衣古寺的释智明、怀园寺的黎印西、小榄隐秀寺的释妙因。他们都是60、70岁左右的老僧,能一起共住修行,非常欣慰。从此西山寺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90年代培养了两名青年静参、静悟(后还俗)。静修于1989年拜纯真为师,一段时间在韶关南华寺参学,1998年5月纯真住持圆寂后,静修才回西山寺负责全寺事务。
西山寺一向被邑人视为名胜古迹而倍受珍惜。然上次缮葺迄今年长日久,既风雨剥蚀,复遭日寇侵略,邑境沦陷,*十年社会动荡,致庭院残损,僧侣散离,佛像摧颓,经籍荡然,香熄火冷,徒立四璧,仅存破旧正殿及仁寿禅林、西山第一峰、六棉古道三匾额,红棉旧荫,福地重光;山小岂无云出岫,台高还有树参天。两楹联及重建老峰仁寿寺碑文石刻而已。
今中山市人民*尊重邑地人之宗教信仰,保护古迹名胜。于一九八七年春成立西山寺修建委员会,并拨专款应重修之需,本寺及旅居海外港澳之善信闻讯响应,踊跃捐施,力促其成,昔日寺僧重返禅林主持修建事宜。遂择一九八七年季夏,兴工重修大雄宝殿、多宝塔,重塑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观音、地藏、伽蓝、韦驮金身。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书题大雄宝殿、万德庄严匾额。一九八八年仲夏修复工程首期告竣,盛世丰年,西山寺依旧佛光普照,钟磬常鸣,共祷国泰民安,乡邦兴盛,爰聚事勒石以垂后世。
现寺内有伽兰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准提殿、观音殿、六祖殿、地毅殿、塔殿等,颇为壮观。“0”期间,寺内文物散失,僧人撤走。但门前一副对联“红棉旧荫,福地重光”,横额“仁寿禅寺”(字体刚劲有力,笔力浑厚,相传是清代名书法家张玉堂用拳头写成的,后人称为“拳书”),幸得完好保留。
中山逍遥谷
逍遥谷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腹地银坑,可游面积数十平方公里,是中山市旅游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一个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目前为中山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于2002年被中山市旅游局评为“最具休闲的景点”。逍遥谷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依托了粤东南沿海的重要山脉、三百平方公里的五桂山。五桂山系北宽26公里,南宽15公里,主峰海拔541.6米,属花岗岩地貌,南坡五公里长的断层崖雄伟险峻,北坡山脉青翠绵延起伏。景区四围有大磨山(341米)、石寨山(417米)、芋子排(496米)、马填岭(319米)、白坟头(254米)……在最高峰上,用望远镜可以眺望珠江三角洲好多城市,还可以看到澳门和香港的新机场,大有“一览众城小”的感觉。景区主要部分可分为文化广场区、翡翠银溪、生态景区、游乐中心、露营区、天然山水泳池、紫竹林(观音庙)景区、珠江纵队革命旧址纪念区、情人谷、度假中心、购物长廊和千人烧烤场等.八十年代,-曾徒步登越过五桂山,留下了“不走回头路”的名句。景区内较好的保存了原始森林风貌,植被茂密,山花烂漫,溪水潺潺,沟谷纵横,泉清石奇,林荫蔽日,空气清新。逍遥谷也是一个天然植物博物馆,拥有610多种常绿季雨林植物。景区内负离子含量极高,每立方厘米达八万个以上,比城区高出上千倍。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能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和心脏活力,能美颜、延寿,净化血液,消除失眠、头疼,减轻神经痛、腰酸背痛、高血压,恢复人体活力及治疗许多慢性疾病——林中的各种芳香类植物,同时还具有杀菌作用。逍遥谷以自然风光取胜,景区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紫竹林景区内的桂池被人誉为中山的九寨沟,高山彩虹喷泉为中山一绝。景区内金溪和银溪(竹溪)贯穿其间,水流到处,飞瀑流泉常年不断。景区四周山体高度达400米以上,登高望远,在情人顶上能一览五桂山风光,在晴朗的天气里能看到珠海澳门。景区内目前有三十余个风光景点,自然生态景区内九莲池、滚石峪瀑布、七姐树、白马仙女洞、纤竹坪、藏参洞等等,充满山林野趣,顽石奇趣天成;银坑水库、船底窝水库、南头水库、水绿如蓝,未经污染的山水绿如蓝;实为珠三角下游一块难得的世外桃源,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逍遥谷也是一个四季大果园,杨桃、荔枝、龙眼、黄皮、柿子、沙田柚、桔子、橙子、和各种野果四时常鲜。
中山影视城
中山影视城
中山影视城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东濒珠江水,西傍五桂山,环境优雅,景色秀丽。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公路主干道从旁经过,交通十分便捷。是新世纪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新主题文化旅游景点。中山影视城占地面积300亩,分为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五大部分。它沿着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起来的,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民族、*革命进程,同时又展现了以中山市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形成一个既有革命纪念意义又有历史文化品位的多功能综合文化旅游城。中山影视城内有南京中山陵、总统府、广州起义指挥部、黄埔军校、陆皓东烈士陵园、上海孙中山故居、日本孙中山故居、英国伦敦警察局、大教堂、美国唐人街同乡会馆、纽约孙中山住处、北京铁狮子胡同等18个再现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的历史场景景点和中山近代名人馆、辛亥革命历史图片展览馆等共62个参观景点,漫步其中,能真切地了解孙中山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和感受中山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山影视城每天精心策划安排了十多场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有集特技、烟火、效果等于一体的宏大的北伐军"岭南之战"的战争场面表演,有激烈的现代马战表演,在日本景区还有东瀛味浓郁的日本风情歌舞和剑道表演,以及展示多个民族风情的中国少数民族综艺表演等。
10、地方特产
三沙花木
横栏镇三沙村位于横栏镇西北部,西临西江,毗邻古镇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岐江公路贯穿境内,纵横跨越村内的江中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古神公路也在建设中,离广珠快速干线小榄站有3公里之远。三沙村总面积8600多亩,人口6700多人,有10个村民小组。2007年三沙村组两级收入超2056万元,村级集体收入7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而在2000年三沙村组两级收入仅51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只有3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只有4600元,三沙村实现由2000年欠债120万元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全镇经济发展龙头村。五年来,随着三沙村经济的发展,三沙工业区、南珠湾、三沙小学、三沙花木基地的建设、发展、壮大成为了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的亮点。
横栏镇三沙花木基是近几年中山绿化苗木产业崛起的一个亮点,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与中山市的几个苗木生产区小榄、古镇、东升一起形成了中山市西北部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
目前,三沙花木基地有连片近8000亩,经营的花木品种达350多个,其中生产销量最大的主要是袋苗,以大叶红草、黄金叶、花生藤、花叶姜、鸭脚木、银边草、福建茶等为当家品种,乔木以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紫薇为当家品种,腊肠树、红花风铃木、凤凰木等品种也在花木基地推开。
三角沙栏鸡
三角沙栏鸡是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的特产。沙栏鸡又名三角鸡,也称石岐鸡。是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特点是鸡其个体大,胸肉较厚,肌体丰满,以鸡肉味鲜、香滑、骨脆而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销往港澳地区。
沙栏鸡又名三角鸡,皆因原产地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沙栏村而得名。据说是200多年前从顺德、东莞迁移到中山的农民带来的鸡种。沙栏鸡体型适中,其优点是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1985年被选入广东省名优特产品,入选广东禽畜品种志。
沙栏鸡头大小适中,多为直立单冠,6至7个冠齿,体躯丰满,胸肌发达。公鸡多为黄色和枣红色,主翼有黑色,以羽轴为界外则枣红色内则黑色,有紧靠羽轴两边为黑色,也有全身黑色而羽尖少部分枣红色,尾羽多为黑色,也有无主尾羽的特征。母鸡多为黄色和麻色,以麻色居多,背部有麻黄、麻褐、麻棕色三种。主翼羽以羽轴为界,也有黑色、黄色、棕色、黑花色。鸡脚部颜色有黄色、白玉色之分,以黄色居多。皮肤有黄色、白玉色,以白玉色居多。年产蛋70至90个,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与清远麻鸡苗类似,沙栏鸡苗背部两侧也各有一条约4毫米宽的白色绒毛从肩延伸至尾部,第一次换羽后条纹消失,出现雌雄羽毛的差别。
三角沙栏鸡
因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中山很早就是肉鸡出口香港、澳门的主产地。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饲料欠缺,使养鸡业面临极大的困难。由于沙栏鸡出口量减少,香港鸡农则把出口沙栏鸡选作种用去繁殖,但由于原种产蛋少、繁殖力低,香港鸡农引入新汉夏、迪高、红宝罗等外种杂交。20世纪80年代又引入嘉比隐性白鸡杂交,杂交后代均称石岐杂。石岐杂鸡在保持沙栏鸡的色、香、味的同时极大地改进了生产性能,受到鸡农和食客的欢迎。改革开放后,内地养殖户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杂交沙栏鸡,致纯种沙栏鸡濒临消失。1999年,中山畜牧部门建立沙栏鸡提纯复壮与杂交利用基地,逐步恢复这一优秀的种质资源。
三乡濑粉
三乡濑粉,是用以优质粘米为主要原料,并选用当地的优质矿泉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制成细长而很有韧性的园条状鲜粉,成品配上上汤肉料,吃起来粉条润滑爽口而有弹性,非常可口。
上一篇: 肥胖引起月经不调怎么办
下一篇: 特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