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魏裔介(1616-1686年)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四年,授工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著述有《兼济堂文集》传世。雍正间,祀贤良祠。乾隆元年,追谥文毅。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之为“乌头宰相”。“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时人曾说,自宋朝欧阳修以后,他是唯一的先为谏臣、后升宰相、历职长久并“展其嘉漠”之人。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清初“诸大典”多依其“奏议所定”。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将他同并称“二魏”的另一名臣魏象枢(山西蔚州人)作了比较,认为“其相业胜蔚州多矣”。
1、人物简介
魏裔介(1616年8月19日-1686年4月27日),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工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生于1616年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逝于1686年四月五日(4月27日)。谥文毅。著述甚丰,有《兼济堂文集》传世。
2、家庭成员
高祖:魏谦光祖父:魏纯粹
父亲:魏柏祥祖叔:魏櫆祥
长兄:魏裔鲁弟弟:魏裔讷
儿子:魏勷魏荔彤
3、人物评价
汤斌、魏象枢、魏裔介等虽强称宋学名家,但对宋学并无什系统研究,仅以朱学仰承满清朝廷意旨,以达通显贵装点门面而已。
魏裔介人仕在清初,其时是一个特殊时期。明朝灭亡,一清兵人主中原。面对战乱、灾荒频仍的社会现实,清*急需用正确的政策措施来恢复生产、安定人心,稳定清朝的统治。魏裔介在此背景下,身为朝廷重臣,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内赞政典,外筹军务,皆中机要。其奏议在国计、民生、吏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文集目录
《兼济堂文集》共分二十卷。卷一、卷二为奏疏,卷三至卷八为序文,卷九为书,卷十为尺牍,卷十一为传,卷十二为墓志铭,卷十三为祭文碑文,卷十四为论,卷十五、卷十六为杂著,卷十七至卷十九选录魏裔介所作的各体诗歌,卷二十为魏裔介的年谱。
魏裔介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他激流勇退,年未衰而辞朝,晚年以著书自娱,著有《希贤录》、《昆林论抄》、《古文欣赏集》、《阴符经注解》、《樗林偶笔》等著作上千卷,总称《兼济堂文集》。此外还有《屿舫诗集》、《琼琚佩语》等传世。
5、经典语录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欲当大事,须是笃实。
~精神不运则愚,气血不运则病。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6、诗作选录
过傅掌雷太史晓园
自有沧洲意,潇然三径清。藉花能醉客,坐树不妨莺。著述淹风雨,交游念死生。浊醪君不惜,一晤一回酲。
送友人白青玉归
故园一片月,相照共生平。俭岁无忧色,山田惟力耕。床头留旧酿,世事尽浮名。余亦明年去,闲看春草生。
和纪伯紫
钟山醉老太平春,自与云霞道气亲。三代尚存惟我辈,百年独步见斯人。久居深巷绝华毂,耻向侯门吐锦茵。高隐从来思济世,殷勤属我作良臣。
7、学术研究
主要研究魏裔介政治生涯的文章有王政尧先生的《论清代名臣魏裔介》(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04期)。
文学方面,研究魏裔介的理学的文章有王胜军的《论魏裔介的复性之学》(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07期),潘志锋的《魏裔介的道统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3期)对魏裔介生平做大致概括的文章有李建丽、史云征、李振奇的《魏裔介及其家族墓志综考》(文物春秋1996年),刘水云的《魏裔介》(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6期),王秀彦《清初名臣魏裔介》(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0年第01期),以及研究魏裔介的诗歌的文章——张坛茹《清初名臣魏裔介的为诗之道》(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01期)
8、相关书籍
《大清国相魏裔介》,魏国静、高玉昆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3月,ISBN9787546323091
《名相春秋:清初重臣魏裔介》,魏重阳著,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花山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1版),ISBN780755923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