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部,横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地处东经109°32′03″-109°43′19″,北纬18°48′59″-18°59′97″,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3435.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原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中文名称: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海南省
气候类型: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13435.9公顷
景点级别:*
保护类型:森林生态系统
成立时间:1985年
1、历史沿革
1985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批准建立五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获得国务院批准晋升为*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部,横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五个峰为西南-东北走向,成一字排列,南面有吊罗山,西部面向鹦哥岭,北望黎母山,东临加铁岭。地处东经109°32′03″-109°43′19″,北纬18°48′59″-18°59′97″。
地貌
五指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太平洋地壳构造不同发展阶段的大陆边缘区。五指山的地层由下而上是花岗岩(海拔900m-1000m以下)、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海拔900m-1000m以上)。但是由于长期侵蚀的结果,山顶部分不是火山角砾岩,而是流纹岩和粗面岩。五指山地区的地貌,初步可分为中山陡坡火山地貌和低山侵入岩林铸造地貌两大类型,中山陡坡火山地貌分布在该区中北部的五指山-奇人岭一带火山岩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地形的相对高差大于509米,该地貌的近东西、东北、西北三个方向的山脊比较明显,制约着区内以西北和近东南方向的水系,该水系是海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低山侵入岩体构造地貌,呈环状分部在中山陡坡火山地貌的外侧,海拔高500m-1000m,坡度多小于45°,属低山缓坡侵入岩体构造地貌。
气候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22.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6.5℃,平均年降雨量2444毫米,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水文
保护区内山溪水沟呈现网状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则为岩溶蓄水和断裂基岩蓄水。五指山是海南三大江河中的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和分水岭。昌化江发源于五指山空示岭,向西南流经琼中、保亭等6个市县,全长231.6km,年经流量39.0X109m3。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风门岭,向东流经琼中、屯昌等4个市(县),全长156.6km,年经流量49.5X109m3。昌化江和万泉河的集水面积分别为5150.4km2和3693.2km2,两条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岛总面积26%。
植被
由于保护区内山势高耸,地形破碎,小气候多样,因此形成的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从热带雨林到灌木丛草地均有分布。热带湿润雨林(含沟谷雨林)分布在西南、东南和西北方向,海拔700~1000m地段的坡面和山谷中及东北方向的海拔500~1000m地段的坡面和山谷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400m地段。热带亚高山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700m地段。热带山顶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1867m地段。
3、区域范围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435.9公顷,核心区位于保护区中心位置,其面积为8012.33公顷;缓冲区位于核心区两侧,总面积为3203.82公顷;实验区位于最外围,其面积为2371.94公顷。
4、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原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
植物
截至2013年,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2146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85属216种、种子植物177科825属1930种(含变种、亚种及变型),集中了海南岛绝大部分野生植物物种。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一级3种(全部为种子植物)、二级36种(其中种子植物29种,蕨类植物7种)。在这些保护物种中的陆均松、见血封喉、鸡毛松、海南韶子、广东松等在局部地区可形成优势种;而石碌含笑、皱皮油丹、蝴蝶树、海南梧桐、山桐材、琼岛杨、海南韶子、海南紫荆木、琼棕等均为海南特有种。
桫椤树
动物
截至2013年,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27目75科289种,其中两栖纲2目6科28种、爬行纲2目13科56种、鸟纲16目36科159种、哺乳纲7目20科46种。记录到152种,占全部已知种类的52%,其中56种是五指山过去没有记录的,物种记录数增加比例高达24.0%。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动物
保护区内有鱼类6目18科52属67种(亚种),比过去的记录(45种)增加了22种,增加比例达48.9%。有昆虫1700余种,其中不乏新种、特有种、新记录种,如玄麝凤蝶和渡边何华灰蝶为新种、红绶绿凤蝶海南亚种为新亚种,细纹凤蝶为中国分布新记录。
截至2013年,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共计73种,占该区动物种类的25.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保护动物38种。有39中列入CITES公约;9种列入IUCN红皮书;4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5、开发利用
五指山保护区旅游景区在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境内,距五指山市28公里。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中国名山之一,是海南最高峰,海拔1867米。五指山有五峰,形如五指,故得名。五指山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并成为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三块热带雨林,被誉为海南岛之“肺”,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50000个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它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景区。
A线:赏树根古道,线路全长2267m,游览时间约3至4小时。
五指山保护区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图
B线:游仙女潭,线路全长345m,游览时间约半小时。
C线:寻昌化江之源,线路全长1150m,游览时间约1至2小时。
D线:拜观音庙,线路全长747m,游览时间约1小时。
6、保护机构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具有行政执法管理职能的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海南省林业厅,业务归口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内设综合科、计财科、保护科、科研监测科、社区宣教科5个科室,下设水满、罗解、加钗、什坡、仕阶5个管理站和五指山、罗解、加钗、什坡4个木材检查站,行政上管理海南省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局和五指山万泉森林旅游服务中心。
7、保护价值
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海南岛原始林面积最大、海拔高差最大、热带植被类型最多、植被垂直带谱最完整、雨林群落最为典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