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00:04:56
...

长阳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北部余脉,总面积13313公顷。该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

1、景区简介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崩尖子海拔2259.1米,是长阳第一高峰。崩尖子林区的森林植被保存完好,为原始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赋存极为丰富。

野生动物有19目28科35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9种;野生植物有67科159属312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8种。

地理环境

长阳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低西高,境内山脉分南北二支,北支为巫山山脉,自西向东,蜿蜒于清江两岸,南支属武陵山脉,南支最高处为四方台黄柏山一带,其主峰就是崩尖子(又名剪刀山),最高处海拔2259.1m,也是全县的最高点。崩尖子保护区海拔高度在200~2259.1m之间。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足,且雨热同季。平均温13℃~16℃,海拔在1800m以上地区,平均温在8℃以下。年均降水量1300mm~1460mm,相对湿度为77%。无霜期为150~180d。土壤有黄壤、石灰土暗黄棕壤和棕壤土,其中棕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上地段。

动植物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据科学考察统计,该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95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红豆杉等21种;脊椎动物39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林麝、金雕、大鲵等54种。

该地区被学界视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热点地区——中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沿革

长阳崩尖子在1988年建立县级保护区,2001年批准为市级保护区,2010年经省*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夷陵区西北部、长江西陵峡北岸,总面积1422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及区内景观资源。

3、相关信息

据了解,该保护区内主峰天柱峰海拔2008米,是三峡大坝库首最高峰,自古就有“三峡云顶”的美称。森林公园总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98%,保护区内生长着2085种维管植物,其中红豆杉、珙桐等37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栖息着185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林麝、豹等2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大老岭在1956年建立国有林场,199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经省*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4、新闻报道

长阳|崩尖子晋升为*自然保护区


崩尖子山峰

2017-07-1317:32 来源:三峡宜昌网 责任编辑:刘振华

本网讯(通讯员汪涛余发勋骆胜东)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公布了黑龙江盘中等17处新建*自然保护区名单,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然保护区。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阳都镇湾镇,区内原始次生林群落保存完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海拔2259.1米,是长阳第一高峰。

崩尖子林区为原始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赋存极为丰富。据科学考察统计,该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95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红豆杉等21种;脊椎动物39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林麝、金雕、大鲵等54种。

该地区被学界视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热点地区——中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8月5日,崩尖子县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成立,11月16日建立崩尖子林区管理站。2001年12月31日,宜昌市人民*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6月28日崩尖子自然保护区被批复为省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015年3月10在国家林业局召开的2015年林业系统晋升*自然保护区评审会上,与会的25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5个省区申报的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审,长阳申报的崩尖子国家自然保护区获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