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东乡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09:50:28
...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东径103°10′~103°44′,北纬35°30′~35°36′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毗邻,南与广河、和政两县接壤,西接大夏河、与临夏市、临夏县为界,北隔黄河与永靖县相望。历史上,东乡没有县的建制,隶属河州管辖,1949年8月22日东乡解放。1950年10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东乡自治区。1955年,根据《*宪法》规定,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中文名称:东乡族自治县

英文名称:DongxiangCounty

所属地区:甘肃省临夏州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5个镇、20个乡

*驻地:索南坝镇

地理位置:甘肃省西南部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著名景点:民俗文化商贸街、东大坡森林公园、凤凰山

人口:29.16万(2012年)

面积:1510平方公里

方言:东乡话、兰银官话

机场:兰州中川机场

火车站:兰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甘N

电话区号:0930

邮政区号:731400

1、行政区划

2012年,东乡族自治县辖19个乡、5个镇: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那勒寺镇、唐汪镇、春台乡、柳树乡、东塬乡、坪庄乡、百和乡、关卜乡、赵家乡、五家乡、果园乡、沿岭乡、汪集乡、风山乡、车家湾乡、高山乡、大树乡、北岭乡、龙泉乡、考勒乡、董岭乡下辖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

下辖地区 简介
锁南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镇。县*驻地。1950年设锁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万,其中东乡族占86%。213国道穿境而过,锁(南)达(板)、锁(南)果(园)公路终点。辖锁南居委会和锁南、伊哈池、高门、苜叶里、苦改里、乔文、毛毛、张王家、白家沟、王家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油菜子。
达板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40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为锁(南)达(板)公路终点。辖达板、陈家、上舀水、红柳、红庄、黑石山、拱北滩、崔家、甘家、科妥、上科妥11个村委会。地处洮河西南侧。为县乡镇企业密集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子,为县四大林果基地之一。.
河滩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40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为锁(南)达(板)公路终点。辖达板、陈家、上舀水、红柳、红庄、黑石山、拱北滩、崔家、甘家、科妥、上科妥11个村委会。地处洮河西南侧。为县乡镇企业密集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子,为县四大林果基地之一。.
那勒寺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那勒寺乡,1958年并入百和公社,1960年析置那勒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东乡族占99%。辖那勒寺、南门、三甲、黑庄、瓦房、杨家沟、和和土、祖祖、郭泥沟、黄牟家、巴哈松、达板空、上哈力13个村委会。
唐汪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60年设唐汪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回族占29%、东乡族占20%。有公路接213国道。辖塔石沟、石嘴、赵壁山、河沿、胡浪、汪家、上城门、下城门、舀水、张家、马巷11个村委会。地处洮河西南岸。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子。乡镇企业从事建筑业等。
春台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春台乡,1958年并入锁南公社,1960年析置春台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0.8万,均为东乡族。213国道穿境而过。辖大庄、陈家沟、龙堡、北庄、大坊、周家、石家沟、壑岘、阴纁、阳纁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
柳树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柳树乡,1958年并入东塬公社,1960年析置柳树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0.6万,其中东乡族占16%、回族占84%。213国道穿境而过。辖红庄、柳树、大山、寨子沟、马百户、仲家山、八羊沟7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
东塬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设东塬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东乡族占73%、回族占17%。213国道穿境而过。辖塌山、林家、毛沟、包家、赵牙、牛家、张家、牙虎家、满散、刘牙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碳化硅等厂。县硅铁厂、老虎嘴电站、地毯厂设在境内。马家窑文化遗址、林家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坪庄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坪庄乡,1958年并入锁南公社,1960年析置坪庄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0.9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南关、罗家、韩寨岭、大坡、坪庄、结沟、三社7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为县酸巴梨基地乡之一。
百和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百和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东乡族65%、回族占25%。蒿(支沟)锁(南)公路穿境而过。辖百和岘、何阎家、大岭、达柴坪、康家坪、赵家沟、丁赵家、王家川、刘家、杜家、新同、石头湾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产酸巴梨。
关卜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0.9万,其中东乡族占42%,回族占29%。蒿(支沟)锁(南)公路穿境而过。辖墁坪、上王家、胭脂、关堡岭、叶家、草滩、梅滩、壑岘、波罗9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为县酸巴梨基地乡之一。
赵家乡 1950年设赵家乡,1958年并入果园公社,1960年析置赵家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赵家、墙头、甘土沟、石头沟、白家、克什间6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属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产早酥梨。.
五家乡 1954年设五家乡,1958年并入果园公社,1960年析置五家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0.7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上庄、下庄、马阴、牛沟、马场、尹家、卡家、五家沟、塔户9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产早酥梨。
果园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1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果园、巴拉城、杨王家、楼子、李坪、陈何、石拉泉、宗罗、奴拉芒、王山、石山11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产早酥梨。
沿岭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1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果园、巴拉城、杨王家、楼子、李坪、陈何、石拉泉、宗罗、奴拉芒、王山、石山11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产早酥梨。
汪集乡 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16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0.9万,均为东乡族。锁(南)达(板)公路穿境而过。辖嘴头、高家、马家、池沟、瓦子岭、盐沟、包家、对坡、沙黑池、何家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
风山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有简易公路接锁(南)达(板)公路。辖丁家、岭村、南岭、那拉西湖、池滩、陈二甲、格路沟、上沟8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
车家湾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0.3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锁(南)达(板)公路。辖车家湾、水家、大湾、马脊梁、段岭5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
高山乡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0.3万,均为东乡族。锁(南)达(板)公路穿境而过。辖洒勒、岔巴、庙儿岭、布塄沟、中庄5个村委会。境内山峦纵横,沟涧交错。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胡麻。境内有县属高山林场。.
大树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0.6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辖上米家、大树、红泉、郑家、南阳纃、关卜岭、妥牙、黄家、塔拉乌、乔鲁10个村委会。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为县小尾寒羊基地乡之一。
北岭乡 位于县境中东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213国道穿境而过。辖范家、前进、大湾头、仓房、苏池、宋家岭6个村委会。地处黄土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为小尾寒羊基地乡。.
龙泉乡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11平方公里,人口1.2万,均为东乡族。213国道穿境而过。辖老庄、拱北湾、荒山、杨家、马场、北庄湾、那塄沟、大卜拉、卧妥、天桥、苏黑、中岭、何汪、周杨、坪庄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是小尾寒羊基地乡之一。
考勒乡 位于县境西部,刘家峡水库东南侧,距县城35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0.6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有汽船沿刘家峡水库通i永靖县城。辖坡根、三塬、河西、八十个塬、岘子、当土6个村委会。境内有石英石等矿产。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有三塬电灌站。
董岭乡 位于县境西部,刘家峡水库东南侧,距县城35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0.6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有汽船沿刘家峡水库通i永靖县城。辖坡根、三塬、河西、八十个塬、岘子、当土6个村委会。境内有石英石等矿产。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有三塬电灌站。

2、历史沿革

历史上东乡隶属河州(今临夏管辖),未曾单独设置政权。

1949年8月28日东乡解放。

1950年9月25日东乡自治区成立。

1953年12月东乡自治区改名为东乡族自治区。

1955年改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1996年,东乡族自治县面积1510平方千米,人口24.3万人,其中东乡族占78%。辖1个镇、24个乡:锁南镇、龙泉乡、东塬乡、北岭乡、达板乡、赵家乡、汪集乡、唐汪乡、风山乡、关卜乡、沿岭乡、那勒寺乡、免古池乡、董岭乡、车家湾乡、考勒乡、柳树乡、河滩乡、百和乡、果园乡、五家乡、坪庄乡、高山乡、大树乡、春台乡。县*驻锁南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56828人,其中:锁南镇14216人,春台乡8721人,柳树乡6623人,东塬乡12893人,河滩乡27780人,坪庄乡9493人,百和乡11413人,关卜乡9452人,那勒寺乡17785人,赵家乡7318人,五家乡8577人,果园乡12685人,免古池乡6602人,沿岭乡5565人,汪集乡9801人,风山乡5506人,车家湾乡3434人,高山乡3194人,达板乡22287人,唐汪乡14399人,大树乡7801人,北岭乡4664人,龙泉乡13739人,考勒乡7434人,董岭乡5446人。

2004年,东乡族自治县辖5个镇、20个乡: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那勒寺镇、唐汪镇、春台乡、柳树乡、东塬乡、坪庄乡、百和乡、关卜乡、赵家乡、五家乡、果园乡、免古池乡、沿岭乡、汪集乡、风山乡、车家湾乡、高山乡、大树乡、北岭乡、龙泉乡、考勒乡、董岭乡。

2008年末,全县面积1510平方千米,农业人口4.93万户26.86万人。辖5个镇、19个乡: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那勒寺镇、唐汪镇、春台乡、柳树乡、东塬乡、坪庄乡、百和乡、关卜乡、赵家乡、五家乡、果园乡、沿岭乡、汪集乡、风山乡、车家湾乡、高山乡、大树乡、北岭乡、龙泉乡、考勒乡、董岭乡,229个行政村,1893个村民小组。

3、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东经103°10′~44′,北纬35°30′~36′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毗邻,南与广河、和政两县接壤,西接大夏河、与临夏市、临夏县为界,北隔黄河与永靖县相望。

地形地貌


东乡县地貌

自治县地貌呈方圆形,四面环水,中间高突。东西宽51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6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6米,平均海拔2610米。境内山峦起伏,六大山梁夹着六条山沟,以县城锁南镇为中心向全县伞状延伸遍布。

气候条件

东乡族自治县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冬长夏短,无霜期年平均138天,年降雨量为200~500毫米。

4、人口民族

人口

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辖19个乡、5个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总户数5.5万户,总人口29.16万人。

民族

东乡族自治县有汉族、回族、东乡族、藏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以汉族和东乡族为主。

5、经济发展

以下为2011年经济总结

综述

经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5.4%;非公有制经济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77%。其中第一产业3.1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32.48%,第二产业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占21.37%,第三产业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46.15%。人均生产总值为3427元,增长21.7%。

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2.48:21.37:46.15,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农业

农业生产以保粮增收为重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洋芋脱毒工程,全县洋芋种植实现了良种化,强化农业基础,加快支柱产业发展步伐,使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粮食生产:年末耕地面积为36.78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为37.44万亩,其中夏粮5.84万亩,秋粮31.6万亩,夏秋作物比例由1:5.47调整为1:5.41,基本与上年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25.37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195.06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73032.82吨,比上年增长4.59%。其中夏粮总产达到4714吨,比上年下降39.08%,秋粮总产达到68318.82吨,比上年增长10.03%。农民人均占有粮264.14公斤,比上年增长3.43%。

林业:在造林方面,立足县情实际,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举措来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狠抓了造林绿化工作,全县当年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4.03万亩,育苗2100亩,其中本年新育1850亩。

畜牧业: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东乡手抓”品牌优势,以实现优质肉羊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稳定存栏,扩大出栏,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分散养殖和规模养殖相结合,通过*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进一步加快了羊产业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做大了羊产业,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2011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2301.4吨,增长4.1%。牧业产值达到26155.94万元,增长4.35%。

农业机械化: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3082.4千瓦,比上年增长9.1%;拥有拖拉机1764台,化肥施用实物量达到11505.67吨,折纯量达到2762.29吨,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2.53万亩。保证灌溉面积累计达到9.75万亩,完成以机修为主高标准梯田4.58万亩,建成户用沼气4339户。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5615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873.3万元,比上年增长35.9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达到10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2%。工业增加值达到9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

建筑业:年末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商业贸易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大力实施“千村万店”工程,加强对市场商品的流通管理、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使整个消费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8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88%。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零售额8786万元,比上年增长27.33%,乡村零售额4109万元,比上年增长9.1%。商品消售总额11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44%,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4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财政金融

县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县级收入完成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全县累计完成含基金财政支出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47%,不含基金的支出为16.8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028万元,比上年增长45.3%。

全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53.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3.76%,农业贷款余额4.51亿元,有力的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

6、社会事业

以下为2011年社会事业总结

科技

科技事业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为目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马铃薯良种繁育、航天育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农业增产项目,深入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了科技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人才总量稳步上升。

教育

全力实施“教育立县”战略,坚持强化基础教育、加强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实施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十五项措施,健全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教育教学活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1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9所,各类小学190所,全县现有教职工2258人,现有在校生49900人。

文化体育

2011年底,全县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累计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23个,农家书屋229个,完成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换户680户,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1.23%和92.25%。

卫生

卫生事业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为主题,投资750多万元改扩建卫生院5所,新建村卫生室45个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县共有医疗机构32个,共有医务人员357人,其中医疗人员200人,护理人员157人,病床达到527张,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1.84张,参合农民27.25万人,参合率达98.55%。

安全生产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造成死亡5人,受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14.2万元。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单位从业人员9387人,其中在岗职工9358人,年末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27686.7万元,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额29495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额295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62元,比上年增长13.6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490元,比上年增长12.01%。

7、民族起源


东乡族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的各种人,主要有突厥人、波斯人,统称为色目人。

中业撒尔塔人迁居东乡与成吉思汗西征有关。公元13世纪20年代末,成吉思汗“征撒尔塔兀勒儿七年”,撒尔塔军匠、商人、工匠、传教士等被“签发”东迁,主要迁往河州东乡一带屯戍、做工。元初,在许多地方随路建立“诸色人匠”,有铁、银、毛、毡、皮、染等,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在当时属宁河所辖的东乡部分地区集中了不少铁匠、皮匠、编织匠、银匠、碗匠等工匠,直接归宁河工匠达鲁花赤管理。统辖于安西王阿难答及其皇室,把手工业者编人“匠籍”,匠籍世袭,父亡子替,有籍经营视为合法,无籍务工就地取缔。这些工匠居住集中连片,其地名免古池、伊哈池、阿娄池、坎迟池、阿拉松池、托木池等遗址传及至今。巴素池是镇守官居住的地方。东乡地区大量的奇僻地名与中亚撒尔塔地方地名与部落名相对应。如东乡的甘土光、纳伦光、洒勒、库麦土、胡拉松、乃蛮、锁合土分别与中亚不花刺、撒马尔罕等地区的干土城、纳伦城、撒里普勒、土库曼、呼罗珊、乃蛮、锁合水等地名相同或相似。《河州志》也有记载:“考奇名于地名,与大夏西西通”。至今有一些家族流传着祖上来自阿拉伯、波斯、中亚一带的说法,现在东乡族姓马、买、牙、丁、胡、卡、妥、包、驼、旦、坡、巴、白、朱、仓、龙、固、康、肖、瓦、吃、色等奇异族姓的人,自称从西域而来的撒尔塔人。元代,有哈木则为首的40个传教者和阿里阿塔率领的8个赛义德,曾来河州东乡传教。其中有14人定居东乡,葬于东乡,其葬地拱北一一可知,其后裔分布在东乡高山、达板、坪庄、龙泉、那勒寺、汪集、沿岭等地。近来遗传工程学家对血型研究,东乡族血型频数顺序为B>A>0,与中亚一带民族相吻合,而有别于蒙古和居住甘、宁、青一带的其他民族。从人种学研究,东乡族大部分人的外貌特征与中亚人相似,大胡须、高鼻梁、蓝眼睛、深眼窝。东乡人也带来了中亚人的文化继承,如善工艺、重商贾、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相同相似的特点。东乡人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有大规模迁徙,迁徙地带主要在*伊犁等曾称为西域的中国西北部边缘,有整村迁徙,有家族迁徙,在伊犁有不少族成村落、村成村落的地区。其原因除贫困驱使之外也有一种怀故心理。

在东乡族形成中还融合了一些*化的蒙古人,元代皇胄安西王阿难答部十多万人阪依*,阿难答本人也管理“诸色人匠”、“杂造局”等。阿难答在皇室政治斗争中失败后,其子带领阿难答部下并联合*群众为其报仇,也被镇压,阿难答部分群众逃匿东乡一带,留居下业。锁南镇的王家、张王家、汪集高家、大树的黄家、五家的李家及唐汪乡的一些东乡人,说祖先为汉族。县内百和乡一带一些少量东乡族,自说原为藏族,是“随义散撒尔塔”成为东乡族成员。

东乡族的来源和形成,一度观点颇为分歧。其中蒙古人为主说,多年来在史学界先入为主占据很长时间,影响颇广。随着研究的深入,东乡族族源观点趋于一致。

8、宗教信仰


东乡族朝拜

东乡族信仰*。*不仅在东乡族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40名传教士到达东乡地区。后来人们尊称他们为40个“舍亥古杜布”(即智者、哲人、贤人)。据说,哈木则精通阿拉伯文,持两种文字的经卷,足迹遍及东乡各地。哈木则选择了一个林密草茂的山梁定居,今称“哈木则岭”,并用本山的木材,在那里修建了第一座*,称大礼拜寺。其余的一些传教士,在去河州路上的一个村庄里相聚后又分散到其他各地。此后,第二批传教士来到东乡地区,由阿俩塔率领,共8人,后人尊称八大“赛义德”(阿拉伯文音译,意为“主人”、“先生”、“首领”)。阿俩塔落居在高山乡布隆谷。这40名“舍亥古杜布”和8名“赛义德”除远走他乡传教外,有14人落居东乡,至今坟墓尚在,并留有后裔。约在明末清初,穆豪引吉尼来到东乡地区,曾落居在北岭乡大湾头地方。这些传教士的到来和礼拜寺的相继建立,为*在东乡地区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清中叶以来,东乡地区也是西北*内部产生教派与门宦的主要地方之一。

在东乡族中,*通常分为三大派系,即老教、新教、新兴教(又称色勒夫,俗称三抬)。老教分为四大派系,即哲赫林也、虎菲也、库不稳也,嘎底林也。各大派系又分出若干小支系。西北地区习惯上把*的这种老教派派系称作“门宦”,“门宦”属于*中的神秘派,在国外称为“苏菲”(阿拉伯语),在我国*称为“依裨”(波斯语),在甘肃、宁夏、青海一带亦称为“门宦”。东乡族信奉老教(门宦)的人数最多。共有九个门宦。即胡门、白庄、华寺、大拱北、张门、穆尖提、沙沟、海门、风门等。新教(又称伊赫瓦尼)信徒分布也较广。新兴教(又称色勒夫,俗称三抬)是解放初期产生的,信徒较少。

各门宦都有自己的教主,又被称为“老人家”,教主的地位由创始人的嫡系世袭,有的门宦也有不世袭的,传给贤徒或教徒们举贤。

老教和新教各有自己的*,教民只参加本教派*的活动。新教(伊赫瓦尼)的教民一般都与本教派的教徒结婚。

老教有门宦,有拱北,有教主,新教没有门宦,没有拱北,也没有教主。老教的主麻日(礼拜五聚礼日)在任何*都可以做,新教则认为非在中心地区的大寺不可。

老教阿訇在教民中进行宗教活动时,先念《*》,尔后吃饭,也可以接受“哈吉牙”(教徒施舍的财钱)。新教阿訇念了经就不能吃饭,吃了饭就不能念经,并且不能接受“哈吉牙”。

新教对天课五拾勒,非提勒,则卡提(宗教规定的税捐)看得很重,老教注重念经、“哈吉牙”。新兴教(色勒夫,俗称三抬),礼拜时要抬手三次(老教、新教只抬一次),教徒留长发,而老教和新教均不留长发。

9、民俗节日

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这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的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尔德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

开斋节

*教历9月是戒斋的月份,9月因此称之为斋月。斋月中,*白天不饮不食,不准说污言秽语,夜间饮食,称为“封斋”。伊历10月1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或称“尔德节”。开斋节的一天,男人们除了去*聚礼以外,还在清晨上“表咱”(墓地)念经祈祷,悼念亡人。邻里间相互上门做“赛俩目”,互相问安。妇女们则在家里炸好油香、油裸、馓子分送亲友,互相拜节问候,这样庆祝三天,非常隆重。

古尔邦节

东乡人称之为“阿也”,“阿也”东乡语意指节日的意思。这一节日,一般在开斋节后72天举行。凡是具有宰牲能力,而且有经济条件允许的,过古尔邦节,家家户户都要宰牛或羊庆祝。所宰的牛羊肉,或请众乡亲在家里共餐,或奉送给*和每个邻里亲友。古尔巴尼所宰的羊肉,不许独家享用;即便是上门的乞丐,也要一视同仁,让他吃饱菜、油香,再拿上一份肉。古尔邦节必宰羊,源自《*》的一个故事:先知依布拉欣年老无子,苦苦祈求安拉赐子,果然得应,取名伊斯马仪。但依布拉欣梦见安拉示意让他献祭回报,梦醒后,依布拉欣用儿子献祭,他的忠诚感动了安拉,便赐羊代赐儿子,这是宰牲节的来历。*信徒过这个节日是为了表示对安拉的恭敬顺从,效法依布拉欣,随时为主献出一切。东乡族人在古尔邦节这天,不分富贵贫贱,坐在一起聚餐,显示着民族的和睦团结。

圣纪节

纪念*诞生和逝世的节日,在伊历3月12日或13日举行(诞生日和逝世日相差一天)。过圣纪节一般的纪念方式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家会,诵读《*》。过圣经一般要宰羊、宰鸡,大家共食。有的聚众在*、拱北里过,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办。

阿守拉节

“阿守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省“10”即*教历的1月10日,相传,真主在这一天造化了人类的始祖阿丹和唉哇;阿丹和唉哇分散了若干年后,在这一天重新相会。东乡族大部分人也很重视阿守拉节。在东乡,阿守拉节主要是妇女儿童们聚会的节日,每年由各家主妇轮流操办。一个村里,哪位掌家的妇女吃上鸡头,明年就轮到她操办,其余各家各户只出一些小麦和清油。男人们念过经,作过祈祷仪式后,简单一吃就走了。剩下妇女和儿童,边吃边说边笑。对东乡族妇女来说,“阿守拉”还有粮食节的寓意,寓有对当年的粮食丰收,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这一点与宗教无关。

粮食节

东乡族的传统宗教节日,即*的阿术拉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东乡族阿术拉节是妇女和儿童的节日,届时,各家主妇轮流主持。按照古规,男人们只举行一个简单的祈祷仪式后即走开。节日里吃一种东乡语叫“罗波弱”的肉粥,寓有对当年五谷丰登的祝愿

10、饮食文化

东乡族信仰*,其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庆礼仪、风俗禁忌等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乡族人民世居交通闭塞、贫瘠落后的山区,自元以来深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生存环境的恶劣历练着东乡族人民吃苦耐劳、正直朴实、敢作敢为、聪明机智的民族性格。

东乡族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

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独特的吃鸡习俗


吃鸡风俗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生活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东乡族,以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尤其是东乡族古老独特的吃鸡风俗--吃鸡尖,别具一格,令人称奇不已。据说,这种习俗来自于中亚撒尔塔地方。

东乡族有句俗话说:“客人来了要招待,哪怕明天卖锅盖”。每当有客人光临东乡族人家,东家首先会把客人让进上房,请客人脱鞋上炕。摆上炕桌。盛上干果零食,还会捧上“三炮台”,请你刮碗子。一会儿又端上花卷、各种炒菜,换下干果盒、油香之类。

能干的主妇在厨房里烧开水,炸油香,还要忙里偷闲拾掇好已请阿訇宰好的小草鸡。可下冷水锅用急火煮,也可下开水锅用温火炖。水开了即打细沫,放入囫囵花椒颗粒和细盐,无须再放其他调料。这样,色泽金黄鲜亮、油光酥软、醇香扑鼻的白水鸡就大功告成了。

做好的鸡,要分解成13块:两个鸡大腿、两个胯子、两个鸡翅、两个鸡小腿、两个鸡岔子、两块勺勺、一块鸡尖。冒着热气的清水鸡往往是炕桌上最贵重的、也是最后一道菜。主人再三劝让,热情招呼客人尽兴吃饱。而把鸡尖夹给最重要的客人。谁享用了鸡尖,谁就代表全桌客人接受了主人的盛情款待,说明吃了鸡尖的人是主人家席面上的贵客,今天丰盛的美味佳肴就是为他的光临而精心准备的。客人会为得到主人的尊重而感到荣幸和自豪。主人也会为自己的盛情得到了客人的认可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油炸食品


馓子

东乡族聚居地--东乡族自治县,耕地多为山旱地,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豆类为主。东乡族的饮食都离不开这些农作物,尤其是面类食品在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东乡族面食及其制作方式多源自中亚,历史悠久。东乡族妇女个个心灵手巧,厨艺精湛,经她们巧手加工,会变出各色各样、造型别致的面食品。

“左拧是馓子,右拧是麻花”。馓子是东乡人面食中的佼佼者,也是*的重要节日和宴请喜事中最上乘的面食精品,色香味俱全,驰名河州。每当逢年过节之时,便是东乡族妇女们大展手艺的好时机。馓子既可现吃,直接用于筵席,款待客人,也可以作为礼品相互赠送,一般可保存八九个月,其色味不减。每逢喜事和节日家家必备。

说起油炸食品,不能不说到大如炕桌的东乡扭馓。扭馓也叫酥馓,它是婚娶筵席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耐贮藏。东乡扭馓为何这么大呢?当地人介绍,这是由东乡族特有的文化和风俗而形成的。东乡地处贫困干旱山区,人们生活特别困难,在筵席、节日等盛会上,为了热情招待亲戚朋友,扭馓做得大,一则在席上让客人们吃好,二则在客人们临走时选一把大如炕桌的扭馓相赠,表示对亲戚朋友的真诚。如今把扭馓做大,表示筵席隆重而盛大,并不局限于吃,而在于尝味道,看手艺。同时,也是对东乡族在漫长的岁月里遗留下来的热情好客这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东乡平伙


吃平伙

吃平伙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聚会和民族饮食文化。吃平伙,首先要找好吃平伙的肥栈羊,选择一户家境宽裕,主妇厨艺好的人家。把宰好的羊收拾干净,准备下锅,再把羊的心、肝、肺洗净剁碎,拌上切好的葱花、调料、香油、味精,撒上少许面粉,搅匀,按吃平伙的人数分成若干份装在小碗里备用。等大锅内煮羊肉的水开锅后,在大锅上架起蒸笼,把装好的小碗整齐摆放在笼屉中,盖上蒸笼盖子蒸熟,东乡人称它为“发子”。热气腾腾和香味扑鼻的发子浇上沸腾的肉汤,撒上碧绿的青蒜苗,就着黄嫩喷香的油香,悠闲地刮着细瓷盖碗茶,从而拉开了吃平伙的序幕。或是把新鲜的羊肝爆炒后端上来品尝,鲜嫩醇香,当地有句俗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

把煮熟的羊捞出后放在木制或竹编容器里稍稍控水。在还漂着油花的肉汤里揪上指甲盖大小的面片,舀在碗里撒上香菜,放入香醋和油泼辣子,原汁原味,十分可口,想吃多少盛多少,这是吃平伙的第二步。把还冒着热气的羊肉分卸成七大块,再把每一大块按人数剁成若干小份,人均一份,每份平伙里都有前件、后件、肋巴、胸岔、背子、脖子,尾巴七个部分,吃平伙的人多,肉块就剁得小,吃平伙的人少,肉块就会剁得大一些,平伙肉按份子剁成后,盛在碟子或食品袋里端上来,你可以当场吃,也可以拿回家去和家人一起团圆享用。

吃平伙的人一面刮碗子,一面说买卖、谈庄稼、讲新闻,话题可多了,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吃平伙,是东乡人平等互助、团结和睦集体精神的典型写照。平伙平伙,平起平坐。首先是平伙肉分为“股子”,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一人一份,分量相同;其次是平伙钱分摊后,可交现钱,也可放“八月账”,即到了粮食大丰收时用粮食顶平伙肉钱。东乡人豪爽豁达的性格,在吃平伙的风俗习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据传,吃平伙是东乡族先民们在古代狩猎时分配猎物的一种方式,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久而久之成了一种饮食习俗,一种饮食文化。

东乡手抓

早在南北朝前后,“东乡手抓”就是帝王的贡品,被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

“东乡手抓”吃法独特,是将煮熟的羊肉剁成小块装盘上桌,用手抓起一块,拌以椒盐、大蒜享食,故称“东乡手抓”。如今,“东乡手抓”已风靡大西北,在兰州、青海、宁夏各地“东乡手抓”的牌子越来越响。“东乡手抓”色香味美,肥而不腻,没有外地羊肉的腥膻味,令人“过口”难忘,百吃不厌,东乡手抓羊肉还具有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作用。

据东乡县*办马主任介绍,要做好“东乡手抓”,羊的品质是关键,这头道工序就是“舍饲”和选羊。东乡的本地羊吃的是高山深沟野生野长的百草野菜,喝的是从太子山怀抱泉眼里流出来的天然矿泉水。从东乡本地羊中精选小公羊,把它圈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用本土土生土长的本氏草,小白蒿、百里香,野葱野蒜等牧草,干草、玉米秸秆和麦麸搅拌的精饲料精心饲养,等喂养三四个月后,进行阉割,戴上笼头,不让它东奔西窜,约三个月时间,小公羊长得膘肥体壮,毛重约二十五六斤时就可以出栏了。

“东乡手抓”羊肉制作加工有着非常独特和讲究的地方。把已宰好的羊经过剥皮、淘内脏、清洗等多道程序处理后,把全羊完整地下入冷水锅,用急火猛煮。等锅内的水待开未开时,用小眼细网罩打尽浮在水面上的杂质沫子,再放入花椒、葱段、姜片、草果、青盐等调料,再用温火慢煮,出锅时需两人用干净木杆撑起全羊小心提起,放在木制案板上或蒸笼里,控水稍凉,用快刀或利斧按脖子、前腿、后腿、肋条、背子、胸岔、羊尾巴卸成七大块,再均匀地将每一大块剁成若干小块,趁热装盘,即可食用。

三炮台盖碗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气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

若是家中来了贵客,那更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非当今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饮料所能媲美的。茶叶含咖啡碱、茶碱、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既能解渴消暑、强心利尿,又能舒筋通络消积食。因而东乡族老人寿星多,与酷爱刮碗子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东乡族老人黎明即起,沐浴礼拜完毕要喝早茶。午餐、晚餐每餐必喝茶。

东乡饮茶习俗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明代河州地区茶马交易繁荣,促成东乡族的饮茶习惯。久而久之,茶成为东乡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11、风俗习惯

服饰

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还是颇为明显。男子多戴平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冬季穿羊皮袄,不挂布面。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东乡族的服饰也在发生变化,向大众化发展,年轻人爱穿新式时装,旧时的一些服饰渐渐消失。

女子服饰


女子服饰

古时的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口上镶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的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裤管。逢喜庆大事,穿绣花裙子。足登后跟高寸许的绣花鞋。当时不戴盖头,只戴包头巾。后来,妇女的服饰逐渐变化。女的一般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盖头大致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新婚妇女戴绿绸和绿缎子盖头;少妇和中年女子戴黑盖头;老年妇女戴白盖头,衣着都是藏青色或黑蓝色布衣。青年妇女穿红或绿的,上衣宽大,大襟在后边,外加一件坎肩,长裤一直拖到脚面,裤管不十分宽大,约7寸许。冬季穿棉袄裤,式样与单衣同。严寒时节也穿皮袄。

东乡族妇女所穿袜子由黑布缝制而成,鞋子也以蓝黑色居多。年轻女子多在鞋头上绣上一些花朵。早些时期,妇女还喜爱高2寸许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缝后绱在鞋帮上,叫木底子鞋。

过去,年青妇女,除了带银耳环、银手镯以外,头饰胸饰很少。出嫁的新娘,不仅有头饰、银制的簪草头花、五枝形的扇花缎做成的簪草,而且佩戴胸饰、银制的牙签子、银牌。银牌都是圆形的,大的像碟子,小的像银圆。穷人家的姑娘出嫁时,没有这些头饰、胸饰,则向富家借用。新娘头一次回娘家,便物归原主。现在,婚礼上新娘则只插几朵绢花,原先的首饰、胸饰已成为陈迹。

女孩子年幼时头发周围剃一圈,中间平分梳着两条小辫,8岁开始留发,梳成一条辫子,结婚后挽发髻,戴一白帽,外罩盖头。现在的青年妇女,多喜戴高6寸至7寸的筒状白帽子,身穿流行的时尚西装,足蹬高跟皮鞋,也颇具魅力。

结婚时,新娘穿“过美”。“过美”是一种前后开叉的长袍和裙子,上穿镶有假袖的斜襟上衣,有的短衣袖口上,层层摞摞的,缀的假袖很多,以显其富有,新娘子一般穿套裤,叫"西古",有绑腿带子。

男子服饰


男子服饰

男子的服装比妇女逊色许多。上衣中间开口,一排整齐的布挽的纽扣,领高寸许,裤齐脚踝,与汉族男子所穿的小裤褂无甚分别,寒冷季节,则披上一件羊皮袄,一般不褂面子。羊皮袄分长、短两种,长的与大氅差不多,短的与短褂相似,皮袄都是斜襟。穿短皮袄,多系一条粗布制的腰带,这样干活轻便自如。

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平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麻鞋是用晒干的胡麻草编织而成的,还有用牛羊皮自制的皮鞋,叫"杭其",鞋掌鞋帮用一张整皮子缝制,冬天里面填草末,用来暖脚。

过去,男子多喜穿长袍,腰系粗织的羊毛腰带,挂有一把小刀,解放后,才渐渐改穿短装。

“仲白”是东乡族男子喜用的一种礼服。“仲白”样式,类似*的袷袢,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仲白”须经常保持洁净,若是不慎被秽物污染,包括人畜类尿、血和酒,必须立即清洗干净。因为“仲白”是上*礼拜五聚礼的礼服。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

东乡族中老年人,到*做礼拜,一般头上都戴缠巾,这种缠巾叫“台丝达日”,其长度是九个半吋,一吋是从手指到肘前的长度。"台丝达日"一般是用白纱、黄纱或是白绸、黄绸制成。  

建筑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般是一家一院,房屋坐北向南,以北房为上房,土木结构的平房,一门两窗,四合院是理想的住家。山区兼挖窑洞,它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室内陈设简朴,地上靠墙放板柜,盛粮及衣物等,柜面喜欢摆座钟和茶具等,墙上挂(贴)阿文对联,忌贴人像。现在东乡族住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绝大多数人家盖有砖木结构的瓦房,有些家庭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家有电视机、桌椅板凳、衣柜等,有一些还有沙发、电话等,已是现代家庭,可与城市人媲美。

庄窠

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墙围住,内有空地,有的四面盖屋,有的三面盖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阳面盖横折的两面房,也有的只盖一排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两面房。房屋的建筑除了门、窗以及梁檩椽用木制以外,其余都用泥土砌成。

东乡族人盖房打庄窠,一般没有择地看风水的讲究。但受汉族影响,立木时,用红布包梁。盖房打庄窠,除了请少量木匠以外,打墙、泥水活,都由家庭邻里和亲戚朋友帮工,先打庄窠墙,尔后盖房,上梁时,家庭主妇拿出红布和金银首饰之类,包在大梁上,用几束散麻扎住。之后,不解不取,任其久远。家里的上房一般坐北朝南,三间,里经八、九尺左右,一明两暗,上房的屋内设备比其他各屋好一些,是长辈的住房,一般由爷爷奶奶住。家境富裕者,如若长辈谢世了,一般把长辈的上房空着,打扫干净接待贵客,除了长辈住的上房之外,家中其他人住的叫“乔也格”。“乔也格”比上房简陋,以两间居多,家中人口多的则将“乔也格”隔成单间,砌有泥炕。东乡属大西北山区,一年四季都烧暖炕,炕洞都在屋外,燃料主要是牛、羊、驴粪,也有利用扫来的野坡草屑和枯树叶作添炕燃料的。厨房设在上房与乔也格相连的角落里,与住房分开。厨房除了做饭用之外,一般还作为洗大净的澡堂。牛羊圈和厕所多盖在门道的窝角里。有的则放在低矮的拦羊墙围成的小石园里,远离日常起居的卧室。厕所设在屋后,三堵墙围成一个露天的坑,便后盖上白土,有的另砌一个小屋作厕所。

*

东乡族的宗教建筑大体有两种:即*(东乡语中称“麦赤”)和拱北。*一般建在人口密度极大的市镇或村庄,或是在村民宅舍的中间地带。在聚居处修建*,既有利于信徒就近进行宗教活动。也有利于经常观瞻,激发神圣的宗教感情,同时它说明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建筑的布局一般是“三堂合一”,即礼拜堂(大殿)在中间,水堂和经堂在两边。其中礼拜堂的奠基较高,需拾级而上。正对大门,还建有直插云霄的宣礼塔,用来召唤人们做礼拜。大殿的外观建筑有两种,一种是园拱顶,园拱顶中高耸起一个小尖顶,上面配有一弯新月,高大堂皇的*穹顶和月牙,表现出天宇的肃穆气氛,园拱顶给人以庄严感,而小尖顶的月牙又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动势。另一种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表现出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威严感。大殿内部简洁、朴实,没有雕塑、绘画,象征*不拜偶像,只拜真主的宗教,为了方便于向西礼拜,大殿一律坐西朝东。

拱北

是东乡族的老教各教派为其教主修建的陵墓,也是各教派的教主传教的地方。张门门宦的拱北埋葬着十几代教主,墓庐都是砖砌的长方形“拱子”,二尺来宽,四尺来长。下方上圆,墓背上有的还盖有苦卑,拱北内香烟徐徐,气氛肃穆、神秘。还有一些拱北建在高山深谷中,大多是亭子形,附带几栋平房。这些地方被认为是上人“卧里”们显留“克拉表提”(圣迹)的地方。  

婚姻家庭

东乡族把家叫“格儿”(蒙古语,意即“家屋”),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个别富户也有一夫两妻的。家庭通常由夫妻儿女组成,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祖父母住上房,父母亲住厢房,儿女住单间的尕(小)房。长子结婚后才能次子结婚,长子另建新家,与父母分居。分居时,父母给儿子划分财产土地。幼子可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继承权比其他儿子多一些,并为父母养老送终。父母亡故时的殡葬费,由儿子们共同负担,父母居住的房子归幼子所有。

割礼

东乡族习俗,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割礼”,*称之为“逊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圣行”之一,东乡族相当重视割礼。割礼过后,便象征着受礼的人已步入青年的行列,方可以娶亲结婚。

东乡族的婚姻,实行男娶女嫁。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就要送“订茶”。由男方家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去茶、冰糖、衣物等信物组成"四色礼",故名为“订茶”(相当于订婚)。

送礼

与彩礼相同,送衣服、银钱和首饰等。送钱是给女子选购一些喜爱之物,俗称"礼钱"。送礼的多少视家庭贫富情况而定。送礼,是从说亲到结婚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一定的仪式,一般男女双方家庭在约定的日子里,一般是媒人、男方家长及说亲的儿子一起向女方家送礼,女方家请来本家的老人,备以饭菜招待,称之为接礼。

结婚(俗称宴席)

结婚这天,双方家里热闹非凡,亲戚朋友、隔壁邻里都应约而来,并按亲戚关系的亲疏,朋友交情的厚薄“搭礼”,以表示祝贺。宴席的吃食注重遵循传统的规矩,主要有各种油炸面食、糖包、肉包、烩菜、羊肉、鸡肉等。席上不放烟酒。对结婚日期男女双方家庭可随意商量,多在秋收后或冬闲时举办,一般以“主玛”(星期五聚礼日)为吉祥日子。结婚这天,要进行简单的*仪式。男方到女方家娶亲时,由阿訇主持,征询男女青年同意结婚后,当众颂经念“尼卡”,说明经过阿訇证婚,婚姻方才被社会承认。阿訇征询时有一方不愿意,婚约即无效。在念“尼卡”时,阿訇当众议定婚后男子给女子一定数额的“尼卡钱”。“尼卡钱”象征着男子向女子承诺的义务,约束其不随意抛弃妻子。念罢"尼卡"后,证婚人把预先摆好的一盘红枣、核桃撒给围观的大人和小孩,表示早得儿女。晚上也兴闹房,第二天新娘同客人见面称“拜客”,下午新娘第一次进灶房,擀长面,称“试刀面”,请邻里老人品尝新媳妇的手艺。

砸枕头

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到了新婚之夜,全村的青少年及亲友,都要来闹房,这里陪送新娘的“苏还赤”以及前来参加婚宴的妇女们,在炕上紧紧地护围着新娘,所有闹房的男人,则千方百计地寻找缝隙,摔枕头,砸新娘。由于护围的妇女防备甚严,所以尽管枕头飞来摔去,也砸不到新娘身上。于是争斗会一直持续到护围妇女招架不住,让新娘拂去蒙面的头纱,站在炕上,让男人们看新媳妇,并让男人们看箱笼里的嫁妆,双方这才偃旗息鼓,一欢而散。

耍公婆

在白天的喜筵上,还要戏耍公公婆婆,村人们把公公婆婆绑起来,翻穿上一件皮袄,倒骑在牛背上,脸上还要抹上锅黑,在大门外的场地上尽兴地嬉闹。所以婚筵上,当公婆的要尽量小心,不得招惹年轻人,以致引起麻烦。

罚新郎

新郎和陪客到女方家娶亲时,岳家的邻人和青年要想法“惩罚”新郎和陪客。这种惩罚表现为用土块打,柳条抽,惊吓新郎和陪客的骑乘,使其摔下马来,即便是身受轻伤,他们也得向惩罚者赔礼道歉。所以新郎和伴郎往往一到岳家情绪就很紧张,害怕挨整,一出丈人家大门,便早早溜走。

礼节风尚

东乡族注重礼节。尊重老人被视为天赋的职责,是晚辈做人的起码品德,并认为你怎么孝敬父母老人,子女也就怎么孝敬你。晚辈出门归来,先见老人道“赛俩目”。

老人与青年同行进门时,要老人先进。平时,青年见长辈老人走进来,坐着的要起立,让老人坐在上位。在家一日三餐,对老人无论倒茶、递食品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就餐时,老人先吃,晚辈后吃。除长辈妇女外,晚辈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屋吃饭。

东乡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用最好的茶饭招待。主人陪客,但不和客人一起饮茶用餐,而是在一旁端饭倒茶,以示尊敬。女主人一般不与客人会面。

油香、鸡、手抓羊肉是待客的食品。东乡人吃鸡是把鸡分为13块,鸡尾最贵重,最年长或最尊贵的人吃鸡尾。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东乡族的观念、风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妇不见外男子”,这在旧社会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规矩。解放后,随着男女平等政策的贯彻,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和家庭中的地位有很大变化。广大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经商等活动,许多家庭主动送女孩子上学读书,有的在*部门工作,即使是家庭妇女,赶集上街也习以为常。

“男婚女嫁,父母作主”,这是旧社会传统的婚姻制度。但现在一些男女青年共同学习、劳动和工作,自愿恋爱而终成伴侣的日渐增多。即使在农村青年男女,婚前也要做到双方自愿,一同前往乡(镇)*领取结婚证。这是婚姻方面的一大进步。更重要的变化,是人们对文化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送子女上学,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学习文化,了解信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成了新的风尚。

禁忌与沐浴

东乡族民间禁忌中强烈地渗透着*宗教文化意识。东乡族日常生活与言谈中有一些禁忌,如果违背,便会产生误会和不愉快。忌吃猪、狗、马、驴、骡和凶猛禽兽的肉;忌吃自死动物和动物的血。自禁烟、酒。禁止未经允许进入*大殿。吃饼子、馍馍要掰开吃。语言方面,宰食牛、羊、鸡只言宰杀。

东乡族食牛、羊、鸡肉,须经阿訇或年长的*屠宰,宰者带“阿布德斯”,即经大小净沐浴,否则禁食。宰了的牛、羊、骆驼的阳具务须割去扔掉,绝对禁食。禁食自死亡物及一切猛兽奇禽之肉;禁食猪、马、驴、骡、狗、猫肉和一切动物之血。忌用非*人的灶具。宰食的牛、羊、鸡,只可言宰,不可言杀。 

每年的斋月只吃两餐,两餐都在夜里,白天滴水不进,头一餐叫“萨哈勒”,一般在鸡叫头遍,就已进餐,第二餐在日落西山以后,两餐都不见太阳,无论平时或是斋日,每顿饭进餐时,先由长辈搭口以后,全家人才能进餐;长辈不吃,其余人也不得进餐,厨房掌勺炒菜的人也不得试尝咸淡。

东乡族对客人非常殷勤、尊重,客人到家,被请上坐首位坐下,女客可不脱鞋,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妇女一概避而不出。男主人陪男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端饭添茶,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尊敬。女客则有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以与客人同坐同吃,女主人也不与男客会面,客人也不能进灶房,不许自己动手从缸或窖内舀水。

用水非常讲究,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服、洗物、饮畜;禁非*人入灶房缸内舀水,到井中汲水或倒水。

老人做礼拜,起居和堂屋忌挂人像或动物像。禁烟、酒,可以参观*,但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大殿,如准进殿,则须脱鞋。

禁乱扔废纸。禁抽签算命,占吉问凶。禁自杀,禁浪费食物和水,禁男子蓄长发,禁背地谈论别人、说谎,等等。

沐浴

东乡族是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民族。俗有“阿布得斯,是人身上的甲胄”的俚言,阿布得斯,指沐浴,有大净与小净之分。小净每天都洗,保持口腔、鼻孔、耳朵、脸和手脚的干净,大净一般一周洗一次,洗大净多用吊桶。洗大净前先洗小净。尔后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依次淋洗。这样洗3次,然后用洁净的毛巾擦干净。未婚前的少年一般40天洗一次大净。每逢古尔邦节、尔德节、送葬都要洗大净。在干旱缺水的东乡,水贵如油,生人登门要求换水洗大、小净,即便是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也不能谢绝。

12、文化遗址

下王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东乡县下王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东乡县锁南镇王家村西断崖之下,距地表约七,八米处。,距县城3里处。该遗址是在1986年调查中发现的。遗迹暴露在王家沟底稍高处水积砂质粘土层与黄土层相接之间,灰土堆积厚约20厘米,中夹有炭渣,烧骨,打制石片刮削器等物。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土样化验分析与专家鉴定,其地质年代为第四期,绝对年代是4900±150年,距今有15000年。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此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将甘肃旧石器分布区域从东部继续向西部延伸,填补了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把临夏地区古文化史整整提前了1万年。

唐汪川山神庙遗址

唐汪川山神庙遗址,位于自治县境内唐汪乡胡浪村洮河西岸第三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56年春,胡浪村社员在植树时发现,并出土陶器19件。还有大量陶片,多为加砂粗陶。由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察队把唐汪乡胡浪村三台地命名为唐汪川文化型。唐汪陶器为夹砂粗红陶、陶土中掺有碎陶末。一般采用泥茶盘筑法,外表修整磨光并涂一层紫红色陶衣,典型器物有双耳盆、单耳杯、单耳罐、双耳罐、双大耳罐、四耳罐、豆、鬲等,体形浑圆、别有风味。纹饰用黑色,以螺旋形涡纹为主体,多饰在腹部两条平行线的中间。另外,还有变形S纹、平等斜线、勿形纹、雷纹等、独具特色,在其他文化中罕见。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其《略论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一书中将其命名为“唐汪式陶器”。考古学把这类陶器划入辛店文化范畴。

林家遗址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二台地。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曾先后在这一带调查,发现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文化遗址十余处。1977年4月至7月和8至11月发掘总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址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个。从地层上初步搞清林家遗址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堆积关系,为文化遗物分期,奠定了比较靠的基础。此外,还清理齐家文化房屋遗址三处,墓葬一座;汉代木椁墓一座,唐代土洞墓六座和大致同时期的水渠一段。出土马家窑时期的石、骨、陶、铜器等三千余件。并在窑穴、房址内陶器和灰层中,发现大量稷和少量粟、大麻籽等谷物、油料的标本。出土兽骨种类和数量亦较多,这些重要资料的发现,为全面认识和进一步研究马家窑类型文化的内涵、性质以及其他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实物例证。

最重要的是在遗址的房址(F20:18)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刀,在H54灰坑中出土了铜渣。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通长12.5厘米。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距今约4700年,是中国迄今的最早的一件青铜铸器,此发现将我国铜制工具史提前千余年。也充分证明东乡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开拓的区域之一。

该遗址于1981年9月6日被甘肃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面积261000平方米,9月10日公布为马家窑文化类型。2006年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3、旅游景点

景点 简介 图片
东大坡森林公园 东大坡森林公园位于东乡县西南部,距临夏市12公里,公园占地面积4284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1%。这里松柏树立,苍翠挺拔,层层山峦,道道沟壑,尽掩映于葱笼之中,空气清新怡人,树荫密布,宛如置身于原始的大森林之中,闻山间花儿之郁香,聆林中鸟儿之歌唱,观松涛之阵阵,品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无限风光在其中。东大坡森林公园丛林密布,云杉、油松等各类树木高大挺拔,远远望去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东大坡上。绿色的森林、黄色的土地,红色的丹霞地貌,绘成东大坡独有的景观。国道213线,像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将东大坡紧紧缠绕。站在山巅,举目四眺,黄河母亲若隐若现,临夏全景尽收眼底,可领略山峰之奇特,大自然之广袤,顿觉心旷神怡,诗兴大发。这时,山间响起悠悠的"临夏花儿"声,忍不住放开喉咙回应几声,别有一番情趣在里头。


东大坡森林公园

红塔寺 沿着奔腾不息的洮河水,来到唐汪川红塔山,这里地势险峻,山峦层次分明,丹霞地貌别具特色。瞧,红塔山上,两根红色巨柱非常明显,凸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柱下就是有名的红塔寺。

雄居川心的红塔山,犹如一条巨龙,由西向东,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分为上下两川,红塔寺在百丈红塔岩石上凿成,塔名由此而得。红塔寺历史已很悠久,始建于南宋末年,后经多次重修。在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红塔寺就建成了上、中、下三殿,全寺布局合理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殿内共奉三大古佛,寺内保留有古洞壁画和古佛画像。清末民初,红塔寺屡遭破坏,后几经重修,又经历十年浩劫,几乎全毁。

二OO一年初,经释智义和尚倡导联络,由缅甸佛界赠送释加牟尼玉佛一尊,各地僧俗,争先焚香拜渴,盛况空前,红塔寺声名大振,二OO二年初,由主持唐仲吉倡导,推初地方知名人士主事,成立红塔寺筹建委员会,四方群众积极捐资29万元,经县乡*批准,征地5亩,于四月初八奠基动工,历时一年七个月,新建后的红塔寺气势奇特,独具风格,成为东乡县一大佛教文化的观瞻胜境。


红塔寺

东乡凤凰山 在东乡这苍茫突兀的高山上有四处凤凰山,分居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凤呈祥。因此人们赋予她一个美丽的名字--"凤凰落脚的地方"。凤凰是百鸟之王,祥瑞的象征。千年凤凰山,点缀在东乡奇山奇景中,形成迷人的人文景观,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乡凤凰山

14、地方特产

特产 简介 图片
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羊肉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气,早在南北朝前后,是帝王的贡品,到了明代还有“贡汤羊87只”的记载(明嘉靖《河州志》卷1),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就是枹县境(包括今东乡地区,当时尚无称为“东乡”的地名,“东乡”二字产生于清康熙末)的红骨骨髓的羯羊,朝廷指名要食赤髓的“枹地羊”。东乡羊也叫“枹地羊”由此而来。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东乡手抓羊肉

“大红袍”花椒 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大红袍”花椒

唐汪大接杏 久负盛名的产于东乡县唐汪川,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培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400多年栽培历史。唐汪大接杏肉质细密,味甜多汁,果色艳丽,富有芳香,平均单果重90.3克,最大的达150克,是极好的鲜食和加工品种。长期食用,具有润肺止渴、祛痰防癌等功效。


唐汪大接杏

地锅锅 "地锅锅"是东乡族吃洋芋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很独特,不用锅,不用油,而味道却很特别,是一种别具情趣的野餐。每年七八月份是吃"地锅锅"的最佳季节。在洋芋地边或山坡挖一个土灶,挖土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有学问。临坡而挖,土块大,拿洋芋方便


地锅锅

三炮台盖碗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汽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实乃人间一大享受。


三炮台

上一篇:黄石市黄石港区

下一篇:青白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