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火轿
高抬火轿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属于大型的集体舞蹈表演节目。场面宏大热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由于各种原因,近二十多年来未能演出。许多精彩的节目,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有些已失传。一批颇有造诣的表演高手因年事已高逐渐退出,有些统技急待传承。因此,对该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历史渊源
高抬火轿舞蹈艺术的主要发源地是沁阳市山王庄镇的万善村。明清时期该村分五大社,高抬火轿舞蹈表演者都居住在万南社区,所以又称为南社火轿。高抬火轿舞蹈表演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当时生活在丹水河流域的人们就有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因为抬花轿本身就是一件喜庆的事,所以人们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也很乐意参与这种活动,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到了明代,隐居在丹水河畔九峰山下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九世孙,布衣王子朱载堉赋予了抬花轿这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更新的形式,更深的内涵。
2、发展历史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他不慕王位,在历经15年七次上书朝廷辞让王位之后,隐居在太行山南麓丹水河畔的九峰山下,潜心著书立说,万善古镇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他十分同情被称为“下九流”的民间艺人,竭力想为他们争取地位。于是,他把当地百姓十分喜爱的“踩高跷”和“抬花轿”两种民间表演艺术进行融合,精心创编了踩着高跷抬花轿的表演形式。他的初衷就是要让人以仰视的角度高看轿夫,以此提高轿夫的地位。随后,朱载堉又将白天表演改为夜间表演,将“花轿”改为“火轿”,把原来的布轿改为纱轿,轿的周围插上蜡烛,轿顶镶嵌上能喷射出彩色火焰的龙头,象征着一年里百姓的生活红红火火。同时,朱载堉还对“高抬火轿”不断丰富充实,把他的音乐和舞蹈理论运用其中。
高抬火轿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是“高抬火轿”发展的最好时期,1976年曾创下了万人争相观看的记录。
改革开放后,受电影、电视的冲击,许多传统艺术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高抬火轿”也难逃厄运,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断,许多精彩的节目及绝技几近失传。2006年,国务院开始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得知这一消息后,万南村的老艺人们找到村*进行商议,希望重振“高抬火轿”艺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沁阳市文化部门的支持。春风扑面人精神,“高抬火轿”的传承人、80岁高龄的宋景武等几名老艺人,整理表演套路,培养新的高跷手,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便将濒临失传的“高抬火轿”基本恢复原貌。2006年8月7日,重新排练的“高抬火轿”在该村的汤帝庙进行第一场表演,轰动了四邻八村的群众,前来观看的人把汤帝庙挤得水泄不通。
一炮打响,鼓舞着万南村的高跷艺人们。2007年4月,他们代表焦作市参加了由中国民俗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燕赵大地展示了绚丽的风采。2007年8月,他们参加了河南焦作太极拳“两赛一节”开幕式文艺演出。2009年1月,他们参加了在郑州举办的“欢乐中原”民间艺术会演。他们还多次参加沁阳市、焦作市的春节民间艺术会演。《人民日报》、新华社、*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省级新闻媒体对“高抬火轿”进行过多次报道。
2007年3月,“高抬火轿”被河南省人民*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3、表演形式
高抬火轿的表演形式和规模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模拟皇帝巡游的场景,其场面壮观,参加表演者达数百人。
第二类是百姓们喜爱的清官体察民情的情景。
第三类是平常百姓娶亲嫁女的生活场面,大量的舞蹈表演节目都是由火轿前面踩高跷的人表演。
4、相关信息
高跷起源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高跷分类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高抬火轿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北京的人们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民间艺人虚拟抬轿动作而创作的民间舞蹈,盛行于民国中期并流传至今。坐轿人两种扮象,一是扮为丑县官,头戴乌纱帽,身穿红官衣,手执大折扇。一是男演员扮一俊俏女子,梳古装头,穿小衣包和中式袍裤,腰系布带,手拿花汗巾。四轿夫亦丑角打扮,鼻子下长一撮柳絮胡须。所抬花轿为一木制无底简易"花轿",轿顶上搭有红绿纱缦,用彩绸打结于轿门及周围。坐轿者双脚着地"坐"于轿中。表演时,在唢呐以民间乐曲《大起板》或《百鸟朝风》的欢快乐曲伴奏下,花轿忽上忽下,翩翩起舞,轿夫们口中还不停地喊着"上坡"、"下坡"、"转弯抹角"等口号。坐轿人随着口号和轿的起伏,表演坐轿的各种姿态以及喜、忧、惊、羞之情。真是"抬轿人真抬真走,坐轿人假坐假扭,抬坐默契两无间,以假当真乐悠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