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丙令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14:48:05
...

李丙令,山东省平度县人,开国少将,参加了解放南澳岛、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军事教育事业和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做出了贡献。

中文名:李丙令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平度县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2002年6月13日

职业:开国少将

1、人物简介


李丙令同志系山东平度人,1936年加入中国*,1937年参加和组织了天福山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中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委、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参加了胶东地区历次反“扫荡”斗争和攻克牟平城、福山城、河源、两沟、马连庄、平度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辽东人民自*4纵队政治部主任、支队政委、旅政委、师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新开岭、“四保临江”、梅河口、安奉路、鞍海、桓仁、辽阳、鞍山等战役战斗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他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解放康庄、怀来、张家口,包围北平等战役战斗。随后,率部参加了湘南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广东地区剿匪作战。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先后任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职,参加了守备粤东海防,解放南澳岛、南鹏岛、南澎岛,保卫东山岛等战斗。从1957年起,他先后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副教育长、教育长、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等职,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军事教育事业和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做出了贡献。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丙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2、生平经历

他是天福山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平津战役后,他奉命率部卫戍北平;他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军事教育事业和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就是开国少将——李丙令。

李丙令,1917年出生,山东省平度县人。1936年8月加入中国*。

(一)

李丙令中学时曾在学校成立了“读书会”,并担任会长。

1936年,李丙令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烟台市工委组织委员。

1938年,李丙令参加组织了天福山起义。后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中队指导员、大队政委、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营教导员、63团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9旅政治部主任、5旅15团政委。

1943年4月,李丙令任八路军115师暨山东军区胶东军区13团政委。13团是胶东军区的主力,在聂凤智和李丙令的领导下,屡战屡胜,越战越勇,装备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敌人一听13团来了,赶紧绕道避开。胶东其它一些部队为了威慑敌人,经常借用13团的*。13团打遍胶东无敌手。

抗日战争时期,李丙令还参加了胶东地区历次反“扫荡”和攻克牟平城、福山城、河源、两沟、马连庄、平度等战役战斗。

(二)

1945年9月,李丙令任八路军115师暨山东军区6师副师长。不久,山东军区整编部队,下辖五个军区,一线部队编为八个师,每师三个甲种团,每团2500人以上,主要担任机动作战。5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6师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

1945年11月,5师和6师一起进入东北。5师由吴克华、彭嘉庆率领,6师师长聂凤智留在山东,由政委李丙令率领到达东北。初进东北,由肖华的东满临时指挥部指挥。6师和5师的一个团及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27团合编为辽东人民自*第2纵队(辖第1、2支队,直属支队),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委,李丙令任政治部主任。

1945年12月,第1支队和直属支队编成东北*联军1旅,第2支队编成2旅,李丙令任旅政委。

1946年2月初,东北*联军南满军区(即辽东军区)第4纵队(由原东北人民自治军所属第2、3纵队合编)成立,李丙令任11旅政委。

1947年2月,辽东军区第4纵队改称东北*联军第4纵队,11旅改称11师。李丙令任师政委。11师原为山东胶东军区两个独立团,在南满坚持敌后斗争,伤亡过大,长时期员额不充实。部队质量成分好,战斗作风稳,过去打攻坚战斗少,有防御战斗经验。

1948年1月1日,东北*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划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李丙令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1师政委。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4纵队成立(下辖10、11、12师),李丙令任10师政委。参加了塔山阻击战。10师于一线部队侧后,按纵深梯次配置,作全纵预备队。李丙令在阵地上当着团以上*宣誓:“为了粉碎敌人增援锦州,我誓与同志们同生死、共患难,宁肯抛头颅,洒热血,决不后退一步!”

1948年11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4纵队10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第41军121师(属头等主力师),李丙令任121师政委。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第41军担负北平警备任务。1月30日,第41军进城前一天,军政委莫文骅来到首批进城的121师。鉴于第41军60000多人中有6000多人是在东北解放的战士,当时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政策纪律教育,各师纷纷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士兵代表大会,学习政策纪律。121师采取“评入城资格”的方法,官兵之间互相揭短,就某人够不够入城资格展开评议。有一位连副指导员在张家口战斗中缴获一支钢笔没有上缴,在评议中,连部通讯员和司号员认为他没有入城资格。司号员说:“你在张家口可以拿钢笔,到北平谁能保证你不拿东西,我看你没有资格入城。”那位副指导员连续检查了两次,士兵代表大会仍不同意他入城,他流着眼泪找到团长、政委作保,才勉强通过。对于解放战士,军党委宣布,过去在*部队的劣迹不再追究,进城后若再犯纪律,一律军法论处。1月31日,莫文骅、李丙令率121师荷枪实弹开进北平。莫文骅站在一辆美式吉普车上,身后一名战士手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李丙令带领团以上*骑着马开进了西直门,与原在城内执勤的*军交接防务。但西直门上的傅作义部队却拒不交接。原来,傅部正撤向城外,别的城门都通知移交给解放军,唯独西直门部队没有接到通知,西直门的*军是傅作义的嫡系,特别尽职,表示,没有上级指示,绝不交防。莫文骅只得驱车找到傅作义司令部交涉。经过努力,121师顺利接防西直门,驻扎于旅云寺。2月3日,121师参加了北平入城仪式。

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第41军121师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第41军121师,李丙令仍任121师政委。后升任41军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中,李丙令还参加了新开岭、四保临江、梅河口、安奉路、鞍海、桓仁、辽阳、鞍山、辽沈、解放康庄、怀来、张家口等战役战斗。随后,率部参加了湘南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广东地区剿匪作战。

(三)

1950年起,李丙令任第41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参加了守备粤东海防,解放南澳岛、南鹏岛、南澎岛,保卫东山岛等战斗。

1952年5月-1957年9月,李丙令任第41军政委。

1957年9月起,李丙令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副教育长、教育长、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

1971年,李丙令被解除职务,下放到黑龙江木兰山农场劳动。

1971年8月待分配工作期间,李丙令曾在哈尔滨电机厂任工作组组长。

1972年,李丙令任军政大学副校长。

1975年,李丙令离职休养。

1976年,李丙令复出,任军政大学副政委。

1977年,李丙令正式离职休养。

李丙令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副军级、原中南军区),荣获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6月13日,李丙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3、革命经历

初进东北

胶东其它一些部队,为了威慑敌人,经常借用13团的*。13团打遍胶东无敌手。抗日战争结束后,山东军区迅速整编了部队,下辖的5个军区,第一线部队编为8个师,每师3个甲种团,每团2500人以上,主要担任机动作战。5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6师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5师和6师一起进入东北。5师由吴克华、彭嘉庆率领,6师师长聂凤智留在山东,由政委李丙令率领到达东北。


李丙令

李丙令作战5师和6师初进东北,由萧华的东满临时指挥部指挥,6师和5师的一个团及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27团编成2纵,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委,李丙令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和直属支队。1945年12月第一支队和直属支队编成1旅,第二支队编成2旅,李丙令任旅政委。成立辽东军区时,组建了4纵,4纵是由原2、3纵合编的,仍由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委,原3纵司令员胡奇才任4纵副司令员,原3纵政委欧阳文任4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4纵还有一位副司令员是韩先楚,李丙令所在的2旅改编为4纵11旅。1947年2月辽东军区4纵改称东北*联军4纵,11旅改称11师。

深入敌后

11师原为山东胶东军区两个独立团,在南满坚持敌后斗争,伤亡过大,长时期员额不充实。部队质量成分好,战斗作风稳,过去打攻坚战斗少,有防御战斗经验。在第2次和第3次保卫临江战役中,11师在师长蔡正国、政委李丙令的带领下,再次挺进敌后的宽甸、桓仁、辑安叁角地区,收复碱厂、破袭安沈路,纵横数百里,两攻桓仁城,全体指战员发扬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不流血牺牲,克服了严寒、饥饿、疲劳等难以言状的困难,粉碎敌人一次次扫荡,冲破重重*合围,主动寻求战机,积极打击敌人,歼敌1300人。连续行军作战两月有余,不得休整补充,战伤、冻伤严重,掉队减员甚多,主要战斗连队仅剩50余人,一般连队仅有20-30人,11师只得将33团拆编,补充31、32团。两个多月日夜行军作战,一天打破敌人数次*合围甚至有时一连叁日不得一顿饱餐,八昼夜不息不眠,有力地牵制了安沉线两侧的敌人,圆满完成了配合正面部队作战的任务,辽东军区为嘉奖11师两次深入敌后作战的功绩,给全师指战员每人记了一功。李丙令参加了塔山阻击战,当时任10师政委,10师于一线部队侧后,按纵深梯次配置,作全纵预备队。李丙令在阵地上当着团以上*宣誓:“为了粉碎敌人增援锦州,我誓与同志们同生死、共患难,宁肯抛头颅,洒热血,决不后退一步!”

进入北平

1948年4纵改称41军,李丙令调任41军121师政委。1949年1月,41军决定由政委莫文骅率李丙令所在的121师率先进入北平。鉴于41军6万多人中有6千多人是东北解放战士,当时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的政策纪律教育,各师纷纷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士兵代表大会,学习政策纪律。121师采取“评入城资格”的方法,官兵之间可以互相揭短,就某人够不够入城资格展开评议。有一位连副指导员在张家口战斗中缴获一支钢笔没有上缴,在评议中,连部通讯员和司号员认为他没有入城资格。司号员说“你在张家口可以拿钢笔,到北平谁能保证你不拿东西,我看你没有资格入城。”那位副指导员连续检查了两次,士兵代表大会仍不同意他入城,他流着眼泪找到团长、政委作保,才勉强通过。对于解放战士,军党委宣布,过去在*部队的劣迹不再追究,进城后若再犯纪律,一律军法论处。

1949年1月31日,莫文骅、李丙令率121师开进北平,莫文骅站在一辆美式敞蓬吉普车上,身后一名战士手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李丙令带领团以上*骑着马开进了西直门。

1950年,李丙令任41军政治部主任。以后历任军副政委、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教育长、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李丙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3日2时50分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逝世,享年85岁。

4、获得荣誉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辽东人民自*四纵队政治部主任、二支队政委、五旅政委、四纵十一师政委等职。先后参加和指挥了新开岭、“四保临江”、梅河口、安奉路、鞍海、桓仁、辽阳、鞍山等一系列战役战斗,所属部队由于战功卓著,3次受到辽东军区的通报表彰。

在辽沈战役中,任四纵十师政委,率部参加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在关键时刻亲自指挥了塔山守备战。塔山阻击战后,任第41军121师政委,奉命率部参加了平津战役,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解放康庄、怀来、张家口、包围北平等战役战斗。北平和平解放后,率部进城担任警备工作。随后,率部参加了湘南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广东地区剿匪作战。

从1950年12月起,先后任第41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职,参加了守备粤东海防、解放南澳岛、南鹏岛、南澎岛、保卫东山岛等战斗,该部荣获了军委、中南军区的通令嘉奖。

1957年9月起,先后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副教育长、教育长、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等职。在“*”期间,李丙令同志曾受极“左”路线的冲击,被下放到锅炉房和黑龙江木兰山农场劳动。

1971年8月在待分配工作期间,在哈尔滨电机厂任工作组组长。

1975年8月离职休养。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5年被授予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上一篇:流花街道

下一篇:李荆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