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
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指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精神神经症状或痴呆综合征,包括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多在中老年起病,病程多呈阶梯式发展,常可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科普精粹
- 对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思考
-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简介
- 怎么应对兴奋、冲动、伤人的精神病患者?
1、概述
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指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精神神经症状或痴呆综合征,包括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多在中老年起病,病程多呈阶梯式发展,常可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2、病因
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脑血液供血供氧障碍,引起脑组织器质性改变所致。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可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别。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较易硬化,小动脉和毛细管前小动脉管壁的增厚,弹力层断更多裂。基底节尚可见有毛细血管玻璃样变与纤维化等改变。脑部有弥漫性和局限性萎缩,脑室扩大,显微镜检查可见在额叶及白质中心有大小不等的梗塞小软化灶,软化灶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囊或瘢痕及稀疏区。神经细胞变性及胶质细胞增生以血管周围最为明显,心及肾等脏器亦可见动脉硬化,其中以视网膜动脉硬化较为常见。
3、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症史,有的尚可有脑血管意外发作(如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早期病人诉述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易疲乏、精神集中力降低,同时病人原有的个性特征也变得更为突出,易于激动或精神过敏,逐渐出现近事记忆障碍,远期记忆相当对完好,智能损害有时只涉及某些特定的、局限的认知功能,如计算、命名等困难。而一般推理、判断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完好,常能察觉自身的这些障碍而主动求医或努力加以弥补,故有"网眼样痴呆"或“局灶性痴呆”之称,病人的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可因微不足道的诱因而引发哭泣或大笑,称为情感失禁现象。部分患者可出现抑郁、焦虑、猜疑及妄想等。晚期自控能力丧失,对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时难以与阿尔采末病相区别。
急性起病者常在脑血管意外发作后出现,可呈现意识模糊状态,伴有行为紊乱及幻觉幻想,发作过后出现人格及智能障碍。根据血管梗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眼球震颤、失认、失明、共济失调及阳性锥体束征等。
病程以跳跃性加剧和相对平稳期交替为特点,所谓阶梯性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死因以心、肾功能衰竭为多。
4、检查
脑电图可出现异常,脑脊液检查可有蛋白质轻度增高,脑血流图检查有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而缓慢。CT扫描可见低密度区及局限性脑室扩大,磁共振成像则可显示脑梗塞灶。
5、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并伴有卒中或脑供血不足史,有近事记忆障碍及情绪不稳表现,有时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较多患者人格保持相对完整;病程具有阶梯进展为特点,还可伴有局灶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6、治疗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止再次脑缺血发作,是本病较为关键的治疗环节。有急性脑血管意外发作者,要及时治疗,急性期后注意康复锻炼。高压氧治疗、紫外光照、充氧回血疗法等可使部分早期患者获得一定疗效。精神症状较明显时,可合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治疗,症状一旦控制,即可停药。抑郁症状突出时可予以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西酞普兰等,焦虑症状明显时可予相应的抗焦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