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坦洋功夫

科普小知识 2022-10-07 21:15:22
...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

1、简介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福安的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可追溯至晋隋两朝时期,到了唐代已有“比屋皆饮”之习俗。入宋又盛行“斗茶”,出现了“茶马交易”、“茶马互市”方式,以后历经元、明、清,茶叶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开始对外贸易。

2、历史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工夫”红茶在社口坦洋村试制成功,大批商贾慕名而来,一时声名远扬,驰名中外。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万国博览会金奖,近年来,*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11种以百年老字号“坦洋工夫”为统一品牌的茶叶包装将亮相,2006年坦洋功夫被列为“中华名人特供茶”,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生产工艺

鲜叶采摘


茶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萎凋

以室内自然萎凋较佳,有利于提高萎凋质量,但限制条件较多,目前大多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室保持通风良好。槽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先高后低”。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为4-5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温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是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到80%以上,茶叶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特征。

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分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多酚酶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温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搭补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分,达到毛茶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出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15~20分钟,摊叶厚底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1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功夫”红茶外形特征。

紧压成型

干燥的散茶,经高温蒸软后,依买主所需而紧压成型,有茶饼、颗粒型、柱茶型,各种工艺造型及散茶类等。大小、轻重规格随客户需要而成型。

4、特点

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5、产地

地理特点

福安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北向南倾斜,形成东西北高,中间低的河谷地。西北部中、低山分别属鹫峰山脉和洞宫山脉的余脉,东部中、低山为太姥山脉的西南坡,中部交溪水系纵贯为南北走向狭长的河谷丘陵地,形成三面群山环抱、一面临海的从西北向南部倾斜的倒瓶状的地形特征。

气候特点

福安地处低纬度,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福安的纬度适中,恐怕是全世界产茶中纬度最适中的地区,与其同纬度有产乌龙茶的安溪、产普洱茶的云南,产绿茶的广东英德,产高山茶的*阿里山地区,这都是中国的名茶区。地势高峻,天风临海;深谷疑云,高岗锁雾,增加了空气相对湿度,呈现“雨天满山云,晴天遍地雾”,造就了“湿而不暑,湿而不瘴”的特殊小气候。《北苑试茶录》说:“茶宜高山之阳,而喜日阳之早。”早上旭日东升,照射山崖,中午阳光被岩壁、树木所挡,地暖不热,气候温凉。长年晨雾晚岚、朝融夕微、飞瀑流霞,温和温润,形成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生长在这里的茶树,“孕灵滋雨露,钟秀自山川”,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脂多糖、儿茶素等营养成分,制成的茶叶衲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具有最甘醇的芬香,常饮能延年益寿。


茶山

土壤特点

境内山地基本上呈现带性的垂直分布规律,属于亚热带的红壤和黄壤带。土壤质地母岩立地条件较好。由于湿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成土母质的风化分解,盐基物质的淋溶及富铝化,腐殖质多,土壤偏酸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在山地、丘陵、盆谷等新发育的土壤均适宜于育茶种茶。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烂石沃土,酸度之中。茶在这里的土壤中滋育生长,吸取天然水分,无任何理化污染,不仅茶树生长根深叶茂,而且茶叶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因此,这方绿意无边的土地,便成了名茶的绝佳生长地。

6、功效

1、提神消疲:红茶中的咖啡硷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显敏锐,记忆力增强;又能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2、生津清热: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刺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

3、减肥美容:红茶还是极佳的运动饮料,因为茶中的咖啡硷具有提神作用,又能在运动进行中促成身体先燃烧脂肪供应热能而保留肝醋,所以让人更具持久力。

4、利尿:在红茶中的咖啡硷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可以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5、消炎杀菌: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结果,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

6、解毒: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硷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硷,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7、养胃护胃:红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少了。

7、冲泡方法

红茶饮用广泛,这与红茶的品质特点有关。如按花色品种而言,有工夫饮法和快速饮法之分;按调味方式而言,有清饮法和调饮法之分;按茶汤浸出方式而言,有冲泡法和煮饮法之分。但不论何种方法饮茶,多数都选用茶杯冲(调)饮,只有少数用壶的,如冲泡红碎茶或片、末茶。现将红茶饮法介绍如下。

饮法与使用


茶艺

⑴置具洁器:一般说来,饮红茶前,不论采用何种饮法,都得先准备好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一一加以清洁,以免污染。

⑵量茶入杯:通常,结合需要,每杯只放入3-5克的红茶,或1-2包袋泡茶。若用壶煮,则另行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入壶。

⑶烹水沏茶:当量茶入杯后,然后就冲入沸水。如果是高档红茶,那么,以选用白瓷杯为宜,以便察言观色。通常冲水至七分满为止。如果用壶煮,那么,先应将水煮沸,而后放茶配料。

⑷闻香观色:红茶经冲泡后,通常经3分钟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红茶的汤色。这种做法,在品饮高档红茶时尤为时尚。至于低档茶,一般很少有闻香观色的。

⑸品饮尝味: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味。尤其是饮高档红茶,饮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啜饮,细细品味,在徐徐体察和欣赏之中,品出红茶的醇味,领会饮红茶的真趣,获得精神的升华。

如果品饮的红茶属条形茶,一般可冲泡2-3次。如果是红碎茶,通常只冲泡一次;第二次再冲泡,滋味就显得淡薄了。

饮用注意事项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8、选购方法

1、色。包括外观的色泽及汤色。新茶外观干硬疏松,色泽新鲜,一般呈嫩绿色。老陈的茶叶则紧缩暗软。选购茶叶时,外观颜色应以纯而泽为好,杂而暗为次。茶叶的汤色以明亮清晰为优,暗而深为劣。

2、形。指茶叶的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它的外形特征,千姿百态。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鉴别方法:有的品种要看它的茸毛多少,多者为优,少者为劣;有的品种要看它的条索松紧,紧者为好,松者为差。质量好的茶叶外形应均匀一致,所含碎茶和杂质少。

此外,鉴别坦洋工夫红茶的方法还有闻香,好的坦洋工夫一般都香味纯正,浸人心脾。如果你在买茶时能喝到茶的话,味也是一种鉴别方法,好的新的坦洋工夫新茶汤色澄清而香气足,反之则是次品。

9、故事与传奇

传奇

坦洋工夫颇具传奇意味,其诞生过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传奇版本,已知的有两种:一、雍正版,二、咸丰版。

具体分述如下:

其一,雍正版:传说清雍正年间,坦洋胡氏家族有个叫胡福四的年轻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出生于康熙61年,即1722年,他老人家活到七十岁,仙逝于1791年),当时依父兄之命,从水路前往广东办事,途中,在广州附近水域遇风翻船落水,幸遇一过往船只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对母女,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的眷属,买办大人见胡福四机灵俊朗,十分赏识,有意相携,得知这个后生来自茶乡,就透露以商机,说是洋人喜欢一种红茶,这种红茶是一个少数民族制作的,因为产量极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这位热心的买办大人,还将这种红茶的基本制作方法告诉给了胡福四,并嘱咐其返乡如法制作,说是如果能做出来,那么做好后可运抵广州,由其洋行销往海外。胡福四回到坦洋,便依法试制这种红茶,经过一番努力,最初的坦洋工夫红茶从此面世。这种制法后来渐渐传开,乡人竞相仿制。

其二,咸丰版:相传清朝咸丰元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栈遇见一位建宁茶客身患痢疾,那人上吐下泻,病情万分危急。事茶者往往心善,胡姓茶商见状,便以坦洋出产之茶,加生姜、红糖泡冲为药,那人服下之后,仿佛神迹出现,病情大为好转,并很快康复。为报答救命之恩,建宁茶客与胡氏结拜为兄弟,并传他一门独特的私家红茶制法。后来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为原料照法一拭,发现制出的新茶品质果然不凡,外人品过,也赞不绝口。因为此茶以坦洋当地茶叶为原料,且制作工艺颇费工夫,胡氏有感而发,称之为“坦洋工夫”。

坦洋

坦洋,位于福安市北部,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的村名最早见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坦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坦洋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在民国以前,载重量一吨多的小船可直抵坦洋村口,交通便利,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的村庄。

相传在明初,坦洋村有个叫胡有才的村民,在自家地里培植出优良品种坦洋菜茶。它可从清明采到白露,平均亩产鲜叶近七百斤。当地广大茶农普遍种植菜茶。用坦洋菜茶加工成的烘青绿茶,因条索紧结匀直,色泽绿润,香气清高纯正。1851年(清咸丰初年),一位从崇安来的建宁茶客把红茶制法带到了坦洋,这才把坦洋菜茶的优良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试制成功工夫红茶,以“坦洋工夫”作商标,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青睐。此后茶商络绎不绝,人村求市,当地茶商和接踵而来的外地茶贩竞相在坦洋开设茶行。毗连的寿宁、周宁、柘荣、霞浦及浙江泰顺等县的茶叶,亦纷纷改制红茶或将毛茶运抵坦洋加工,均标以“坦洋工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坦洋工夫”不胫而走,声名远扬。

坦洋工夫以其制作工艺考究著称。制作流程是:先让采摘回来的鲜叶挥发掉一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经过萎凋后,接下来是揉捻,把茶叶搓揉成条状,使其流出茶汁,加速酶促氧化;发酵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在酶的作用下,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缩合、形成红茶固有的色、香、味特征;最后是干燥,在热能作用下,终止酶促氧化,蒸发掉多余的水分,散发臭青气提高香气,使茶叶形状固定下来。然后经过复火、滚筒、圆筛,将茶叶分为本身、圆身、轻身、碎末片茶等4路或5路,然后分路加工,再将各路装成品拼配匀堆后装箱。以坦洋莱茶鲜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工夫红茶,汤色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坦洋工夫以其形质兼美而位居福建三大工夫茶(白琳工夫、政和工夫)之首。坦洋工夫的畅销,奠定了当时坦洋村作为闽东茶叶集散地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的茶行

*建立后,茶叶生产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由于传统工艺的改进,“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得到改善,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坦洋菜茶”品种,还先后输送种子到马里、肯尼亚等国家试种成功,并获得大面积栽培推广。1969年起,红茶出口因中苏贸易关系的恶化而受阻。同年开始改制烘青绿茶,“坦洋工夫”仅保留少量生产。1990年福安坦洋茶场出口的“坦洋工夫”红茶,被列为福建省农垦系统的出口创汇之最。2008年“坦洋工夫”红茶在北京举行的“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上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以其色泽乌润,香韵独特,口感醇厚甘甜受到专家评委美誉,并获得了红茶类评比的金奖。首次参加竞拍,l00g“坦洋工夫”红茶卖价2.5万元。“坦洋工夫”红茶年均出口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1000多吨。

坦洋工夫兴衰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品牌的形成都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商业贸易环境,弱国无商机。二十一世纪我们正处在民族复兴的路口,如何重塑传统品牌,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上为民族产品争得一席之地,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使命。盼望今后的坦洋茶市,重铸历史的辉煌!

上一篇: 川红工夫茶

下一篇: 铁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