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忍辱负重什么意思?忍辱负重典故出处介绍

科普小知识2021-09-20 16:23:13
...

江东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位置,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被称为东吴四杰,都是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能人。其中陆逊的横空出世算是救了东吴一命,如果不是陆逊在夷陵之战上击败了刘备,那东吴的命运可能就要被改写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忍辱负重就和陆逊有关,早年陆逊也是经历了不少的磨难,才能有后天的成就。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下忍辱负重的典故和背景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忍辱负重什么意思?忍辱负重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陆逊传》,时间是在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陆逊。原文如下: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

忍辱负重什么意思?忍辱负重典故出处介绍

权闻之,曰:“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逊对曰:“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抵御刘备时,陆逊部下当中有很多人曾经是长期跟随孙策南征北战的元老,有的则是皇亲国戚。他们大都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互不配合。陆逊手握宝剑说:“刘备是天下英才,连曹操都惧怕他。现在我们与他对阵,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各位蒙受国恩,应该相互协作配合,共同消灭强敌,以报国家。如果不相互协作,不听号令,又怎么能克敌制胜?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受主公的重托。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听从我的指挥,是因为我有一点长处,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能够忍受暂时的屈辱。各位要恪守职责,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不能挑三拣四。军令如山,不可违犯。”攻破刘备,计谋大都出自鲁肃,诸将心服口服。

忍辱负重什么意思?忍辱负重典故出处介绍

孙权得知此事后,问陆逊:“你为何不处理诸将中不听军令的人?”陆逊回答:“我深受主公器重,担任了超过自己能力的职务。况且各位将领大都是有功之臣,又是主公的亲信,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虽然才能低劣,也知道古时候相如、寇恂等人相互谦让,以国事为重的道理。”孙权大笑称善,加封陆逊为辅国将军令荆州牧。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陆逊口中的“忍辱负重”,意为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能够忍受暂时的屈辱。这也是由陆逊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忍辱负重什么意思?忍辱负重典故出处介绍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当时刘备以数万大军东征东吴,企图夺回荆州。孙权任命四十岁的陆逊担任统帅,抵御刘备大军。而当时在东吴军中有不少将领自持是军中元老,不服从陆逊的号令。陆逊则当众说出“忍辱负重”这句成语,警告将领们要服从军令。在随后进行的战斗中,陆逊运筹帷幄,终于战胜了刘备,将领们对陆逊的才能心服口服。这也体现出陆逊高超的治军才能与军事谋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