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意思及由来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那么你知道关于小寒的意思及由来是什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寒的意思及由来,希望大家喜欢!
小寒的意思及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非常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间,“小寒”一过,就会理科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我国古代把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这个时候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在这个时候北方到处可以看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的物候特征: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雁北乡
大雁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古时候人们称大雁“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每年一到小寒,大雁为了躲避炎热而往北迁徙,基本到立春前后就都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所以。人们归纳为“雁北乡”作为小寒节气一候的候应。
鹊始巢
“鹊”,就是喜鹊,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留鸟。喜鹊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每年冬天小寒前后,天气寒冷,多刮北风,但此时阳气已动,喜鹊本能地将在树上搭的窝门朝向南面向阳一侧。所以,古时候人们将喜鹊这种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为“鹊始巢”,作为小寒节气二候的候应。
雉始鸲
“雉”,俗称“山鸡’、“野鸡”等。"鸲”为鸣叫的意思。雄雉,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明显的白色环纹;雌雉,体型较小,尾毛也较短。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雉每年到小寒节气,就会感觉到阳气萌动,从而雄雌同鸣。所以,古时候人们将雉这种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为“雉鸲”,作为小寒三候的候应。
小寒冷还是大寒冷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一个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不用说也就可想而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
“寒”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这个时候的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此被称作小寒。其实,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历史气象记录来看,小寒却比大寒冷,是全年中最冷的节气。
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当时的时候大寒是比小寒冷,并且冬季的小寒大寒正好和夏季的小暑大暑相对应,所以便如此流传下来。
根据2016年的统计,对全国120个城市(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小寒和大寒的气温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61%的地区,小寒时更冷;32%的地区,大寒更冷;另有7%地区,为基本持平(即小寒和大寒当日的气温差距小于0.1℃)。即使在24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是小寒之冷不亚于大寒。
所以说小寒普遍比大寒要冷,而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所以小寒的寒并未辜负“冷在三九”之名。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气冬至的时候,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在冬至的时候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但是仍入不敷出,于是就会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其中对南方和北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南方地区普遍是小寒的时候是更冷的,占到77%;大寒更冷的,占13%。北方地区小寒更冷的占比为45%,大寒更冷的占比50%。因此在北方,大寒会稍微被小寒冷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