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原文和翻译、《岭上逢久别者又别》赏析与评价 唐代权德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原文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翻译及赏析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拼音对照参考
shí nián céng yī bié, zhēng lù cǐ xiāng féng.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mǎ shǒu xiàng hé chǔ? xī yáng qiān wàn fēng.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鉴赏
这首小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作雕饰,而平淡中蕴含深深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前两句淡淡道出双方“十年”前的“一别”和此时的“相逢”。从诗题泛称对方为“久别者”看来,双方也许并非挚友。这种泛泛之交间的“别”与“逢”,按说“别”既留不下深刻印象,“逢”也掀不起感情波澜。然而,由于一别一逢之间,隔着十年的漫长岁月,自然会引发双方的人事沧桑之感和对彼此今昔情景的联想。所以这仿佛是平淡而客观的叙述就显得颇有情致了。
这首诗的重点,不是抒写久别重逢的感触,而是重逢后又一次匆匆别离的情味。他们在万山攒聚的岭上和夕阳斜照的黄昏偶然重逢,又匆匆作别,诗人撇开“相逢”时的一切细节,直接从“逢”跳到“别”,用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语言轻轻托出双方欲别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征路偶然重逢,又即将驱马作别。马首所向,是莽莽的群山万壑,西斜的夕照正将一抹余光投向峭立无语的山峰。这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悄然作别的素描。不施色彩,不加刻画,没有对作别双方表情、语言、动作、心理作任何具体描绘,却自有一种令人神远的意境。千峰无语立斜阳,境界静寂而略带荒凉,使这场离别带上了黯然神伤的意味。马首所向,千峰耸立,万山攒聚,正暗示着前路漫漫。在夕阳余照、暮色朦胧中,更给人一种四顾苍茫之感。这一切,加上久别重逢旋即又别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就使得这情景无形中带有某种象征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在人生征途上,离和合,别与逢,总是那样偶然,又那样匆匆,一切都难以预期。诗人固然未必要借这场离别来表现人生道路的哲理,但在面对“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的情景时,心中怅然若有所思则是完全可以体味到的。第三句不用通常的叙述语,而是充满咏叹情调的轻轻一问,第四句则宕开写景,以景结情,正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穷感慨,加强了世路茫茫的情味。可以说,三、四两句正是诗人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交会,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值得玩味的是,诗人还写过一首内容与此极为相似的七绝《余干赠别张十二侍御》:“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两相比较,七绝刻画渲染的成分显著增加了(如“芜城陌”、“春风别”、“岁暮逢”、“寒江”),浑成含蕴、自然真切的优点就很难体现。特别是后幅,五绝以咏叹发问,以不施刻画的景语黯然收束,浑然一体,含蕴无穷;七绝则将第三句用一般的叙述语来表达,且直接点出“怆”字,不免有嫌于率直发露。末句又施刻画,失去自然和谐的风调。两句之间若即若离,构不成浑融完整的意境。从这里,可以进一步体味到五绝平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翻译、赏析和诗意
十年曾有别,征路这相逢。马头向什么地方?夕阳千万山。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网友对《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的评价
暂无评论
上一篇:郭贽简介及代表作
推荐阅读
《南乡子(甲戌正月)》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王炎
《水调歌头(留宰生日)》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王炎
《好事近(同前)》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王炎
《临江仙(吴宰生日)》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王炎
《葬西施挽歌》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王炎
《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王炎
《满江红(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吴潜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原文和翻译、《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赏析与评价 宋代叶梦得
《浪淘沙令(菊)》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宋代王炎
《水调歌头》原文和翻译、《水调歌头》赏析与评价 宋代魏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