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意的点子从“思考”变成“现实”
近日,2019年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第三方评估结果发布。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在本次评估总分中排名第一,在全国120个双创示范基地中排名第一。
4月26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09周年之际,清华中心组织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云论坛在网上举行。清华创新中心是清华大学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也是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清华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首席协调员、学术办公室副主任刘培最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遵循的理念是,大学‘教书育人’是第一责任。我们已经从学生的创造性阶段开始,将创造性从“思考”转化为“现实”,并教会他们专业知识,以塑造他们的能力,如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和国际能力,从而做对社会、国家和世界有意义的事情。”
五大工程服务人才培养
2016年,国务院发布《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支持多种形式的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被评为首批28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自建设以来,遵循“学生自主创新”和“教师科研创新”一体两翼的实施路径,着力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和双创新支撑服务三个维度,共规划了五个重点项目。
其中,重点项目“服务双重创新教育的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由基础产业培训中心组织建设。依托建筑智能制造学习工厂的成果之一,为3000多名本科生提供了52门课程,并孵化出智能医疗机器人等数十种高科技创新产品。
“我们的双创资源来自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双创工作的重点是培养服务人才。”刘培告诉记者,“创新实践平台是清华大学集中高质量教学和研究资源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产物。它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培养双创新人才。”
刘培表示,如果创造客户的实践平台是双重创新的共同空间,那么“服务双重创新教育的国际创新创业平台”这一重点项目旨在培养国际化能力等个性化能力。其国际化的“项目实训”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创业管理和创新设计能力。
此外,“创新医学平台服务双创新教育”和“双创新开放平台服务“智能芯片+智能硬件”的重点项目都是针对产业需求,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着眼于两个战略性产业方向。重点项目“双创在线教育实践开放平台”依托华牧教育建设,其初衷是构建一个双创生态环境,服务于更广泛的校园师生群体。
在今年1月至3月的流行期间,清华大学通过“学校在线”向社会学习者开放了23500多门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1034多万人在网上学习,“雨班”6万多名成员免费开放,400多所大学建立了“智能教学管理平台”。
软件和硬件帮助创新和创业
清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良好的传统。从20世纪80年代起,清华大学开始组织“挑战杯”等科技竞赛。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建立了清华科技园。1999年,清华科技园建立了启蒙孵化器,进一步支持创新和创业。
近年来,清华大学启动了探索价值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推进“创新、创新、创业一体化”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
2015年6月,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不到一年后,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了技术创新和创业这一辅修专业。它对学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开放。第一门课程提供智能交通、机器人和智能硬件三个方向,旨在培养这三个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创业“理科学生”。
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于2015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一个为学校创始人提供创新、创业和孵化的特殊基地。刘培说:“李兆基大厦为双创教育活动提供了16500平方米的空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校园创作空间。
仅有物理空间是不够的。以清华特色的工程学科为例,刘培说:“在创意阶段,可能只是一个想法。一个想法能实现吗?大多数学生没有经验,这需要工程设计团队的参与。”
为此,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不仅开始组建团队,协助学校的创新创业,包括院士、教授、科研人员等。,还从校外聘请了800多名双创导师。在探索创新和创新的同时,导师们面对市场和需求,教练技术得到完善并走向市场。
刘培表示,每年,清华大学的双创项目都会出现在各类创业竞赛中,与各行业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一些高质量的项目已经成功孵化,并正在创造大量的社会价值。
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2018年7月,沈健的科技创业团队向他的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万元。这三位捐赠者分别是清华大学电子系1998年、2004年和2011年的校友王宇、易丹和姚松。如今,王宇已经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主任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副院长。
刘培表示,申建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清华大学学生自主创业、成功转化和实施学校科研成果并回馈学校的典型案例。
王宇希望通过学习科技的例子,让更多清华大学的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投身于创新创业的事业。
2019年10月,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由李净洋牵头的清华大学十字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项目以1250分获得冠军。
成为中国的“洛克希德·马丁”是李净洋的梦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全球40多个国家提供军事服务和旋转翼飞机。在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习的九年让李净洋更接近他的梦想。
"这些年的专业学习背景应该是有用的."李净洋团队于2015年9月加入清华x实验室培养团队,在清华大学双创教育平台的帮助下,成立了北京青航紫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一家致力于无人机研发的科技企业。
2018年8月,首届金砖四国竞赛决赛在昆明结束。清华中心选派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电传动机械传动队”从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的4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冠军总分获得竞赛“特别奖”。
陈泓旭是“电动机械传动团队”的重要成员。该团队开发的“无离合器”、“无同步器”和“无换档冲击”电驱动机械变速器,可将汽车换档动力中断的时间控制在0.2秒,领先国际同行0.6秒。
该创新在2018年第三届“中国创新之翼”创新大赛四川赛区创新组获得一等奖,在全国总决赛创新组获得一等奖。
陈泓旭感谢清华大学双创教育平台对他的创新创业的支持,从2008年来到清华大学,到2017年创业,成立宜宾丰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数据显示,该基地已培养双创学生27万人,服务双创团队540个,孵化孵化器或项目157个,转移技术创新成果8350万项。“未来,将会继续有一批优秀的创意和创业团队从这里走出去。”陆沛说道。
上一篇:海水温度上升增加海鸟觅食难度
下一篇:打完瘦脸针能抹水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