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翁贝托·埃科

科普小知识2022-05-03 06:06:43
...

翁贝托·埃科(UmbertoEco,1932-2016)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翁贝托·埃科(UmbertoEco)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埃科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2016年2月19日,意大利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翁贝托·埃科因癌症去世,享年84岁。

中文名:翁贝托·埃科(又译:安伯托·艾柯)

英文名:UmbertoEco

出生地:意大利

国 籍:意大利

出生年月:1932年1月5日

去世年月:2016年2月19日

职  业:哲学家、历史学家、小说家

代表作品:《缺席的结构》、《启示录派与综合派》

1、个人简介

翁贝托·埃科诞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这个小山城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它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于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漾溢。埃科不止一次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怀疑主义、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断言”。Eco这个名字据说原是一位“先知”给他祖父取的名字,是excaelisoblatus的首字母缩写,意为“上天所赐”。埃科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祖母达观幽默,从她那里埃科获益良多。当时的意大利天主教氛围浓郁,自20年代兴起的新托马斯运动方兴未艾,以致于13岁的埃科就参加了意大利天主教行动青年团,还在方济各修会做过一段时间的修道士。正是这段经历使他接触了天主教的哲学核心——托马斯主义。后来,埃科进入都灵大学哲学系学习,在美学教授、存在主义哲学家路易斯·帕莱松(LuigiPareyson)的指导下,于1954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圣托马斯的美学问题》,经过修改的论文于1957年出版,更名为《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问题》(TheAestheticsofThomasAquinas,1956),是埃科的第一部专著。这本著作加上数年后出版的另一部专著《中世纪的艺术与美》(ArtandBeautyintheMiddleAges,1959),初步奠定了他作为“中世纪学者”(medievalscholar)的地位。


翁贝托·埃科

埃科既富于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又兼有后现代顽童式的洒脱,在学者和作家双重身份间的*切换,使他的高深符号学理论沾染上世俗的活泼,也使他的通俗文学作品保有知识分子的睿智,是难得的一位征服了欧美两大陆、跨越了雅俗两界河的人物。

1962年9月,翁贝托·埃科与RenateRamge结婚。RenateRamge是一名德国艺术教师。

据BBC消息,意大利作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Eco)2016年2月19日去世,享年84岁。埃科先前患有癌症,他的家人对外界表示,作家是2016年2月19日晚在家去世的。

埃科生前任教于博罗尼亚大学,居住在米兰。

2、成名作

埃科的杂文作品起初与罗兰·巴特的风格比较接近,但在研读了巴特的著作之后,他深感“无地自容”,于是转向更为综合的风格,将前卫文化、大众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融为一体。在1962年,他发表了成名作:《开放的作品》(TheOpenWork,1962),凭借此书成为意大利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将。

除了严肃的学术著作外,翁贝托·埃科著有大量的小说和杂文,长年给杂志专栏撰写以睿智、讽刺风格见长的小品文。最驰名的作品为小说《玫瑰之名》与他的杂文集。

3、重要作品

翁贝托·埃科的学术性作品有《缺席的结构》(1968年)、《论一般符号学》(1975年)、《神话中的读者》(1979年)、《关于镜子》(1985年)、《阐释的极限》(1990年),以及在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结集《来自帝国的边沿》(1997年)。《开放的作品》(1962年)被公认为是他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埃科198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玫瑰的名字》(获1981年斯特雷加奖),1988年又出版了《福科摆》(获1989年邦卡雷拉奖),1994年出版《昨日之岛》。1963年出版《小记事》之后过了三十年才于1992年出版了《小记事第二集》。其他作品还有:《悠游小说林》(1994年)、《康德和鸭嘴兽》(1997年)、《伦理作品五篇》(1997年)和《谎言和讥讽》(2000年)。

4、生平与学术

1932年1月5日,翁贝托·埃科诞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这个小山城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它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于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漾溢。埃科不止一次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怀疑主义、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断言”。Eco这个名字据说原是一位“先知”给他祖父取的名字,是excaelisoblatus的首字母缩写,意为“上天所赐”。埃科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祖母达观幽默,从她那里埃科获益良多。


翁贝托·埃科

当时的意大利天主教氛围浓郁,自20年代兴起的新托马斯运动方兴未艾,以致于13岁的埃科就参加了意大利天主教行动青年团,还在方济各修会做过一段时间的修道士。正是这段经历使他接触了天主教的哲学核心——托马斯主义。后来,埃科进入都灵大学哲学系学习,在美学教授、存在主义哲学家路易斯·帕莱松(LuigiPareyson)的指导下,于1954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圣托马斯的美学问题》,经过修改的论文于1956年出版,更名为《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问题》(TheAestheticsofThomasAquinas,1956),是埃科的第一部专著。这本著作加上数年后出版的另一部专著《中世纪的艺术与美》(ArtandBeautyintheMiddleAges,1959),初步奠定了他作为“中世纪学者”(medievalscholar)的地位。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由于一批左倾的青年学生与教皇发生矛盾,埃科与天主教行动青年团决裂,研究的重点也从托马斯·阿奎那转向詹姆斯·乔伊斯。毕业后不久,埃科进入了新闻传媒界,在位于米兰的意大利国营广播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负责编辑电视文化节目。这份工作为他从传媒角度观察现代文化提供了平台。同时,他开始与一批前卫的作家、音乐家和画家交往。5年之后,他离开电视台,到米兰的一家期刊社当了非文学类栏目编辑,这份工作他做了16年之久。这期间,他也为另外几份报刊撰稿、开设专栏,成为意大利先锋运动团体“63集团”(Group63)的中流砥柱。埃科的这些杂文作品起初与罗兰·巴特的风格比较接近,但在研读了巴特的著作之后,他深感“无地自容”,于是转向更为综合的风格,将前卫文化、大众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融为一体。在1962年,他发表了成名作:《开放的作品》(TheOpenWork,1962),凭借此书成为意大利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将。

1964年,罗兰·巴特发表《符号学原理》,标志着符号学进入新阶段。同年,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麦克卢汉发表《媒体论》,为学术界开辟了媒体符号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在这一年,埃科发表了论著《启示录派与综合派》(apocalypticandIntegratedIntellectuals:MAssCommunicationsandTheoriesofMAssCulture,1964),自觉尝试使用符号学方法研究媒体文化问题,这标志着他已经站在了意大利学术界的前沿。此前,他已经在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地的大学讲授美学,从1964年开始,他成为米兰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可视交往”(VisualCommunication)理论,关注建筑中的“符号”问题,也就是建筑传达特定社会与政治含义的方式。1965年,他的论文《詹姆斯·邦德——故事的结合方法》发表于法国符号学阵地《通讯》杂志上,意味着他已经跻身于以罗兰·巴特为核心的符号学阵营。同一时期他又将《开放的作品》中有关詹姆斯·乔伊斯的部分修改出版,是为《混沌诗学:乔伊斯的中世纪》(TheAestheticsofChaosmos:TheMiddleAgesofJamesJoyce,1966)。这种将《007系列》与《芬尼根守灵夜》平等对待的态度,显示出埃科非同寻常的广阔视野。到1968年,《不存在的结构》(TheAbsentStructure)出版,这是他数年研究建筑符号学的成就,也是他第一部纯学术化的符号学著作,奠定了他在符号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进入70年代,埃科的成就进一步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


翁贝托·埃科

1971年,他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1974年他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符号学会议,担任学会秘书长;1975年发表符号学权威论著《符号学原理》(ATheoryofsemiotics,1975,英文版本在1976年出版),并成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1979年用英文在美国出版了论文集《读者的角色》(TheRoleoftheReader:ExplorationsintheSemioticsofTexts,1979)。此外,艾柯还在美国西北大学(1972)、耶鲁大学(1977)、哥伦比亚大学(1978)等著名院校授课,以符号学家声名远扬。

5、学术观点

埃科的学术作品强调中世纪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异。对于此,他如此说:“(中世纪美学)在理论上是一个由几何与理性构架的有机体,然而在实践中却是一种完全不设框架的由形体与意象自然生成的艺术生命”。埃可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第二本书《中世纪美学的发展》(Sviluppodell'esteticoMedievale),一举奠定了他在中世纪研究与文学界的地位。

埃科的哲学论著大多都与符号学、语言学、美学与伦理学有关。

6、个人作品

《启示录派与综合派》


埃科在自己的藏书室中

1964年,罗兰·巴特发表《符号学原理》,标志着符号学进入新阶段。同年,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麦克卢汉发表《媒体论》,为学术界开辟了媒体符号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在这一年,翁贝托·埃科发表了论著《启示录派与综合派》(ApocalypticandIntegratedIntellectuals:MAssCommunicationsandTheoriesofMAssCulture,1964),自觉尝试使用符号学方法研究媒体文化问题,这标志着他已经站在了意大利学术界的前沿。此前,他已经在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地的大学讲授美学,从1964年开始,他成为米兰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可视交往”(VisualCommunication)理论,关注建筑中的“符号”问题,也就是建筑传达特定社会与政治含义的方式。1965年,他的论文《詹姆斯·邦德——故事的结合方法》发表于法国符号学阵地《通讯》杂志上,意味着他已经跻身于以罗兰·巴特为核心的符号学阵营。同一时期他又将《开放的作品》中有关詹姆斯·乔伊斯的部分修改出版,是为《混沌诗学:乔伊斯的中世纪》(TheAestheticsofChaosmos:TheMiddleAgesofJamesJoyce,1966)。这种将《007系列》与《芬尼根守灵夜》平等对待的态度,显示出艾柯非同寻常的广阔视野。

《不存在的结构》

1968年,《不存在的结构》(TheAbsentStructure)出版,这是翁贝托·埃科数年研究建筑符号学的成就,也是他第一部纯学术化的符号学著作,奠定了他在符号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进入70年代,埃科的成就进一步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1971年,他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1974年他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符号学会议,担任学会秘书长;1975年发表符号学权威论著《符号学原理》(ATheoryofSemiotics,1975,英文版本在1976年出版),并成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1979年用英文在美国出版了论文集《读者的角色》(TheRoleoftheReader:ExplorationsintheSemioticsofTexts,1979)。此外,埃科还在美国西北大学(1972)、耶鲁大学(1977)、哥伦比亚大学(1978)等著名院校授课,以符号学家声名远扬。


玫瑰之名

《玫瑰之名》

早在1952年,翁贝托·埃科已经有意写作一本名为《修道院谋杀案》的小说,但直到1978年3月他才正式动笔。他将小说背景放在自己非常熟悉的中世纪,并从一篇中世纪的散文作品中找到了合适的题目。1980年,长篇小说《玫瑰之名》(TheNameoftheRose)出版,出版商原计划印刷3万册,没想到销量很快达到200万册,迄今则已经翻译成35种文字,销售了1600万册。

《玫瑰之名》的故事发生在14世纪,当时教权与王权、贵族与平民、信仰与理性正处于复杂的斗争状态,博学而开明的威廉修士带着见习僧阿德索来到一所著名的修道院,为即将召开的高层会议做准备。但就在他们抵达的前一天,修道院里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修道院院长委托擅长推理的威廉进行调查、找出元凶。而在以后的数天里,每天都有新的离奇血案,原本已经被异端和欲望搞得乌烟瘴气的修道院,气氛变得日渐阴森恐怖。威廉推测凶手可能是从《圣经·启示录》中得到杀人的灵感,他把注意力集中于修道院的图书馆——这是当时西方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凭着对符号、象征、代码的深刻理解,凭着在哲学、文字学、版本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深厚造诣,威廉发现了真凶,揭开了谜底。凶手是个博学而虔诚的、双目失明的老修士,他的杀人动机非常别致:他要保护一本禁书,不希望被他人阅读,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摧垮整个神圣的基督教世界,而这本书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下卷。

此书1986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拍摄过《熊》、《情人》的法国大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影坛巨星肖恩·康纳利主演,创下极佳票房纪录,轰动全球,更一举囊括英国影艺学会、法国恺撒奖、德国电影奖、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奖等多项殊荣。

《玫瑰之名》使“翁贝托·埃科之名”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有意思的是,《玫瑰之名》一出,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源源不绝,特别是关于“玫瑰之名”的阐释几乎构成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由于埃科此前就关注“开放的作品”、“读者的角色”等等问题,对阐释学颇有心得,加之一直关心研究者对自己作品的分析,所以他不断站出来澄清、挑战或是回应,于是有了《备忘录》(ReflectionsontheNameoftheRose,1984)、《诠释的界限》(TheLimitsofInterpretation,1990)等专著。最著名的事件是,1990年剑桥大学丹纳讲座(TannerLectures)就阐释学问题邀请埃科和著名学者理查德·罗蒂(RichardRotry)、乔纳森·卡勒(JonathanCuller)以及克利斯蒂娜·布鲁克-罗斯(Christine*e-Rose)展开辩论,最后结集为《诠释与过度诠释》(InterpretationandOverinterpretation)在1992年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傅科摆》

《傅科摆》

作为小说家的埃科继《玫瑰之名》以后,又陆续发表了另外四部长篇小说:《傅科摆》(Foucault’sPendulum,1988)、《昨日之岛》(TheIslandoftheDayBefore,1994)、《波多里诺》(Baudolino,2001)和《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LamisteriosaflammadellareginaLoana),部部畅销,好评如潮。为此,当代文学史往往将埃科视为与普里莫·莱维(PrimoLevi)和伊达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齐名的、20世纪最优秀的意大利作家。

《傅科摆》的故事放在了20世纪70年代的米兰,激情岁月已逝,神秘主义复苏。精通中世纪历史的学者卡素朋博士与他的两位朋友——某学术出版社资深编辑贝尔勃和迪奥塔莱维,负责出版一套旨在赢利的“赫耳墨斯丛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研究中世纪圣堂武士的传说。根据掌握的一份神秘文件,他们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每过120年,一代又一代分散在欧洲各地的36名圣堂武士将要重新聚首一次,拼合他们手上断简残篇的信息,以便掌握一种可以控制世界、改造人类前途的巨大能量。据说西方历史上的种种神秘社团,比如蔷薇十字会、大白兄弟会、共济会等等,一直在追求着这种比核武器还要恐怖的能量。据说莎士比亚、培根、马克思乃至爱因斯坦等历史名人,也都是圣堂武士的传人。在雪片般涌来的稿件中,在与一个个神秘学爱好者的接触过程中,一个不断重复而又歧义丛生的“圣堂武士阴谋论”反复出现。三个伙伴自诩博学、技痒难耐,本着玩笑心理,将历史中流传着的众多神秘事件、人物和社团编织成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几乎“重写”和“改写”了整部世界历史。为了让“计划”更为圆满,他们臆造了一个秘密社团:“特莱斯”。卡素朋的女友莉雅通过研究文件得出另外的结论:根本就没有什么圣堂武士的秘密,那份文件不过是个送货-购物清单。但已经走火入魔的三人根本不相信她的解释,同时,许多“要将秘密知识据为己有的人”开始关注此事,真的组织了“特莱斯”,追踪卡素朋和贝尔勃,并将在全世界搜寻“计划”中那张子虚乌有的“秘密地图”……最后,迪奥塔莱维死了,贝尔勃因之丧生,卡素朋知道自己也难逃毒手——虽然所谓的秘密不过是他们三人自己的发明。

《昨日之岛》

《昨日之岛》的故事发生在1643年,一艘担负着寻找180度经线任务的商船遇到海难,年轻人罗贝托成了惟一的幸存者,他被浪潮冲上了另一艘弃船达芙妮号。罗贝托患有疑心病、妄想症和畏光症,所以尽管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岛,但是罗贝托可望而不可及。他勉强依靠达芙妮号上残存的东西维生,每天靠书写打发时光。他写情书,写回忆、最后演变成写小说、写一切样式和内容的小说,甚至还幻想出一个弟弟“费杭德”……真实与虚构渐渐分不出界限。到最后,他离开达芙妮号,奋力游向未知的结局。


《波多里诺》

《波多里诺》

《波多里诺》的故事发生在1204年,十字军东征中君士坦丁堡遭到劫掠,混乱中主人公鲍都里诺救了拜占庭史学家尼基塔,在随后的避难途中,鲍都里诺向尼基塔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他自称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收养的义子,皇帝的舅舅奥图是他的老师。在巴黎求学的时候,鲍都里诺和朋友们想像出一个“约翰大主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王国”,他还把亲生父亲的破木碗当成“圣杯”献给养父,以说服皇帝让他们去寻找那个构想出来的国度。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重重神话和传奇里才有的奇境……最后,尼基塔相信鲍都里诺是个说谎者,他的经历都是编造出来的,但毕竟,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艾柯视野愈加扩大,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学院与社会之间游刃有余地纵横穿梭。作为学者的艾柯一方面修改完善了自青年时代起就深为关注的中世纪研究;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其符号学-阐释学理论,延伸或部分修正了昔日的观点。他陆续发表了《符号论与语言哲学》(SemioticsandthePhilosophyofLanguage,1984)、《完美语言的探索》(TheSearchforthePerfectLanguage,1993)等专著,编著了近20本书籍,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1984)、剑桥大学(1990)、哈佛大学(1992-1993)、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96)等一流名校讲学,还获得了全世界二十多个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与此同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艾柯也极为活跃,先后发表了《带着鲑鱼去旅行》(HowtoTravelwithaSalmon,1992)、《康德与鸭嘴兽》(Kantandtheplatypus,1997)、《五个道德断片》(FiveMoralPieces,2001)等亦庄亦谐的杂文集,甚至为儿童写了两部作品。自1995年始,更是积极投身于电子百科辞典的编修工作,主持了《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部分,并在各地发表题为《书的未来》的长篇演说。

7、学术论文与杂文

《托马斯·阿奎纳斯的审美观念》(1988年,Revised)(IlproblemaesteticoinSanTommaso,1956年)

《中世纪艺术与美学》(1985年)("Sviluppodell'esteticamedievale"in"Momentieproblemidistoriadell'estetica",1959年)


《开放的作品》

《开放的作品》(1989年)(fromthe1976editionofOperaAperta,1962年,withotheressaysadded).

《误读》(1993年)(Diariominimo,1963年)

《世界末日的推迟》(1994年)(Apocalitticieintegrati,1964年;partialtranslation,withothertextsadded)

《詹姆斯·乔伊斯的诗文》(AKATheAestheticsofChaosmos)(1989年)(LepoetichediJoyce,1965年)

《超现实旅行》(AKAFaithinFakes)(1986年)(Ilcostumedicasa,1973年,Dallaperiferiadell'impero,1977年,SetteAnnididesiderio,1983年)

《符号学理论》(1976年)(OriginalEnglishversionofTrattatodisemioticagenerale,1975年)《读者的作用》(1979年)《〈玫瑰的名字〉后记》(1984年)(Postillealnomedellarosa1983年)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1984年)(Semioticaefilosofiadellinguaggio,1984年)

《翻译的局限性》(AdvancesinSemiotics)"(1990年)(Ilimitidell'interpretazione,1990年)

《带着鲑鱼去旅行》(1998年)(PartialtranslationofIlsecondodiariominimo,1994年)

《翻译与过度翻译》(1992年)(withR.Rorty,J.Culler,C.*e-Rose;EditedbyS.Collini)

《寻找完美的语言》(TheMakingofEurope)"(1995年)(Laricercadellalinguaperfettanellaculturaeuropea,1993年)onauxiliaryandphilosophicallanguages.

《悠游小说林》"SixWalksintheFictionalWoods"(1994年)"Incontro-Encounter-Rencontre(1996年)(inItalian,English,French)

《信或不信?》(Incosacredechinoncrede?(withCarloMariaMartini),1996年).

《论道德》(Cinquescrittimorali,1997年)

《康德与鸭嘴兽:论语言与认知》(Kantel’ornitorinco,1997年)

《不靳的语言》(LanguageandLunacy"1998年)

《论翻译》(2000年)《大鼠还是小鼠?》(Translationasnegotiation"2003年)

《论美》(Storiadellabellezza,2004年;EditedbyU.Eco,coauthoredbyGirolamodeMichele).《论文学》(Sullaletteratura,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