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历史: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西汉也设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晋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中文名:丞相
外文名:Theprimeminister
地位:一人之下(皇帝),万人之上
代表人物:李斯、曹操、诸葛亮、魏征
设立年代:秦朝正式设丞相,西汉承袭
终止时期: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制
宰相级官职:太宰、相国、丞相、大司徒等
1、官名
官名。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商战国。秦国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以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汉惠帝刘盈、吕后至汉文帝刘恒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位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改称为相。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2、区别
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
丞相
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晋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秦汉时期尚无官品制度,因此秦汉的丞相没有官品,但丞相是百官之长,其官阶是最高的,当时的官阶是用秩俸来显示的,丞相的秩俸号称万石。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制度为每个官职设计了任用的资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资品被人们称之为官品,丞相官品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优秀的人来担任。梁武帝改革,为官品加注,“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这样官品就有了官阶的含义,一品官,就是国家组织中最高的官。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从原来的官品。唐代的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从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书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一品,改为左、右丞相之后,代替了原来三省长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为一品。
3、来源
看不见东西,需要一个人帮助他看,这个帮助他看的人就叫“相”,于是“相”字在“省视”之意外又多了“帮助”之意,但仍没有脱离“省视”的范畴。在周代,这个“相”在使用中又有了新的外延。周代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这些天子、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如《春秋左传·宣公十六年》:“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相礼”也简称“相”,如《春秋左传·桓公十八年》:“秋,齐侯师于首止,子亹会之,高渠弥相。”我们现在日常用语中也有这个词义的遗留,结过婚的同志都知道,结婚的时候有“傧相”,就是这个“相礼”的“相”。春秋的时候,“相礼”之人一般都是主礼者的重要大臣、或者助手。于是“相”就完全脱离“省视”的本义,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4、演变
《通志》、《通典》乃至《文献通考》里面都说:“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殷汤有左右相。周成王有左右相。”这些都不可信。“相”作为“高级助手”的意思乃至春秋左右才出现,黄帝他们不可能提前知道。
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是出现在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史记·樗里疾甘茂列传》中也有记载:“武王立……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悼武王,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出名原因不是因为生得伟大,而是因为他死得奇特,他就是跟人打赌,结果举鼎累得双目出血、绝胫而死的傻大个儿。可他在正事上绝对不傻,任命的俩丞相可是鼎鼎大名,右丞相樗里疾,可能大家没有听过,“智囊”大家知道吧?这个词的起源,就是秦国人称赞樗里疾的,可见其人之聪明;甘茂,大家从小就听说,“十二岁拜丞相”的甘罗,甘茂是甘罗的祖父,自然也不是小角色。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相国”、“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等,也时废时设,中间的变更太多。但大部分时间内,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丞相一职在*政权里的彻底废除,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而最后的三位丞相是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为丞相这一制度殉葬的是这最后的三位丞相以及与之有关联的几万人:原丞相李善长,在十年后(1390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右丞相汪广洋,也因为与胡惟庸案有牵连,在流放途中被诛杀。
所以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5、职责
他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丞相具体职权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对于地方官的有考课和黜陟、诛赏的权力;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地方上若有暴动等事,丞相派属官前往镇压;在军事或边防方面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都归丞相府保存。西汉时御史大夫辅佐丞相,职掌大致相同,所以不少事务常由丞相、御史共同出面处置。
丞相之秩为万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钱六万。属官有长史二人,为丞相的助手。另有少史、征事等。又设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等机构,分管官吏迁除、郡国事务、章奏谋议、征集租谷等事。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置司直,专司刺举百官不法者,从而加强了丞相的监察职能。
6、历史
概念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起源
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如吕后欲封诸吕为王,王陵即当面表示反对;景帝时周亚夫曾反对封王信、废戾太子刘荣等事。到武帝时,擢用公孙弘为相,开以后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随着君主集权加强,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对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如薛泽、赵周、庄青翟、石庆、田千秋等人,皆谨小慎微,庸碌无能。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马多由外戚充任。西汉晚期,丞相职权为内朝所取,已无所作为,如韦玄成、匡衡等,在君主和权贵面前,阿意曲从,以保持其禄位而已。
概述
汉武帝设内廷。
唐代设三省制。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除,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
三公制
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汉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年。
董卓相国
汉献帝时董卓为相国,强梁跋扈,俨然在众官之上。后来曹操(见魏武帝)又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权独揽,和君主无异。
魏晋南北朝在易代之际有时也设丞相或相国,性质均与董卓、曹操时无异,并非正常官制。隋朝设三省六部,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相当于丞相。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
明朝废相
胡惟庸(?—1380),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皖派首领之一,明朝开国功臣。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洪武十年(1377)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此后骄纵跋扈,专权自负,贪污受贿,毒死刘伯温,并企图毒死徐达;甚至心怀异志,招兵买马,企图*(另一个说法,这是朱元璋为剪除权臣而栽赃给他的)。公元1380年爆发“胡惟庸案”,为明初四大血案之一,遭朱元璋处死。
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专权的丞相胡惟庸后,就彻底废除了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此后直到清朝一直沿袭,虽然也出现过内阁大学士、首辅、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类似的相位、皇帝助手,但比较过去的丞相、宰相是大为不同了。所以,这胡惟庸亦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真正的中书省丞相。
7、历代丞相
商代
傅说(yuè),比干
大周王朝
吕尚,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
春秋战国时期
管仲、崔抒、庆封、晏婴、国惠子与高昭子、田乞、田常、监止、田盘、田白、田悼子、田和、邹忌、田婴、孟尝君、吕礼、淖齿、田单、后胜
斗祁、彭仲爽、鲍申、子元、斗谷于菟、成得臣、蒍吕臣、斗勃、斗般、大孙伯、斗越椒、虞丘子、孙叔敖、子佩、子重、子辛、子囊、子庚、子南、蘧子冯、屈建、王子围、蘧罢、子皙、斗成然、阳匄、囊瓦、子西、叶公、公孙宁、吴起、州侯、昭奚恤、昭鱼、昭阳、唐眜、景翠、子兰、子椒、昭雎、春申君、李园
荀息、郤縠、原轸、先且居、赵衰、狐姑射、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栾书、韩厥、荀莹、荀偃、范宣子、赵武、韩起、魏舒
公仲连、太戊午、苏秦、赵豹、肥义、赵成、李兑、乐毅、蔺相如、平原君、建信君、廉颇、虞卿、春平君、皮相国
魏成子、李悝、翟璜、公孙痤、中山君、白圭、惠施、公孙衍、田需、翟强、魏齐、范座、信陵君、孔斌
侠累、申不害、张开地、韩侈、张谴、无正、昭献、成阳君、张平
子之、公孙操、栗腹、将渠、张唐
羽父、臧文仲、庆父、季友、襄仲、季孙行父、孟献子、穆子、季武子、昭子、季平子、阳虎、季桓子、孔子、季康子、公仪休
祭仲、子罕、子驷、子孔、子展、良霄、子皮、子产、子大叔、驷歂、罕达、驷弘、驷子阳
孔父、华督、目夷、公子成、公子鲍、华元、子罕、向戍、华亥、华费遂、公孙忌、乐大心、向魋、皇瑗、皇缓、大尹、乐茷、仇郝、唐鞅
狐庸、公子光、伍子胥、伯嚭
范蠡、文种
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樛斿、乐池、樗里疾、甘茂、向寿、魏冉、楼缓、金受、寿烛、杜仓、芈戎、范雎、蔡泽、吕不韦、甘罗、徐诜、昌平君、昌文君、隗状、王绾、冯去疾
专制王朝时期
李斯,赵高
郦商、萧何、周苛、周昌、赵尧、曹参、陈平、王陵、审食其、任敖、曹窋、吕产、周勃、灌婴、张苍、冯敬、申屠嘉、陶青、晁错、周亚夫、刘舍、卫绾、直不疑、窦婴、牛抵、许昌、赵绾、田蚡、韩安国、薛泽、张欧、公孙弘、潘系、李蔡、张汤、庄青翟、赵周、石庆、卜式、儿宽、公孙贺、王卿、杜周、暴胜之、刘屈氂、商丘成、田千秋。
吴汉,邓禹,王梁,宋弘,伏湛,侯霸,李通,马成,韩歆,窦融,欧阳歙,刘隆,蔡茂,朱浮,杜林,张纯,赵熹,冯勤,冯鲂,虞延,郭丹,伏恭,第五伦,邓彪,郑弘,袁安,任隗,丁鸿,刘方,张酺,张奋,韩棱,张禹,鲁恭,徐防陈宠,周章,刘恺,李部,杨震,朱伥,张皓,庞参,王龚,黄尚,桓焉,赵戒,胡广,李固,杜乔,黄琼,韩縯,刘矩,种暠,刘宠,杨秉,周景,陈蕃,王畅,桥玄,袁隗,段熲,杨赐,刘宽,陈球,刘郃,张温,崔烈,马日磵,刘虞,董卓,黄琬,杨彪,荀爽,皇甫嵩,朱儁,赵温,曹操。
蜀汉:诸葛亮,后不再设。(后设宰辅大司马、大将军等职由蒋琬、费祎担任)
北魏:华歆、王朗、董昭、陈矫、韩暨、卫臻、高柔、郑冲、何曾、司马望、司马昭、司马炎。
东吴:孙邵,顾雍,陆逊,步骘,孙峻,孙綝,濮阳兴,陆凯,张悌。
贾充,裴秀,石苞,何曾,荀勖,卫罐,杨骏,张华,王戎,王导,何充,蔡谟,桓温,谢安,司马孚,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越,诸葛恢,王彪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
傅亮,沈约,崔浩,元勰,江瞻,元祥,崔光,李崇,元徽,杨椿,高欢,杨愔,高俨,刘穆之,徐羡之,刘义康,何尚之,刘义恭,萧宝夤,尔朱荣,斛律金,和士开,宇文护
高颎,苏威,杨素,裴蕴,宇文化及
裴寂,萧瑀,封伦,裴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温彦博,宇文士及,褚遂良,高俭,李靖,王珪,魏征,戴胄,张亮,马周,郝处俊,李义琰、裴炎,姚崇,李峤,苏瓌,崔湜,宋璟,司马锽、张说,韩休,刘文静,杨恭仁,许敬宗,王方庆,于志宁,李义府,上官仪,刘仁轨,武承嗣,苏良嗣,狄仁杰,苏味道,武三思,魏元忠,张柬之,王玙,刘幽求,窦怀贞,郭元振,源乾曜,张嘉贞,宇文融,张九龄,李林甫,王抟,牛仙客,杨国忠,韦见素,苗晋卿,郭子仪,李辅国,房琯,张镐,元载,刘晏,杨炎,卢杞,李晟,浑瑊,李勉,马燧,韩滉,李泌,董晋,陆贽,杜佑,李藩,李绛,裴度,王涯,元稹,李训,李绅,毕諴,杨收,郑畋,张浚,崔胤,陆扆,李忠臣,张延赏,郑余庆,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权德舆,令狐楚,牛僧孺,韦处厚,李德裕,杨嗣复,崔彦昭,杜让能,
敬翔,刘鄩,冯道,张文蔚,桑维翰,杜重威,李守贞,苏逢吉
范质,赵普,沈义伦,薛居正,卢多逊,吕端,吕蒙正,张齐贤,寇准,丁谓,王曾,冯拯,向敏中,王钦若,李沆,李迪,吕夷简,贾昌朝,晏殊,宋祁,曾公亮,富弼,杜衍,庞籍,韩琦,章得象,范仲淹,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王珪,蔡确,苏辙,苏颂,吴充,韩绛,陈执中,章惇,吕惠卿,曾布,蔡卞,蔡京,刘挚,范纯仁,吕公著,吕大防,王黼,郑居中,韩忠彦,赵挺之,许将,李纲,张浚,秦桧,张邦昌,汪伯彦,吕颐浩,虞允文,王十朋,丁大全,洪适,史弥远,赵汝愚,周必大,韩侂胄,贾似道,文天祥,陆秀夫
韩延徽,耶律隆运,完颜希尹,完颜宗翰,石盏女鲁欢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