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庙岛群岛

科普小知识2021-08-04 06:38:39
...

庙岛群岛,又称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古称沙门岛。是隶属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群岛,全岛属长岛县管辖。长山列岛位于渤海、黄海交汇处,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

1、概述

庙岛群岛中国渤海海峡岛群,海防要地。亦称内长山列岛。位于黄海、渤海相接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群岛由32个岛屿组成,最南端为南长山岛,南距山东半岛的蓬莱7千米;最北端为北隍城岛,北距辽东半岛的老铁山42.2千米。总长56.8千米,最大纵深从东端的大竹山岛至西端的大黑山岛,为27.2千米。面积52.2平方千米,其中有居民的岛屿10个,人口4.2万。

2、历史

隋属莱州。

唐属蓬莱县。

1929年设长山岛行政区隶属海军和山东省府。

1933年直属山东省府。

日本投降后,成立由抗日**北海专署管辖的长山岛特区。

1947年设长山八岛设治局。

1949年8月恢复长山岛特区。

1956年5月改为长岛县。县*驻在南长山岛,辖南长山镇、砣矶镇和北长山乡、黑山乡、钦岛乡、隍城乡。

3、组成

庙岛群岛系胶辽古老山脉断陷分离出的岛链式基岩群岛,按地理位置分为南岛群和北岛群。南岛群主要由南、北长山岛,庙岛,大、小黑山岛,大、小竹山岛,高山岛,车由岛,猴矶岛等组成。北岛群主要由大、小钦岛和南、北隍城岛等组成。砣矶岛位于列岛中部,为联结南、北岛群的枢纽。南岛群呈集团式散布,北岛群呈西南-东北向线式排列。最大岛屿南长山岛面积12.5平方千米。大竹山岛突出于列岛东南端,距南长山岛18.7千米,是列岛最前哨。各相邻岛屿间距离1.4~10.7千米,互为依托,瞰制渤海海峡。岛上为丘陵地,海拔100~200米,上部较陡,坡度25°~40°,下部较缓,有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29%。群岛岸线总长142.8千米,海岸多为岩岸和沙砾岸。海岸带狭窄,多悬崖峭壁,岸线曲折间有海湾岬角,较大的海湾有35处,湾内近岸礁石较多。

4、气候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风道,年平均大风日68天,风力6~10级,多发于冬季和初春。1月平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4.5℃。年平均降水量570毫米。因受海洋气候影响,春夏两季有平流雾,年平均雾日28天。潮汐为规则半日潮,常规潮差1米,最大可达2.5米。

5、经济

群岛内经济以渔业和海水养殖业为主,年捕获量2万余吨。海水养殖在各岛屿周围都有较大面积分布,以海带、扇贝、鲍鱼为主。群岛海上交通较便利,除大风天气外均可通航小型客货船只。最大港口为南长山岛西侧的长岛港,港内有码头2座。可同时停靠500吨级以下各类船只20余艘。其他岛屿有100~500吨级码头12处。南、北长山岛之间建有长1.3千米的公路坝,将两岛连为一体。群岛淡水资源贫乏,有居民的岛屿有仅够用的地下水,其他岛屿均无淡水水源。

6、地位

庙岛群岛战略地位重要。

历史上英法联军三次进攻大沽,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均从群岛间的老铁山、大钦等水道通过。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曾以群岛北端的南、北隍城岛为舰队锚地调整兵力,进攻固守旅顺的沙俄军队。

1914年日军又在南长山岛、庙岛开辟供给点,保障主力经登州水道在龙口登陆,迂回进攻驻守青岛的德军。

抗日战争胜利时,八路军北海军分区一部进岛担负守备,掩护主力数万人渡过海峡进入东北。(尹东《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地理测绘气象》)

上一篇:中国半岛

下一篇: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