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问卷:微信时代的人际互动

科普小知识2022-12-06 20:20:23
...

本问卷关于我们或迷恋或疏离或爱恨交织的微信和伴侣,有多选和单选,请您凭第一感觉点出真爱!非常感激各位亲们的参与!暗夜无边,但仍有爱……电影票无赠, 嗯嚒~

Q1:您的性别

Q2:您所在的城市是

省份

城市

区/县

Q3:您的年龄

____________

Q4:您的受教育程度

初中或以下

高中

大专

本科

研究生以上

Q5:您的职业类型

学生

教师

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

企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

个体户

*职业

Q6:您手机上频繁使用的通讯和社交软件有哪些?(最多3项)

微信

微博

博客、空间

论坛、BBS

移动qq

电子邮件

其他

Q7:您使用以下微信哪些功能?(可多选)

即时语音或文字通讯

朋友圈

群讨论

服务号、订阅号

游戏

支付等其他

Q8:您觉得微信最值得点赞的功能是?(最多3项)

即时语音或文字通讯

朋友圈

群讨论

服务号、公众号

游戏

支付等其他

Q9:您是否有选择地添加微信好友,或者为他人搜索您设置权限限制?

来者不拒,惧者不来

必须验证,谨慎选择

Q10:您的微信聊天工具使用频率如何?

偶尔1-2次,还是习惯传统通话和短信

每天,需要沟通和发布消息就使用

很频繁,甚至不上去看看就心痒痒

Q11:您一般在什么时间场合使用微信?(可多选)

随时随地

固定时间,如早晨或睡前

一个人的碎片时间,如等车、等餐、等人、等天上掉馅饼……

与人聚会时,如不想说话、避免尴尬什么的

其他非私人场合,如开会无聊时……

Q12:您关注并阅读使用的订阅号、公众号数量大概多少?

没有注意,都不看

10个以内

10-50个

50-100个

100个以上

Q13:您一般基于什么理由选择关注特定的订阅号、公众号?(可多选)

工作需求

个人爱好

生活资讯

随机

Q14:您平时使用的微信固定群有多少?

不太清楚,都是被拉进去的,也不看

没有固定的群,临时需要再拉人组群

10个以下

10个以上

Q15:您平时使用的有些什么样的固定群?(可多选)

家人亲戚

知心好友

同学校友会

工作伙伴

俱乐部

其他

Q16:您是否取消了哪些微信群的“新消息通知”?(可多选)

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去掉了一些工作群的“新消息通知”

去掉了一些亲友群的“新消息通知”

去掉了一些同学校友会群的“新消息通知”

去掉了一些俱乐部群的“新消息通知”

觉得某些群干扰麻烦,会直接退群

Q17:您的朋友圈使用频率如何?

基本只看不发

每二、三天更新一篇

基本上天天更新一两篇

天天更新好几篇或几十篇

随机,时多时少

Q18:您一般在朋友圈发什么?(可多选)

个人照片、美食、新奇见闻等

与工作业务相关的资讯和推广

转发新闻类、知识类资讯

转发养生常识、人生哲理

转发音乐、笑话、段子等

Q19:您是否对朋友圈分享进行评论?

一般只看不评论

专注点❤(赞),一般不评论

偶尔评论,也点赞

经常评论互动

Q20:您是否使用朋友圈黑名单功能

不知道怎么用

Q21:您将哪些人列入了“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名单?(可多选)

父母、家中长辈、亲戚

单位领导、老板、老师

某些朋友、同学、老乡

某些同事、合作伙伴

实际生活少交集的,如网友、俱乐部成员等

Q22:您将哪些人列入了“不看他(她)的朋友圈”名单?(可多选)

父母、家中长辈、亲戚

单位领导、老板、老师

某些朋友、同学、老乡

某些同事、合作伙伴

实际生活少交集的,如网友、俱乐部成员等

可能都有,取决于他(她)们常常发布的内容

Q23:您比较不爽对方发布什么样的内容,甚至会将其“拉黑”?(可多选)

发布个人照片、分享美食、新奇见闻等

转发新闻类、知识类资讯

转发养生常识、人生哲理

转发音乐、笑话、段子等

发广告、搞传销

危言耸听帖,如“不转发会×××”

求点赞以换取优惠券等

主要不是他(她)发什么,只是发的太多刷屏了

Q24:您使用朋友圈分组功能的情况如何?

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知道,但不使用分组

分组,分为两类

分组,分多类组别

Q25:你怎么看使用微信账号登陆其他购物网站或微信支付?(可多选)

很方便快捷,最记不住那么多账号了

节日期间微信抢红包、抽奖什么的蛮有意思的

这样容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有点担忧

无所谓,反正我不用

Q26:微信对您而言的功能和效用?(可多选)

一般性的社交工具

重要的资讯和学习平台

组织内部沟通和管理的媒介

营销公司品牌、产品和服务

个人形象塑造和维护

不止是工具,还是生活方式